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民 [公元1917年-1988年]

  • 戴旭民,南安码头大庭村人,民国6年(1917)出生。民国11年随祖父旅居菲律宾,1934年加入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青工俱乐部”,担任俱乐部负责人。1937年10月旭民怀着抗日救国的雄心壮志,带领菲律宾华侨“抗日义勇队”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担任义勇队队长。翌年,抗日义勇队改编为新四军华侨随军服务团,...[详细]

戴一俊 [明][公元1530年-1607年]

  • 戴一俊 (1530~1607年) 戴一俊,明嘉靖九年(1530年)生,字惟宅,号卓峰,崇武镇人。 一俊幼有神童称,11岁中秀才,22岁中举,23岁(即1553年)联捷进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32岁出知浙江温州,34岁擢广东按察司副使,38岁迁知雷州,不久辞官归里,“优...[详细]

戴云 [明]

  • 戴云,生卒年不详,崇武镇人,副使戴一俊孙女。幼承家学,通晓文字、声韵,善诗。长适朱又孺。“又孺夙有诗名,云与之配,闺阁联吟,伉俪为文字知交”,有《唱和集》2卷。又孺早逝,云教遗腹子兆纲,兆纲也以诗名。云被封为孺人。她的诗较著名的有《春日自叹》、《咏落梅》、《哭周门妹》、《送弟集冈赴春闱》、《中秋...[详细]

戴宗悫 [公元1894年-1978年]

  • 戴宗悫(1894~1978),字啸豪,别号彭,泰宁县城关胜利二街人。民国4年(1915),毕业于福建省立第六(邵武)中学。曾任泰宁县上青、炉峰等小学校长及泰宁县临时参议会议员等职。中年以后,兼职行医。从医四十多年,在县内遐迩闻名。 戴宗悫青壮年时期,有感于“疾者卧床,度刻如岁,一方济之,德踰...[详细]

道谦禅师 [宋][?-1155年]

  • 道谦禅师生年不详,游姓,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里人。家世业儒,早年丧父母,因孤苦而愿从浮图。初到京师师事园悟大师,再师大慧宗杲,参禅20年,悟得密传心印。宋绍兴八年(1138年),归乡居仙洲山开善寺,与刘勉之、刘子翚等友善,相与探讨学问,并收集其师言论编成《大慧语录》、《大慧普禅师宗法武库》等...[详细]

道霈禅师 [清]

  • 道霈禅师 字为霖,清代建安(今建瓯)人,丁少轩之子,福州鼓山涌泉寺第六十五代主持。7岁学《论语》,能理解大意。14岁时得一场大病,其母往庙中许愿,若能将病治好,就送他出家终身侍奉佛祖。病好后,即到东门白云寺出家,拜僧深公为师。他学习各种经学功课,能背诵如流。初参瓶窑闻谷禅,有所省悟。接着又到...[详细]

道询 [宋]

  • 道询,约生活于南宋淳熙至景定年间,俗姓王,净峰人,为洛阳白沙寺住持僧。 道询从小禀性“灵异”,胸襟旷达。皈依佛门后,“朗悟内典,精勤戒行”,又能“耐烦忍垢”,洁缘普施,“漳泉人翕然信服之”。 道询“尝募建晋江乌屿石桥,名凤屿盘光桥,与洛阳桥相望,修广皆加之。其余修桥梁二百余所,而惠安峰崎...[详细]

德锜 [公元1913年-1981年]

  • 德锜(1913~1981年) 尤德锜,民国2年(1913年)生于福州兰荷里的商人家庭。曾祖尤孟彪于清嘉庆年间,在福州南街安民巷口开设“尤恒盛”丝线店。后经祖辈努力经营,增设钱庄、百货、棉布、颜料、药材、南北货、土特产、进出口等10余家商业企业,到清末民国初,尤家资产达200余万元成为福州巨商...[详细]

缪德利 [公元1909年-1978年]

  • 缪德利,又名第二,福安县穆阳镇人。清宣统元年(1909)8月生。德利13岁初小辍学后,到罗源县城关王贵寿制伞店当学徒。不到3年就学会制作油纸伞的全部技术。 25岁时,被宁德蕉城谢漫伞店聘为技师。民国30年(1941),到寿宁斜滩其胞弟伞店当技师,并在斜滩娶亲成家。民国36年,开设“缪元昌记”...[详细]

邓阿卜 [公元1892年-1988年]

