梁喜友 [公元1896年-1961年]

  • 梁喜友(1896—1961)女,因夫姓陈,人称“陈大娘”。原籍邹县团望乡圈村人。 1920年邹县大旱, 全家为生活所迫离乡逃荒。于1939年定居于牟平县小汤村(现属乳山市),以看庵和租佃维持生活。是年,中共地下党组织经常去庵中开会。她渐渐懂得革命道理,主动为其站岗、做饭、传送情报。1941年当选...[详细]

梁学福 [公元1918年-1944年]

  • 梁学福(1918—1944)荣成县(今荣成市)埠柳镇学福村人。自幼家境贫寒,从15岁起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0年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一个风雨之夜逃出虎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中队,后转入威海县大队特工队,任便衣队长,经常活动在文、荣、威三角地带,出没于草庙子、桥头、威海等敌据点之间...[详细]

梁永 [公元1904年-1927年]

  • 梁永(1904—1927)原名永坤,字精邦(金邦)。东平县人。早期中共党员,革命烈士。船民世家。因常年水上生活,梁永16岁时还没有上学。1922年,他18岁时在镇江小学住读。后升入镇江江淮中学、崇德中学(美国教会学校)。1925年4月,著名革命家恽代英赴镇江发表演说,梁永深受教育。上海“五卅”惨...[详细]

梁允才 [公元1905年-1953年]

  • 梁允才(1905—1953)枣庄市市中区人。早年到枣庄中兴煤矿做工。1932年,在郭子化的帮助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5月,枣庄煤矿开展争花红-斗争,他积极发动外工参加。不久被矿区工委吸收为委员,并于1935年被任命为中共矿区工委书记。“七七”事变后,遵照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指示,发动矿工开展抗日救亡...[详细]

梁忠孟 [公元1926年-1977年]

  • 梁忠孟(1926—1977)荣成县(今荣成市)人。-命名“雷锋式的好干部”。1947年7月参加人民军队,同年9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光荣入党。他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立下战功。1954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国后,一心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在铁路建设工地上战斗了20多个春秋。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详细]

梁竹航 [公元1905年-1985年]

  • 梁竹航(1905—1985)名茂修,字竹航。新泰县(今新泰市)南阳村人。1918年入新泰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参加青年进步团体“新泰县新文化促进会”。192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翌年因家庭困难休学,任新泰县第一高等小学教务主任。1927年国民党...[详细]

廉培立 [公元1904年-1979年]

  • 廉培立(1904—1979)平邑县新庄人。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月后任地方区供销社股长、副主任,组织人员造农药、酿白酒等,并肩挑车推,送货到各个村庄。翌年2月,他被评为山东省工业劳动模范。 ...[详细]

李安仁 [公元1924年-1947年]

  • 李安仁(1924—1947)安丘县庵上镇小陆阁村人。他出生于农民家庭,15岁时因生活所迫参加了国民党军队。1943年冬参加八路军,在鲁中军区某部当战士,后任班长、排长。1944年冬季大训练中,成绩优良,成为全团“练兵模范”。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南征北战,历经大小战斗几十次。1946年5...[详细]

黎邦荣 [公元1854年-1926年]

  • 黎邦荣(1854—1926)郓城县黎同庄人。古筝演奏艺人。少年随其舅王乐涌学筝。除学得一手好筝法外,还精通扬琴、琵琶、胡琴等。对琴书唱腔也较为精通,并根据山东琴书的一些牌子曲、板头曲,改编成筝曲演奏,还创造性地把筝应用到“山东琴书”的伴奏中。他一生中培养了众多的民间古筝艺人,著名四大古筝高手黎连...[详细]

李本荣 [公元1916年-1943年]

  • 李本荣(1916—1943) 原名张奎濂。桓台县北岭村(今属淄博市张店区卫固镇)人。1937年9月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任中共长(山) 桓(台)临(淄)益(都)四边县二区区委书记。1940年11月任长桓县委组织部长。1942年任长桓工委书记。1943年3月,在长山县...[详细]

