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翰 [清][公元1806年-1866年,顾命八大臣]

  • 杜翰 (1806—1866)字鸿举,号继园,杜受田之长子。滨州(今滨城区) 人。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中进士。1852年,其父杜受田去世时,杜翰正在湖北学政任上,奉命由湖北赶赴江苏护送其父灵柩回京。1853年底,以工部左侍郎入值军机,负责京城巡防事宜。杜翰素有...[详细]

杜季伟 [公元1911年-1983年]

  • 杜季伟 (1911—1983)原名杜成德。苍山县沈坊前村人。1929年7月,入山东省立第三乡村师范学习。毕业后曾在本村小学、文峰小学任教。1938年,结识中国共产党员宋宜安,共同组建抗日游击十七中队。同年,入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调鲁中第三行政公署直辖二营,先后任政治...[详细]

都兰桂 [公元1881年-1960年]

  • 都兰桂(1881—1960)潍县(今潍城区) 于河乡都家村人。幼时读2年私塾,后随父都渭南学习核雕技艺。20岁后,他用一把雕刀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辛亥革命时期,他用一桃核,精心雕刻了一件珍品,取名《马拉轿车》。在不足方寸的天地里,龙腾虎跃的骏马,拉着一辆轿车,在强悍有力、衣着朴实的赶车人扬鞭驾驭...[详细]

杜黎洲 [公元1916年-1974年]

  • 杜黎洲(1916—1974)荣成县(今荣成市)人。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工作。历任文登师范学校教员,济南市第六十九中学、第十六中学校长,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1958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亓盾 [公元1922年-1967年]

  • 亓盾(1922—1967)原名亓书乐。莱芜县塔子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县大队副大队长、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第五航校教导员、飞行大队政治委员、第六航校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转业,任国家气象局政治部副政委。“文...[详细]

都树生 [公元1917年-1977年]

  • 都树生(1917—1977)沂水县杏峪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军。1956年复员回乡后任村支部书记。 他带领群众改造山坡地1万余亩,挖鱼鳞坑、竹节沟数万个,植杨、槐树2万余株,苹果、花椒等经济林木万余株,修水库1座。1957年被评为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详细]

杜希陵 [公元1905年-1941年]

  • 杜希陵(1905—1941)又名杜述甫。乐陵市大孙乡吴官庄人。先后就读于惠民师范、上海大陆大学、中国大学外语系。1929年加入国民党。1935年—1936年,在武训中学任教务主任。1938年秋,先后任县动委会副主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泰山支队政治部主任。1940年—1941年,任晋...[详细]

杜锡三 [公元1910年-1979年]

  • 杜锡三 (1910—1979)沂水县田家峪人。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任本村农业社社长, 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先后栽赤松3万余株。1952年被评为山东省林业劳动模范。 1957年任村支部书记后,又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扩大水浇地300亩,1964年该村粮食亩产即达到350公斤。 ...[详细]

杜学诗 [公元1900年-1976年]

  • 杜学诗(1900—1976)艺名“黑云彩”。原籍定陶县,后定居济宁市金乡县。山东花鼓艺人。12岁拜沛县花鼓调名家“半碗蜜”为师。1921年后,常在济宁土山书棚演唱。其嗓音清脆,表演动人,因其肤色黝黑,观众昵称为“黑云彩”,并有“南地来,北地来,谁也不压黑云彩”的谣谚流传。但当时花鼓调常被视为荡调...[详细]

杜雨 [公元1914年-1945年]

  • 杜雨 (1914—1945) 胶南马家庄人。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任中共诸城第五区委地下政治交通员。1940年兼任马家庄党支部书记。国民党顽固派改选乡村政权,他当选村长后,秘密发展党员,建立自卫武装,发动群众抗捐抗税,宣传抗日。1942年秋,又以伪甲长为掩护,为党秘密筹集粮款和...[详细]

杜云庐 [公元1905年-1977年]

