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庚焕 [清][公元1757年-1820年]

  • 陈庚焕 (1757~1820年) 字道由,一字惕园。祖籍长乐,先世迁省城鳌峰坊。清嘉庆三年(1798年)补邑弟子员后,在乡里任教。广泛浏览诸史,对古人的“嘉言懿行”,认真记叙,身体力行;尤其留心闽中文献,曾倡议修复唐观察使陈岩、宋抗金民族英雄李纲的坟墓。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考选教...[详细]

程国才 [公元1955年-1984年]

  • 程国才(1955~1984年) 程国才,1955年11月出生于漳平新桥上坂自然村一个贫农家里。念小学、中学时,他从老师们经常讲黄继光、罗盛教、雷锋等英雄事迹中,受到教育。1975年应征参军,在厦门守备区十四团二营五连,历任战士、卫生员、助理军医等职。 程国才在部队的教育下,树立了为人民服...[详细]

陈耆公 [宋][公元1195年-1264年]

  • 陈耆公(1195~1264年),宋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双芹社人。他家祖业富有,平生乐善好施,素为里人敬重。 嘉定末年至宝庆初年,长泰旱涝更迭,尤其彰信、人和(今武安镇)两里,处于丛山环抱的盆地中心,水利年久失修,大片田园成为“看天田”,无雨龟裂,遇雨汪洋,年成不好,民难谋生。其时,陈耆公...[详细]

陈拱北 [公元1905年-1962年]

  • 陈拱北(1905~1962年) 原名之枢,建阳书坊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少年时在乡里读私塾,民国16年(1927年)考入福州省立高级中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善于辞令,随机应变能力强。民国19年初任共青团福州市委书记,同年7月在厦门被捕,但未暴露身份,判刑一年后于第二年出狱...[详细]

陈公荣 [元][公元1219年-1282年]

  • 陈公荣(1219~1282) 陈公荣,字子华,江田人,年轻时入太学,宋末战乱,回乡隐居。德祐二年(1276)二月,元兵攻入南宋都城临安,俘宋恭帝。公荣闻讯,倾家产募兵抗元,共集义兵千余人。同年五月,益王赵昰即帝位于福州,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公荣带兵谒文丞相,文天祥荐授福清知县。  ...[详细]

程培才 [公元1909年-1947年]

  • 程培才,又名华磊,字善之,宣统元年(1909年)生,平湖乔西人。幼年读私塾数年,年稍长立志研习科技,振兴实业,前往上海参观美国人经营的发电厂及其机械设备。潜心学习发电机械原理和操作技能,历时一年。民国27年(1938年)回乡与志同者集资在离平湖1公里许的岩角地方,为古田农村首建河床引水式水电站1...[详细]

鄢承渠 [公元1938年-1982年]

  • 鄢承渠 福建省永泰县大洋乡凤阳村人,生于民国27年(1938年)。民国37年,随全家迁居南平东坑乡后谷村,以砍柴烧炭和种菜为业。 新中国成立后,鄢承渠家分到田地,一家人精耕细作,生活逐渐好转,鄢承渠也成为农业生产上一名能手,当选为生产队长,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年,南平...[详细]

程树德 [公元1876年-1944年]

  • 程树德(1877—1944),字郁庭,福建闽县人。曾获举人功名,后留学于日本,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法律科。回国后,通过留学生授职考试,赐予法政科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1909年)。其后,他历任国史馆协修、法典编纂会纂修、福建法政学堂教务长、留美生考试襄校官、法官考试襄校官、国务院法制局参事和帮办...[详细]

陈光纯 [公元1853年-1924年]

  • 陈光纯(1853~1924年) 陈光纯,南安梅山蓝园(今新蓝村)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生。幼年随父旅居菲律宾马尼拉,后继承父业,逐步发展成为马尼拉著名华侨富商。创办马尼拉华侨小学。 光纯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极力主张发展实业和教育、科学以救国救民。孙中山在南洋宣传民主革命时,他积极...[详细]

陈冠三 [公元1904年-1991年]

  • 陈冠三(1904~1991年) 建阳徐市镇北岸村人。8岁入私塾,后毕业于建阳县立高等小学,民国7年(1918年)考入福建省立第五中学(校址在建瓯)。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休学1年。民国9年参加抗日救亡闽北六邑学生联合会,回建阳设办事处,组织学生抓捕日商跑腿王章甫游街示众。民国11年在省立五中毕...[详细]