李丙玉 [公元1900年-1968年]

  • 李丙玉(1900—1968)女。费县邵庄人。1918年与郭启祥结婚。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与丈夫郭启祥一起带领群众科学种田,引进良种,使粮食产量大增。1955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郭启祥、李丙玉是全省罕见的夫妻劳模。 ...[详细]

李波晨 [公元1894年-1984年]

  • 李波晨(1894—1984)泰安市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专门学校。为支援抗日战争, 1937年他把自家的医院奉献给当地政府。1938年2月后,历任八路军抗日游击队新泰卫生所所长、泰安专区卫生院院长、鲁中联合办事处医务主任、鲁中行署直属医院院长、鲁中行署驻渤海办事处卫生局副局长、鲁中行署...[详细]

李伯衡 [公元1900年-1973年]

  • 李伯衡(1900—1973)原名李成,曾用名石青。寿光市人。1924年毕业于山东省艺术专科学校。 曾任中学教员、国民党寿光县教育局代局长。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 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寿光县抗日动员委员会主任。1941年任寿光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长、清东专署-局局长。194...[详细]

李长法 [公元1922年-1951年]

  • 李长法(1922—1951)淄川县九区南韩村(今属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人。华东野战军一级人民英雄。童年时同祖母沿街乞讨,后当过矿工。1944年10月参加八路军, 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7月章丘阎马峪战斗中,在头部受重伤的情况下,两次爆破敌围墙,直至将敌全部歼灭。被评为二级战斗...[详细]

李常青 [公元1911年-1985年]

  • 李常青(1911—1985)东阿县赵庄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6月任东阿县政府县长。1949年10月任聊城专署农业科科长。1952年2月后, 历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局副处长、辽宁省档案馆馆长、国家轻工业部皮革公司办公室主任、 轻工业部毛皮制革工业科...[详细]

李长水 [公元1851年-1907年]

  • 李长水(1851—1907)平原县苏集乡前杠子李庄人。义和团首领。农民出身,当过木匠,开过粉坊。清光绪年间,洋教盛行。李长水为反对本村恶霸地主 (天主教徒) 李金榜的欺压而拜师练拳。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夏,他请义和拳首领朱红灯等27人来杠子李庄,并邀附近拳场的拳首举行了“拜拳师会”,尊朱红...[详细]

李朝杰 [公元1913年-1942年]

  • 李朝杰(1913—1942)又名李苏。临清市刘垓子镇小薛楼村人。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临清联立乡师支部组织委员。193 2年6月任支部书记。1934年秋, 学校以“共产党嫌疑分子”为由将李朝杰等人开除。1938年2月,与赵振清等共同倡导创建清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任总务股长。同年1...[详细]

李曦晨 [公元1912年-1939年]

  • 李曦晨 (1912—1939) 原名李世光,字梅秋。临淄县敬信乡(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 齐家终村人。革命烈士。1927年考入临淄县立中学,当选为学生会常务委员。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在进步教师马同贵 (马千里) 的影响下,参加“左翼作家联盟”。 1931年5月1日,在中共地下党...[详细]

李成 [宋][公元919年-967年]

  • 李成(919—967年),字咸熙。祖籍长安。先辈为唐朝宗室。祖父李鼎,在唐朝末年为国子祭酒、苏州刺史。残唐五代变乱后,迁居于青州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遂为营丘人。他是五代、宋初著名的山水画家,为当时北方山水画三大家之冠,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他还是一个绘画理论家。 李成的...[详细]

李成仕 [公元1915年-1942年]

  • 李成仕(1915—1942)莱阳市沐浴店镇中泊子村人。1932年李成仕考入莱阳中学,读书期间加入共青团(不久转为共产党员)。1938年2月,李成仕作为县委委员、宣传部长,以“民先”县队部的名义创办了“民先”机关刊物——《民先周刊》,为唤起民众,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年12月,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