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璋 (1909—1939)号琢甫。单县人。革命烈士。1931年考入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后在该校组织青年学生抗日会。1934年秋考入山东省第二师范学校(曲阜)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家乡参加辛滩区抗日动员委员会工作, 参与发起组建辛滩区抗日救国团。1938年3月,积...[详细]
陈育鸣(1907—1975)乳山县(今乳山市)南唐家村人。中医专家。1930年就学于莱阳第二乡村师范。1933年经王之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下半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校方勒令退学。1934年后,在夏村、海阳所等村以教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1936年秋党组织遭敌破坏后去哈尔滨等地学习中医。193...[详细]
陈玉鹏(1914—1945)又名-鹏。寿光县大家洼镇南陈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副排长。1945年在禹城林庄车站战斗中牺牲。渤海军区授予甲级战斗英雄称号。 ...[详细]
陈玉温 (1912—1968)字润斋,又名陈胡。临淄县敬信乡(今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乡) 皇城营村人。早年求学于县立西关小学、临淄县立初级中学。1933年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 在临淄县立闻韶小学任教。1938年2月参加临淄县抗日武装三大队,历任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长、渤海行署教育处科长。19...[详细]
陈章甫(1901—1948)原名陈焕然,字章甫。寿光县(今寿光市) 人。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8月任中共寿光地执委执行委员。 1927年春兼任中共陈家马庄支部书记。同年7月任中共寿光县委委员。1932年9月任中共寿光...[详细]
陈振麓(1913—1939)平阴县人。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济南一中、聊城省立二中、北师大附中、青岛国立山东大学等校。1933年奔赴察北地区,参加了冯玉祥和吉鸿昌将军领导的抗日同盟军,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4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山东大学区队。 同年9月,转为中共党员。后任中...[详细]
陈子尚(1907—1941)名起志,字子尚。莱州市人。1925年考入省立第九中学读书。1930年担任小学教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掖县县委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组织成立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人民抗日义勇队”,并参与了掖县玉皇顶起义。掖城沦陷后,他随军东上招远、栖霞山区坚持游击战争。1...[详细]
车锡贵 (1898—1931)又名车希贵。淄川县九区演礼村(今属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 人。淄博矿区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烈士。12岁当矿工下煤窑。1925年秋参加“淄川炭矿工人俱乐部” ,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1926年3月参加反对鲁大公司裁减工人的-斗争,结识山东党组织派往矿区开展活动...[详细]
车震,字百闻, 山东临清人,北洋陆军将领。 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已升为旅长的车震率第39旅至湖南长沙以镇压护国军。当时湖南将军汤芗铭将第39旅扩编为湖南陆军第1师,由车震任师长,张自忠被委任为军官,任师部幕僚。 物生平 1914年暑假到了,张自忠说服了母亲,于这年初秋,和约好的...[详细]
迟健民(1908—1942)原名迟受义,笔名天刑。蓬莱县(今蓬莱市)莫家庄村人。1934年6月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 同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左翼”作家联盟。 1935年受聘益都师范学校任教。 “七七”事变后回家乡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迟蓬,出生于山东蓬莱,毕业于山东省话剧团学员班,中国内地女演员。 1984年凭借在电视剧《红叶,在山那边》中饰演待业青年吴月,并以朴实自然、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第4届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 2008年领衔主演管虎执导的战争题材剧《沂蒙》,并因此提名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详细]
池玉贵(1917—1944)莱芜县后城子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辛庄镇)人。1938年参加青年抗日救国会。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春,率人摧毁辛庄伪乡公所,击毙伪乡长。1942年,任铁车区中队长后,采取伏击、偷袭等方式,筹措到10余支枪, 发展队员50多名。5年中历经30余次战斗,被称为...[详细]
迟自修(1917—1973)原名迟汝敬,号慎远。掖县(今莱州市)驿道镇迟家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掖南县县长、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室主任等职。 ...[详细]
逄春阶 (1965~) 笔名浯河。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曾就职于山东省潍坊师专,《潍坊日报》文艺副刊,《大众日报》副刊,《大众日报》周末版,《大众日报》文体中心,现任《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副组长、文体中心主任。山东省报纸文艺副刊协会副会长、秘书长。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详细]
淳于意(约公元前205—前140年)西汉初著名医学家。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文帝时,他曾任齐太仓令,故称“仓公”。 淳于意自幼家道贫寒,但非常爱好医学。青年时代的淳于意秉性正直,不愿交结权贵,又不会奉迎上司,为官不久就辞职从医。他在行医期间,因热情为百姓服务,不巴结达官贵人,而得罪了...[详细]
初尚龄(1759—1841)字渭园。莱阳北黄村人。清乾嘉时古钱币学家。平生好金石之学,尤癖古钱,藏泉数千枚,皆加考释。著《古金所见录》16卷,辑古钱文字7万多字,录钱图1210种。有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 莱阳初氏古香书屋刻本。他研究古钱,注重出土资料,与共处物品相互参证,因而提出了许多很有...[详细]
丛禾生(1871—1940)名涟珠,又名宝清,字禾生。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镇北宫村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以廪生资格考入济南优级师范第一班。次年官费留学日本,1905年夏毕业回国。为挽救孱弱的祖国,他力主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征得烟台渔业公司总办王季樵和东海关道何秋辇赞助支持,奔波于胶东十余...[详细]
丛蓉滋(1910—1972)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镇北宫村人。少将,第二炮兵副参谋长。1926年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到威海卫盛记栈果品杂货店当店员。两年后,回家乡放养柞蚕;又两年,在文城开办成衣店。此时结识了共产党员宋澄和其他进步人士,接受革命思想影响。1937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次年加入...[详细]
丛琯珠 (1878—1912)丛琦珠 (1880—1912)丛环珠(1887—1912)文登县(今文登市) 文城北宫村人。兄弟3人,童年就学于家塾,先后中秀才,同为辛亥革命牺牲。丛琯珠,字燮臣。性豪爽果敢。琦珠字赞臣,个子矮,性沉毅,不苟言笑,成秀才后好诗赋。环珠最小,字华臣,不拘小节,好勇武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