  • 邓阿卜(1892~1988年),广东省饶平县下善镇下善村人,后定居漳浦县城。是著名的建筑师。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客家家庭。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12岁时,随乡人到漳浦县从事建筑行业。他为人勤奋朴实,能刻苦钻研,团结工友,不久,成为建筑“师父”。后来当“师父头”。至19...[详细]

邓城 [明][公元1507年-1564年]

  • 邓城(约1507~1564年),字藩国,号寒松,约明正德二年(1507年)生。祖籍福建沙县,先祖在洪武初授安徽滁州(治所在今滁县)百户,历传二世,调福建泉州卫,入籍晋江县(治所今泉州市鲤城区)。 邓城状貌雄伟魁俊,青年时期曾参加明经考试,因言词质直,针砭时弊,不受考官赏识,转习弓马韬略,常奉...[详细]

邓大仙

  • 邓大仙、邓筱仙,建瓯县人。为建瓯最早传授京剧艺师和京剧曲场创始人,人称邓氏兄弟票友。民国9年。(1920)前后,建瓯有昆曲、徽调曲场,邓氏兄弟爱好曲艺,参与演唱,为曲场主角。当时平津沪杭一带,已由昆曲进为京剧,谭鑫培、马连良、梅兰芳等均负盛名。邓氏兄弟仰慕京剧,变卖祖遗家产,得银圆千余元,于民国...[详细]

邓德潜 [清][公元1887年-193年]

  • 邓德潜 (1887~1932年) 字醒素。沙县夏茂镇人。清光绪壬寅二十八年(1902年)14岁时考取举人。20岁时参加县知事考试,取为桂平县县丞,清光绪三十四年署广西容县知县,后改岑溪县知县。民国初一度代理沙县知县。民国2年(1913年)当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民国3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详细]

邓光瀛 [公元1873年-1943年]

  • 邓光瀛 (1873~1943) 邓光瀛,字覃百,号复庵,连城县庙前镇丰图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辛卯科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广东候补知府。民国4年至民国19年(1915~1930),任连城县立中学校长。民国27年,连城县私立明耻中学创办时,他被聘为校长...[详细]

邓家骅 [公元1867年-1921年]

  • 邓家骅(1867~1921年) 邓家骅,字肖良,闽侯县竹屿乡(今福州郊区台江镇竹屿村)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奉派为第三期出洋留学生,光绪十六年学成回国,在北洋舰队“康济”号任二副。光绪二十一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侥幸生还,但因败绩被遣返家乡。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详细]

邓家梁 [公元1912年-1940年]

  • 邓家梁(1912~1940),号邓山,参加革命后化名贡直,1912年2月27日出生在泰宁县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生活俭朴,看不惯豪门富户的荒淫无道、欺压百姓的行为。由于勤奋好学,既上学又参加农事劳动,因此博得了亲友的喜欢与赞助,得以念完小学、初中。1926年10月,北伐军入泰,左派的国民党...[详细]

邓克谐 [宋][公元967年-1033年]

  • 邓克谐,字仲孝,入闽邓氏第八世孙,生于宋乾德五年(967年)。邓克谐善读左氏春秋,少年时喜欢游名山大川,交结豪士。张齐贤与他交往密切,特推荐邓克谐为特奏名进士,任庐令。后迁任大理评事。李沆入相,十分器重克谐,荐他出任刑州长路、寻召签署院事。宋景德四年(1007年),邓克谐以光禄大夫进大司马、上柱...[详细]

邓乐天 [清][公元1774年-1842年]

  • 邓乐天(1774~1842),又名邓旒,邵武书坊(今胡书)人。自幼好学,精心研究医疗技术,集毕生精力,广泛收集民间有效单方验方。经过长期验证,积累丰富资料后,在其友黄梅园、弟邓□、子邓熀共同参加下,整理成《保赤指南车》10卷。该书经过他祖孙四代实践和验证,于光绪五年(1879)由其曾孙邓镠定稿付...[详细]

邓树康 [公元1895年-1936年]

  • 邓树康,曾名林步典,灵霍乡洋中(今柏洋洋中桥头里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 民国19年(1930年),洋中邓姓族人组织民团,树康被推为团总。民国21年春,树康在中共党员施霖等教育下,率领团丁20多人携 往福安柏柱洋参加革命,任上南区军事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2年...[详细]

邓顺田 [明]

  • 邓顺田,二十二都(今三元区)人,隶民籍,明洪武年间,以从征功,授泉州为千户。数传至诚,由武进士起家,征倭寇有功,进至狼山总兵致仕。子铨武举千户;仲子钟武进士,江西黄合水守备。铨子薄,癸末武进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