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骧 [公元1928年-1954年]

  • 董必骧(1928~1954年) 董必骧,又名必湘。民国17年(1928年)生于台江上杭路小商人之家。民国25年至民国30年在福州南郡小学读书。民国31年至民国37年就读福州英华中学。他勤奋好学、各科成绩优异,并广泛阅读课外各种进步书刊。民国35年6月,必骧参加校内中共地下党举办的读书会。通过...[详细]

董长铃 [公元1892年-1936年]

  • 董长铃,灵霍乡董墩(今柏洋乡董墩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幼时上过私塾,父逝后辍学,15岁当木工学徒,艺就,在外谋生。民国21年(1932年)春,投身革命,与许旺、刘招道、邓树康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洋、陈墩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秘密组织革命红带武装。翌年11月,他组织陈墩-,打击农村...[详细]

董成南 [公元1898年-1931年]

  • 董成南 (1898~1931) 董成南又名董友炎,字弼臣。连城县南门大桥下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父亲董水源,在城西四角井开设豆腐酒店,终年辛勤劳累维持一家10口生活。 成南自幼勤劳聪敏,父亲省吃俭用送成南上学,成南理解父亲的苦心,入学后刻苦攻读,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父...[详细]

董德兴 [公元1917年-1983年]

  • 董德兴(1917~1983年),又名阿绍,民国6年(1917年)12月生,福鼎县点头大坪七斗冈人。5岁失怙,母迫于生计再醮,德兴幼年依伴祖母长大。8岁时便替人放牛,后常伐樵叫卖。 民国24年4月,德兴参加福鼎当地游击队,参与“抗租、抗债”和筹集经费等革命活动。翌年春,转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战...[详细]

董东堡 [公元1942年-1994年]

  • 董东堡(1942~1994年),民国31年(1942年)7月生,福建省长乐县文岭乡前董村人。1962年福安农业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福鼎工作,先后在管阳区、县农业局任农技员。1969年10月后,任福鼎县革命委员会农林水办公室干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2月,调...[详细]

董生有 [公元1919年-1945年]

  • 董生有,原名哲荣,外号老兵,松溪县郑墩乡黄沙村人。民国8年(1919)出生在贫苦农家,读过三年私塾,父母早丧,寄居姐姐董清娘家务农。民国23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团二十一师五十八团团长黄立贵率部挺进建(瓯)、松(溪)、政(和)地区,在松溪县的梅口、锦田、新铺、青山、路下桥一带开仓分粮,救济贫困...[详细]

董世闻 [公元1902年-1985年]

  • 董世闻(1902~1985),崇安星村镇曹墩人。自幼随父亲在福州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民国15年(1926)初参加中国共产党。这年底北伐军入闽,他在福州工人运动委员会任干事,负责人力车工人运动。 民国16年福州“四·三”事变后,他为躲避民国福建省政府的追捕回到崇安。7月底,参加中共崇安特...[详细]

董廷钦 [明]

  • 董廷钦,字仲恭,号海门,闽县琅岐乡(今福州郊区琅岐镇上岐村)人。明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授江西省金溪(今抚州县)教谕,代理金溪、乐安、东乡诸县事,后升任南京国子博士,极力为太学生姜某人辨冤,因此得罪勋臣,调为钦州(今广西自治区钦县)知州,建平南浮桥,繁荣商业;招集-,发展生产;创办社学,初...[详细]

董义芳 [公元1902年-1965年]

  • 董义芳(1902~1965年),原名董添木,泉州南门米埔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民国4年(1915年),董义芳进南安县岑兜村福庆兴高甲科班学戏,拜著名师傅陈坪为师。 董义芳学戏之初连龙套脚色亦难承担,被称为“放尿角”。董义芳决意发奋,每日凌晨到野外练唱腔,夜晚在月下练台步;饰演杂...[详细]

董应举 [明][公元1557年-1639年]

  • 董应举(1557~1639年),字崇相,号见龙,连江县琯头镇塘头村人。应举生逢乱世,历经明朝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面对明王朝日趋衰落,虽未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在其从政期间,尽职尽责,克己奉公,不畏权贵,忧国忧民之心,历历可见。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应举中进士,授广州...[详细]

