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飞 [公元1913年-1939年]

  • 陈龙飞(1913—1939)昌邑县(现为市)人。1936年-卖给地主家去昌邑城充当国民党的训练员。1938年1月,日军侵占昌邑后,他带领18名训练员携 20多支,到昌北、 潍北寻找抗日组织。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他参加了昌邑县瓦城抗日武装起义。3月,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第三...[详细]

陈梅川 [公元1909年-1985年]

  • 陈梅川 (1909—1985)原名陈德良,曾化名崔广居。临淄县薛家庄(今属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 人。1931年考入益都(今青州)山东省立第四师范。1937年12月,与李人凤等人筹建抗日武装,招收百余名青年成立“临淄青年抗日志愿军事训练团”,任指导员兼教员。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详细]

陈孟元 [公元1894年-1963年]

  • 陈孟元(1894—1963)名嗣宗。掖县(今莱州市)前朱石村人。爱国实业家,全国人大代表。他自幼家贫,只读过几年私塾。16岁去东北爱辉县(今黑河县)学徒,出徒后当店员,不久,被派往俄国负责批发花布等业务。1919年,陈孟元回哈尔滨开杂货店,获利颇丰。他见东北工业受日本垄断,决心走实业救国的道路。...[详细]

陈森 [公元1876年-1947年]

  • 陈森(1876—1947)字柏岩。潍县人。自幼酷爱书法。真草隶篆皆通,尤精小篆,并善绘画、篆刻。墨迹今存甚少。他一生不求功名,潜心书法,义务教学,从不辞求教者。曾将多年书法练习之体会编成《书法口诀》授予弟子。 ...[详细]

陈毓山 [公元1880年-1963年]

  • 陈毓山 (1880—1963)苍山县沟西村人。1912年家中有地3 0多顷。曾任国民党临沂第七区区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支持抗日活动。1937年8月,在其家中召开会议, 成立临郯费峄四县边区联庄办事处筹备处、抗日常备队,他拿出5万斤小麦支援队伍。11月,又在其家召开各县联庄会负责人第一次会议,正...[详细]

陈少敏 [公元1902年-1977年]

  • 陈少敏(1902—1977)原名孙肇修。女。寿光县孙家集镇范于村人。她在本县黄家小学毕业后,升入潍县文美女中。中学时代积极参加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学生-。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党组织派他去青岛任中共青岛市委职 动委员会委员。她以青岛市烟草公司女...[详细]

陈少卿 [公元1913年-1968年]

  • 陈少卿(1913—1968)原名陈华章。寿光市台头镇北台头村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 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6月,任寿光县团县委书记。1936年任中共寿光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1937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大队政委。1942年任一一五师团政治处主任。1944年后,历任山东省...[详细]

陈淑德 [公元1925年-1973年]

  • 陈淑德(1925—1973) 女。青岛市崂山区东陈村人。全国劳动模范。13岁到沧口日商同兴纱厂(现青岛第八棉纺织厂)做工,1949年入青岛第三棉纺织厂当细纱车间络纱工。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是青岛市最早的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她以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详细]

陈淑聘 [公元1913年-1967年]

  • 陈淑聘(1913—1967)莒南县上大兰沟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带领群众修起一座蓄水1万立方米的水库, 对大兰沟进行治理, 筑坝2 4条,栽树1000余株。1952年,他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后又带领群众栽苹果树1400余棵。1956年任高级农业社社长。 ...[详细]

陈维刚 [公元1906年-1964年]

  • 陈维刚(1906—1964)临清县沙窝屯村(今属临清市)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带领农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互助合作道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在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粮棉产量有较大增长,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多次受到地、县人民政府的表彰。1951年被河北省人...[详细]

