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原顾问。 陈海涵是福建省上杭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宣传员、分队长、指导员、连长、中队长、营政委、大队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分区参谋长、旅参谋长、旅长、纵队副参谋长、军参谋长、西北军区空军参谋长、军事学院系...[详细]
陈豪人(1907—1940),又名昭礼、导民、陈才、希周;福建省福州人,1907年3月出生于商人家庭,其父曾集资创办福州私立开智小学,并热心禁烟;陈昭礼从福州第二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五卅”运动;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福建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百色起义领导人(政治委员)...[详细]
陈和发,原名学发,清宣统二年(1910年)9月出生于宁化县湖村乡巫坊村一个农民家庭。9岁丧父,15岁丧母,靠叔父陈经泉关照抚养成人。 民国20年(1931年)5月,参加工农红军,初在三十五师当战士。他作战勇敢,工作积极,翌年加入共产党。后编入红三军团第七师,担任班长,参加第三、四、五次反“围...[详细]
陈亨光(1920~1947) 陈亨光,江田乡南阳村人,民国9年(1920)出生。10岁时到福清县海口镇亲戚开设的杂货店当学徒。亨光常到堂兄陈亨源开设的诊所串门,在陈亨源教育、影响下,渐渐懂得革命道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轰炸海口,商店倒闭,亨光回到家乡务农。民国27年10月,中共闽江工委在南...[详细]
陈亨源(1901~1950) 陈亨源,又名亨姐,江田乡南阳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父为肩挑小贩,生活贫困。他幼时白天帮父亲干活,晚上到夜校读书,后考入培青中学,为生活所迫辍学。民国16年(1927)亨源到长乐县城关一家私人诊所当助理,同时报考上海医学院为函授生。民国20年,函授...[详细]
陈鸿,乳名木春,字善钊,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赛岐镇象环村人。 民国19年(1930年)加入“反帝大同盟”,在共产党员马立峰领导下,开展秘密活动。在甘棠南区一带组织“贫农团”,进行抗租、抗债、抗粮、抗税、抗捐斗争。 民国20年,他和阮肖远在甘棠一带发动群众,没收资本家的酒2500...[详细]
陈洪轸,乳名敖添,字汝翼,号静庵,坊一图(鳌阳镇)人,生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卒于宋淳化二年(991)。父汉唐,官拜泉州提刑。洪轸于宋乾德三年(965)中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去世时追赠礼部侍郎)。淳化元年(990),轸献宅扩建三峰寺。寺后有陈氏宗庙,内塑轸像。该寺为寿宁八景之一,今尚存。19...[详细]
陈洪进(914~985年),字济川,仙游县人,后梁乾化四年(914年)生。洪进出身贫寒,及长大应募从军,为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部属,因攻打汀州立下战功,补副兵马使。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三月,朱文进、连重于杀闽帝王延曦,朱文进篡位,派黄绍颇守泉州。留从效得壮士陈洪进等52人,夜间进城擒杀...[详细]
陈洪妹,原名冬寿,赛岐象环村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生于一木工家庭。 民国20年(1931年)春,由中共福安县委书记马立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隐蔽在赛岐高而山的“旭记”茶行当茶箱木工。他白天做工,晚上到象环村一带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建立贫农团。开展“五抗”斗争。 民国21年1...[详细]
陈华(1916~1975),原名陈仙花,东山县东陂村人,著名潮剧乐师、潮曲作者。 陈华8岁入私塾读书,9岁随担任导演的父亲进皮影戏班学艺。16岁时,吹、拉、弹、打等乐器演奏技艺已享有声誉。19岁起,先后任过东山及邻县8个民间戏班的扬琴手、主弦手、导演。1950年后,先后受聘于东山县振声园潮剧...[详细]
陈淮(1502~1594年) 陈淮,字东之,号螺江,闽县螺洲乡(今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生,其先世于明洪武年间,由长乐县迁至螺洲。 嘉靖七年(1523年),陈淮中举人,就任山东濮州(今濮县)学正,其文誉敷达,南北京兆,次第礼聘;分典试事时,两都明经士之杰,出...[详细]
陈怀皑(1920~1994年),原姓郑,名衍贤,长乐县首占人,生于福州。民国30年(1941年),考入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民国33年毕业留校,任演出总干事。民国37年,应张骏祥之邀,参加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拍摄影片《火葬》,任副导演。同年10月,赴冀中解放区,后调华北大学文艺学院第三文工团,任戏剧...[详细]
陈桓(约1181~1152年),号盘溪,今杨源乡坂头村人。明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庐州知府、九江兵备副使。居官清廉,归家后田产仅足糊口,布衣疏食,但对政和人民的疾苦颇为关心,上《民情书》为政和人民陈情免派驿传夫银。《民情书》说:“政和民寡,田少,收薄,土瘠,差繁。比之...[详细]
陈汶环,明末清初同安县嘉禾里人。清顺治年间因军功授厦门提督水师军门。 康熙十七年(1678年),俄罗斯侵犯黑龙江省。清朝戍边马队与水师不能配合,屡吃败仗。康熙二十二年,宁古塔都护萨普索奏请朝廷调陈汶环统率南方数处水师,从海路前往增援。陈汶环招募丁壮,拨派海船,训练水师。康熙二十三年,清朝在瑷...[详细]
陈焕拱(1857~1893年) 陈焕拱,也叫陈拱,字伯垂,又名建成,德化县城西鹏都(今丁溪村坪埔)人,清咸丰七年(1857年)生。 焕拱性豪爽,自幼习武,曾参加童生武试。及长,于下桥街开一间小米店谋生。平籴平粜,为人坦率正直,深得众望。 光绪十六年(1890年),永春州刑幕朱林午派亲...[详细]
陈焕文(1875~1944年),名则张,别名寿萱,字焕文,晚号慎斋,以字行世,清光绪元年(1875年)农历十月生于泉州东街菜巷。周岁丧父,赖母亲黄慈意劳作抚养长大。 幼入塾仅一载,即因家贫失学。10岁随长兄在打锡铺中帮工,业余仍坚持读书。13岁到首饰珠宝店从师学艺,20岁成为泉州珠宝、首饰、...[详细]
陈焕章(1890~1965年),又名仲焕,字有文,从顺里霞美社人,当代中医药专家。焕章自幼喜览医药丛书,勤读家传行医手稿。14岁起,经常深入民间拜访名医,广搜秘方验方,记录成册。他边学边医,经验与日俱增。早年归人佛门为在家佛教徒,民国23年(1934年),被推任同安县佛教会理事,积极募资修复同安...[详细]
陈汶辉(生卒年不详),字耿光,四都梅岭人,约生于元朝大德年间。汶辉“幼通儒学,于书靡所不窥”。因见元朝-,立志不仕。壮年远游各地,了解风土民情,后归隐诏安初稽山。吴王朱元璋闻汶辉声誉才学,屡征不应。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征聘经明行修科遗才,汶辉才上京应试,得第一,称“八闽元士”...[详细]
陈诲生年不详,建州(今建瓯)人。生数月,矫健能驰走,父惊异,取名“阿铁”。长大后,事王延政,为将。南唐攻建州,诲数出挑战,被擒。将斩,已解衣伏地,忽脱身绝驰,追者数十百人莫能及。及自归查文徽,文徽骇异,用为战棹指挥使,领故部曲从攻福州。冯延鲁败走,诸营皆溃,死者万计。诲独殿后,收所弃金帛20万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