陈桂琛 [公元1889年-1944年]

  • 陈桂琛(1889~1944年),字丹初,号漱石,别署靖山小稳。厦门人。幼承庭训,敏笃好学。民国元年(1912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官立福建师范数学科。历任福建省立思明中学、厦门师范甲种工业学校、厦门同文书院等校教员、主任、教务委员和上海泉漳中学校长等职。还曾独资创办厦门励志女校并任校长(后励志女...[详细]

陈桂昌 [公元1920年-1982年]

  • 陈桂昌,曹溪乡中甲村人,民国9年(1920)3月生。民国23年参加地方游击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八团任侦察员、副班长。 民国27年在新四军军部教导营学习,毕业后在新四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孟良崮、淮海...[详细]

陈贵芳 [公元1918年-1986年]

  • 陈贵芳(1918~1986年),又名陈牯老,化名练俊、叶新明,福建政和人,民国7年(1918年)生于东平镇高山村贫苦农家,父亲陈机水和四个叔叔先后参加中国共产党,祖母和母亲也从事“地下”通讯联络。 民国22年5月,贵芳由共产党员杨则仕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8月,以凤池村为中心的建(瓯...[详细]

陈桂明 [清]

  • 陈桂明,字金镛,清上杭太平里(今旧县乡)人。光绪年间在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任北洋海军管带,后擢升游击。陈治军号令严明,训练有方,能体恤士卒,深得士兵拥戴,所领导的舰队作战勇猛,成为海军中的一支劲旅。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之战中,他率舰在鸭绿江与日舰作战,身先士卒,竭力督战。初曾...[详细]

陈国华 [公元1904年-1928年]

  • 陈国华(1904~1928年) 陈国华,又名朝全,漳平县中甲上郭畲村(1942年划属龙岩)人。他在龙岩溪南登高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龙岩第九中学读书,参加邓子恢、陈明等人发起组织的“奇山书社”和《岩声报》活动,思想进步。1924年(民国13年)他转学到厦门集美师范。时值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详细]

陈国辉 [公元1897年-1932年]

  • 陈国辉(1897~1932年),南安县溪头镇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898)生。为闽南著匪,后被收编,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独立团团长。民国16年(1927)秋奉“-、防共”指令,率部进驻龙岩。 陈国辉抵岩后,大举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收留南靖著匪吴虎、李雄等,网罗地方土豪劣绅林尚轩、刘烈波等,分...[详细]

陈国清 [公元1908年-1980年]

  • 陈国清(1908~1980) 陈国清,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荆溪乡光明村。父陈秀琛在香港经商。国清幼时在乡中念私塾。民国11年(1922)陈秀琛在福州仓前山岭后望耕里盖楼房,全家迁到仓山定居,他也于同年进福州英华书院就读。民国17年从英华书院毕业,翌年考进燕京...[详细]

陈国仕

  • 陈国仕,字谷似,号璧堂,清咸丰三年(1858)生于南安千金庙临沶村(今金淘镇艺林村)。父步蟾,咸丰五年优贡,掌教丰州书院。有兄弟七人,国仕排行第六,长兄国试,咸丰五年优贡,署理漳州府学教授兼龙溪、漳浦教谕,因两代掌教,家中藏书丰富,据其家谱记载,收有书籍文物共14橱,藏书二万余册。 国仕幼受...[详细]

陈国正 [公元1921年-1949年]

  • 陈国正(1921~1949年),尤溪县汤川岭头村人。 陈国正出生在汤川岭头东门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在他还未满月的时候,母亲就告别人间。他的父亲陈庆山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11岁时,陈国正入村私塾学习,聪明伶俐,成绩优良,很受陈位和、蒋书步2位老师的喜爱。 民国36年...[详细]

程庄贞 [公元1881年-1963年]

  • 程庄贞(1881~1963年),女,罗源县人。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于县城李园坂一书香门第,从小熟读经史诗文。18岁与游裕玑结婚,婚后协助其夫设塾教读。不久夫逝,遗下一女相依为命。 民国6年(1917年),庄贞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毅然携女联袂赴榕,母女同窗就读于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