陈祥瑞

  • 陈祥瑞(1883—? )字子亭,小名宝升。先世为山东人,后迁居直隶武清县。清末皮黄演员,乐师。自幼入小天仙科班,从张凤台学正净,饰《莲花堂》达摩。后以嗓败,改习“场面”。拜王景福为师,有“大锣陈”之称。光绪末,在同庆班,随谭鑫培演出。1911年(宣统三年)被选入升平署,在清宫演出。先后与谭鑫培...[详细]

陈现义 [公元1911年-1978年]

  • 陈现义(1911—1978)沂源县黄庄镇青冶行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莱芜战役等大小战斗37次。 3次荣获一等功,2次被评为战斗模范,1947年被鲁中南军区授予“神枪手”称号。1964年7月至10月,率其儿女、儿媳6人参加县、地区、省民兵比武大会。在省民兵比武大会上,全家以优异射击...[详细]

陈希龄 [公元1878年-1962年]

  • 陈希龄(1878—1962)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人。陶瓷技师。出身于陶瓷世家,身有残疾,年幼即随父学艺。早年主攻原料、造形技术,20岁时用当地原料仿制紫砂器,以胎质细腻、色调纯正闻名业内。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山东省工艺局在博山创办陶瓷工艺传习所,局长黄华对其作品甚为赏识,遂聘入所。该所系官...[详细]

陈信亭 [公元1894年-1977年]

  • 陈信亭(1894—1977)苍山县小屯村人。早年从医,在西北军任团副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苍山-,任东路指挥。-失败与组织失去联系。抗战开始后,他先任南进支队独立营营长,后负责组建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后方医院救护所,出色完成了战时医疗任务。1942年经罗荣桓批准重新入党。194...[详细]

陈秀英 [公元1919年-1942年,著名烈士]

  • 陈秀英(1919-1942),女,宁阳县东庄人。著名烈士。 陈秀英9岁进宁阳县立第二小学学习。 17岁嫁给本村一许姓富农子弟。1938年11月在泰宁边区自治会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和妇女解放运动,194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到鲁南党校学习。同年12月,调费北县卞桥区做妇女工作,带领妇女学政治、学文...[详细]

陈希臻 [公元1901年-1985年]

  • 陈希臻(1901—1985)莒县中楼镇陈家西楼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曾任民兵联防大队长,村民兵指导员。1951年率先成立中楼区第一个互助组。1952年成立第一个初级社。1956年又带领全村建成西楼高级农业社。他把改良品种作为增产的主要措施,试种的地瓜、玉米、小麦均获大丰收。19...[详细]

陈亚三 [公元1896年-1964年]

  • 陈亚三(1896—1964)名登甲,号亚三。郓城县陈坡村人。192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随梁漱溟来菏泽办“重华书院”,任院长。1935年任菏泽乡村建设实验县县长,大力实施政、教、富、卫合一的乡村建设,力图改良中国社会。1936年—1937年任山东省第二乡村建设师范学校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详细]

陈义厚 [公元1899年-1935年]

  • 陈义厚(1899—1935)字慈仁。成武县孙寺乡徐楼村人。红五军团卫生部长,红军卫生学校校长。出生于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先入山东省立第六中学学习,后转入北平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参加冯玉祥部队,曾在鹿仲麟处任军医官。在此期间,经常给家中写信,教育女儿不要缠足,劝说父亲把自己多余的土地分给贫苦百姓...[详细]

陈毅斋 [公元1908年-1973年]

  • 陈毅斋(1908—1973)曾用名陈伯强。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928年毕业于寿光县中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益都县抗日救亡团。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任副中队长。1939年2月任益北大队大队长。4月编入八路军三支队十团任连长。1940年...[详细]

陈永尚 [公元1925年-1966年]

  • 陈永尚(1925—1966)乳山县(今乳山市)陈家屯人。出身农民家庭。在家乡期间,任村青救会会长、村武委会会长。1945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东海独立团、胶东军区十五团、辽东军区直属二支队、四纵队二十九团做侦察工作。后在四纵队二十九团九十二炮连任班长、副排长、排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