  • 杜云庐(1905—1977)曾用名杜广洙,字润鲁。东平县腰庄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宋哲元第一集团军。后赴四川白沙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他以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简任视察兼秘书主任职到青岛, 做支援解放区的工作。 1948年,在济南省立第三中学任教。1950年后,历任山东省民革筹委会常委、...[详细]

杜在农 [公元1923年-1979年]

  • 杜在农(1923—1979)蒙阴县坦埠村人。1938年7月参加革命,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翌年5月,被派送山东党政干部学校学习。10月,任蒙阴县大队特务队分队长。从1940年起,历任蒙阴县大队特务队政治指导员、泰南行署-侦察队政治指导员、山东军区警备二旅五团政治处保卫干事、蒙阴县大崮区公安特派员...[详细]

杜振东 [公元1910年-1982年]

  • 杜振东 (1910—1982)又名杜鸿业。 广饶县稻庄镇杜家庄人。1934年任济南《华北新闻》 报社本省新闻版主编。1936年创办《济南新报》并任社长。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益寿临广四边县办事处主任、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群众报》社社长、《渤海日报》社秘书长兼总、大连市《新生时报...[详细]

杜宗甫 [公元1901年-1980年]

  • 杜宗甫(1901—1980)又名杜嘉,字宗佛,号无咎居士。掖县(今莱州市)人。书画、 雕刻艺术家。 自幼好学,在原籍商业学校毕业后,即在家自修书画雕刻。1925年赴上海,学习绘画雕刻,并藉以维生。1951年应聘为青岛市美术学校国画教员。1956年先后加入民盟、民革组织。曾当选为政协青岛市第一至五...[详细]

杜佐宸 [公元1859年-1935年]

  • 杜佐宸(1859—1935)字紫庭。潍县(今奎文区)东关人。提倡新教育,成立了坤明女子学校。清末加入同盟会,参加山东保矿斗争。入狱两年。武昌起义后,邀请炸弹制造专家虞和寅同去青岛筹款制造炸弹,购买枪械,与其他同盟会员一起组织革命力量, 先后光复高密、 即墨、诸城等县。民国成立后,任荣成县民政长。...[详细]

樊诚 [公元1913年-1947年]

  • 樊诚(1913—1947)郓城县芦庄科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了由中共郓城中心县委领导的鲁西抗日自卫团(又称窝窝队),从事抗日宣传、发动群众工作。 1939年3月,参加了著名的樊坝战斗。之后到八路军一一五师-部工作,先后任宣传干事、政治指导员。1941年至1942年,他所在...[详细]

范成禄 [公元1909年-1968年]

  • 范成禄(1909—1968)章丘县人。济南市房地产管理局组长。1953年参加工作。他针对当时房屋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刻苦钻研技术,革新成功了房架划线机,提高工效30%,年节约木材40立方米。195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范成祥 [公元1852年-1926年]

  • 范成祥(1852—1926) 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西庄人。民间陶塑艺人。主要从事庙宇泥塑、 壁画和陶塑。其传世作品有《罗汉》《马》等,曾3次获青州府油漆绘画工艺第一名。 ...[详细]

樊崇 [汉][?-27年]

  • 樊崇(?—公元27年),字细君,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新莽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他英勇善战,富有谋略,使赤眉军由最初的百余人,发展到上百万人,与绿林军一样,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两支农民起义武装。他率部同绿林军一道,血战六年,推翻了以王莽为首的封建王朝,摧毁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绝大部分封建政...[详细]

范德如 [公元1865年-1932年]

  • 范德如(1865—1932)字玉坡。东平县州城西菜园街人。清末廪生。曾任省咨议局议员、州议事会主任。坚信教育救国,矢志兴学。支持建立东平州书院高等小学堂(东平第一所高等小学),出任堂长。1908年出资创办了东平第一所私立小学——范氏私立初等小学堂, 任堂长,自聘教师,学生免费入学。1915年4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