董酉姑 [清][公元1623年-1681年]

  • 董酉姑(1623~1681年),一作董友,或作董酉,女。郑成功元配夫人。明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廿四日生。晋江永宁沙堤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 酉姑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知书达礼。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与郑成功结为夫妻,相敬如宾。郑氏是一个大家族,酉姑治家有方,孝顺翁姑,友待叔侄,任...[详细]

董云阁 [公元1908年-1933年]

  • 董云阁(1908~1932年),又名董光泰,曾用名董光华、董奕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晋江永宁后山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其父早年往菲律宾经商,生意兴隆,家境颇宽裕。 云阁童年入家乡董氏开办的“四合成”药铺附设的私塾念书。民国9年(1920年)随父往菲律宾,在马尼拉继续就学。 ...[详细]

段奋夫 [公元1905年-1931年]

  • 段奋夫,原名段浩,乳名石水,长汀城关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五月初二出生于工人家庭。十八岁中学毕业,父亲病逝,继承父业在汀州码头当盐秤手,朝夕与码头工人相处,深知劳动人民疾苦。民国十六年(1927)九月,“八·一”南昌起义军过汀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做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大丈夫,...[详细]

杜连如 [公元1872年-1932年]

  • 杜连如,幼名福来,从政后更名履贤,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于西陂苏溪村社姓望族。早年中秀才,宣统年间荐举为孝廉方正,为龙岩清末民初的著名绅士。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连如曾任权舆两等学堂、丰江初等学堂校长,后任龙岩中学堂教员、县劝学所长、教育会长。 民国初年任溪口县佐。民国12年(192...[详细]

杜庶 [宋]

  • 杜庶字康侯,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详。自幼性格刚毅、勤奋学习,熟稔宋朝历史典故,善为文。青年时期,随父亲杜杲留守边关,学习军事,抵御金、元入侵。嘉熙元年(1237年),元兵围攻安丰(今安徽寿县),杜庶调度得力,协力御敌,击退元兵。次年,元将察罕率兵80万,南犯庐州(今安徽合肥),杜庶奉命和统制吕文德...[详细]

杜四端 [公元1859年-1940年]

  • 杜四端(1859~1940年),原名正,字德乾,号四端,同安县马銮乡(今属厦门杏林区)人。自幼聪颖,志行坚卓,以孝友闻。因家贫,未成年即前往香港习商。起初受雇于人,为助理会计,工作勤奋。港地习尚奢侈,而他生活俭朴,不沾染坏习惯,因而得到社会的推崇而信用益著。于是乃自创“杜端记行”,经营进出口贸易...[详细]

杜锡珪 [公元1874年-1933年]

  • 杜锡珪 (1874~1933年) 字慎臣、慎丞,闽县人,家住道山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毕业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班,派赴英国见习海军。回国后历任“汉圻”快艇驾驶、三副、二副、大副和-大副,“辰字” 艇哨官,代理“建安”兵船管带、海-卫队管带、“江贞”舰舰长等职。宣统三年(191...[详细]

杜西书 [公元1919年-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海军北海舰队原副政治委员。 杜西书是福建邵武人,1932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班长、副政治指导员、团政委、支队政委、师政委、海军第一航空学校政委、海军航空兵政治部主任、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他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革命战争年代,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详细]

杜颖 [公元1899年-1967年]

  • 杜颖,曾名承钧、剑秋,安东乡罗浮(今长春外城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四月生。民国8年(1919年),福州私立三一中学毕业。民国12年,考入福州私立格致中学英文专修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民国16年,回县任省立第三初级中学英语教师,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民国18年2月,赴菲律宾谋生。翌...[详细]

范达春

  • 范达春(?~1938),女,金砂乡古木督村人。18岁与西湖寨张来洪结婚,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鼎丞是他们的长子。 民国16年(1927年),张鼎丞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自幼饱受财主欺凌,无比痛恨旧社会的达春,了解到儿子的正义事业,就竭尽全力给予支持。许多同志来家联系工作,她一一热情接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