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虎忱 (1883—1958)原名景云,字虎忱,又作虎臣。安丘县滕家庄子人。7岁入本村私塾读书3年, 因家贫辍学。1898年到青岛铁路局工程处干工。1902年考入水师工务局马尾船坞学锻工。1914年回到家乡,后去北京民生工厂当带班工头。1917年再次回到家乡,进乐道医院和文华中学(今潍坊二中)办...[详细]
胡睿川 (1939~) 山东威海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56年参加工作。历任山东省威海市《广播电视报》总,主任,山东省新闻学会、记者学会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英雄豪情》、《特警雄风》、《神剑侠情》、《神剑奇缘》,短篇小说《胡睿川作品选》、...[详细]
胡春梅 (1916—1940) 临淄县孝感乡西胡村(今属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 人。1937年参加县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 1940年7月任清河军区三支队基干第一营副营长兼第四连连长, 曾参加27次战斗, 所带连队获“钢铁连”称号,他被称为“大刀英雄”。1940年10月,率部于青城县五家...[详细]
胡大采(1877—1944)本名胡宗立。莱芜县东关(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莱芜梆子演员。幼年丧父母,无家无业。1892年(光绪十八年),入莱芜县长顺班学艺。工红脸(生行),以唱功见长。擅演《八宝珠》《斩黄袍》《辕门斩子》等剧目。唱莱芜梆子独特唱腔“靠山吼”最为拿手,行腔长达数分钟,观众常报以大声...[详细]
胡殿武(1907—1927)字英魁。潍县(今潍坊市奎文区)人。1924年在毓华高等小学毕业,次年在本村任小学教员。1925年8月加入国民党。1926年3月,被国民党潍县临时县党部派往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在农-动讲习所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从广州回潍县, 10月,任中共潍县地执委组织委员,负责...[详细]
胡凤林(1899—1938) 原名胡念祥,字仪亭。桓台县田庄镇胡家村人。幼年入私塾,1919年入甘肃警监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山东,为鲁南道尹周仁寿的幕僚,历任守备营营长、河北省盐山县警备队长。后辞职还乡。1928年任桓台县警备大队副兼中队长,多次率部击退侵扰桓台的兵匪。 1937年,日军...[详细]
胡健 (1950~) 女。满族。山东青州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政治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工人、工会干事,《工人日报》、文艺部主任。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恋神》、《粉身碎骨》、《刀下留人》、《老大不小》等,中篇小说集《...[详细]
胡建业 (1923—1948)桓台县崔楼村人。中共党员。1942年7月参加革命。曾任华东野战军十纵二十八师团政委。1948年11月牺牲于淮海战役中。经历历史事件: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年(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 魏瑞亭 (1923~1948) ...[详细]
胡景灿(1896—1984)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胡集村人。其家乡胡集沙荒严重,非常贫困。在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营造防风固沙林带20道,林荫路24条, 总长60多公里;造林3500亩,植树120多万株,每年产水果几十万斤,沙荒变成-绿洲。 胡景灿在植林固沙的同时,还注意兴修水利,先后打...[详细]
胡景朱(1895—1967)字次陶。潍城区东关人。著名风筝艺人。他13岁开始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式样多,形态美,工艺精巧,彩绘鲜明。尤其擅长“龙头蜈蚣”的扎绘。他富有风筝的放飞经验,善于适应风向风力,放飞成功。 ...[详细]
胡金尧(1919—1947)定陶县半堤乡孙堂村人。1939年,他在半堤乡第一批参加了抗日组织枪班,不久担任村枪班班长和农会会长,并动员弟弟胡金祥、胡金玉参加枪班。他带领30多名村枪班队员,与汉奸、国民党顽军作斗争。他机智勇敢,出其不意地将邻村几个伪乡长抓到孙堂批斗,将其10余头牛分给群众。194...[详细]
胡可 (1921~) 原名胡腾驹。满族。山东青州人。中共党员。曾就学于青州第十中学和济南第一中学。1937参加革命,长期从事部队文艺宣传工作。曾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作协第二、三届理事,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全国第一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1942年开始发表作...[详细]
胡鹏 (1960~) 山东乳山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又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创作进修班。历任明天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副总,编审。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沙漠里的守望者》、《五十九首诗》、《短歌及其他》等。诗歌《欢乐及其他》获第二届《星星》新诗一等奖,《短歌》获19...[详细]
胡丕生(1907—1973)肥城县西付村(今属肥城市新城办事处)人。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出生于雇农家庭。幼年时家境贫穷,十几岁当长工。1946年土地改革,分得房屋和土地。在建立农业互助组时,主动吸收家境十分困难的烈属穆大娘参加自己的互助组。1951年6月2 3日,洪水袭击西付村,村内房倒屋塌。他冒...[详细]
胡士堂 (1918—1947)费县保安村人。1945年7月参军,11月随部队赴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联军三纵九旅二十六团。 1947年4月12日,部队遭敌包围,作为瓦斯炮手他在40分钟内发射炮弹20发,皆中敌群,迫敌退下。战斗中,他中弹牺牲。战后纵队追认他为中共党员,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详细]
胡锡琪(1892—1964)字文泉。高密市东李家庄人。扑灰年画艺人。其作品独具风格,不仅在本地享有盛誉,而且远销鲁西南和东北三省。50年代参加高密县举办的美术展览会,受到县里的表彰和奖励。 ...[详细]
胡心田(1923—1947)长岛县南长山王沟村人。1939年日本侵略军侵占长岛,许多贫苦百姓背井离乡,胡心田也“闯”了关东。一年后,又辗转回乡务农。长岛第一次解放后,胡心田在党的教育下,迅速投入除奸反霸等各项工作中,因表现突出, 1945年末,脱产到玉石区工作。1946年2月,胡心田加入了中国共...[详细]
胡振甲(1930—1949)曲阜市胡二窑东村人。15岁时参加民兵组织。1946年调入曲泗县戈山区任公安员。一年后,随军北撤,在平邑九女关激战中,荣立三等功。1948年在曲泗邹县大队二连当班长。在铲除国民党柘沟镇公所的战斗中,荣立二等功。同年,县大队编入野战军,担任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二团五连八班班长...[详细]
贾祯 (1798—1874)原名忠祯,字艺林,号筠堂。黄县城西九里贾家村(今龙口市东江镇贾家)人。清咸丰年间武英殿大学士。出身官宦世家。1825年(道光五年)中举人。次年,会试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不久擢升为侍讲。1836年(道光十六年)入值上 书房,教授皇六子,晋升为侍讲学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