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润 [公元1916年-1988年]

  • 陈德润(1916~1988年),原籍厦门灌口陈井村(今属厦门市集美区),出生于缅甸仰光。3岁丧父,依靠母亲替人做针线活及为人浆洗衣服度日。童年时代就读于仰光中华学校,后因家贫无法升学,就在周裕元的私塾学古文,并经常向从国内来的知识分子和在仰光办文化促进社书店的林环岛求教。民国19年(1930年)...[详细]

陈德旺 [公元1907年-1934年]

  • 陈德旺,贡川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粗识文字,以泥水匠为生,家庭贫穷,其妻早逝。他个性谦和,与人为善,民国23年(1934年)间任贡川农会主席。 邓纯馄,贡川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生,小学文化,家贫无固定职业,曾任私塾教师。他天资聪颖,临危不惧。民国23年任贡...[详细]

陈德先 [清][公元1806年-1853年]

  • 陈德先,字慎初,自号峭夫,柘洋湄洋村人,清嘉庆十一年(1806)出生。道光十三年(1843)中举人。中举后,不愿交官结吏,潜心研究经学,专治汉代孔、郑所注《易经》,精于《小学》。 后受同年举人山西省洪洞知县陈贯甫之聘,主持洪洞县玉峰书院。他订立学规,以明经学、正文体、端士习为要务,跟从学习的...[详细]

陈吊眼 [元][公元1250年-1282年,福建抗元首领]

  • 陈吊眼(1250~1282年),又名陈大举,宋末二都白叶峒人(太平镇白叶村)。家世业农,母早逝。吊眼从小吃苦耐劳,15岁起,每年农闲均随父远出闽赣山区贩盐为生。17岁时,其父因率众抗粮,击杀衙役而外出逃亡。从此,吊眼和吊花兄妹相依为命,在高租重税的盘剥下过活。苦难生活使陈吊眼养成豪侠性格和练就一...[详细]

陈定波 [公元1925年-1949年]

  • 陈定波(1925~1949年) 陈定波,闽侯县远洋乡浦尾村(今福州郊区鼓山镇远西村)人。 民国30年(1941年),定波入“闽清国民师范”,一年后结业,到连江县丹阳小学教书。民国33年又到林森师范读本科二年级,因福州沦陷,随校北迁到沙县。定波在师范学校组织学术研究会,任主席,并创办级刊《...[详细]

陈定九 [清][公元1897年-1987年]

  • 陈定九,原名秉辉,字季煌,县城西街(今俊星街)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六日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殁后家道中落,在亲友资助下考进福州马尾海军学校。 民国14年(1925年)海校毕业,先后在海军“通济”、“安定”、“武胜”、“湖鹰”、“仁胜”、“楚谦”等舰艇任轮机副、轮机长等职。民...[详细]

陈泗东 [公元1924年-1994年]

  • 陈泗东(1924~1994年),字延颖,号幸园,曾用笔名史彤、思桐,泉州平水庙人,民国13年(1924年)生。父亲陈砥修,字仲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 陈泗东5岁入学。民国27年在私立泉州中学校(今泉州六中)初中毕业,进培元中学高中部;民国30年春进福建省立长汀中学,民国31年秋...[详细]

陈端柄 [公元1901年-1972年]

  • 陈端柄(1901~1972) 陈端柄,潭头镇泽里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自幼随父迁居上店村。民国10年(1921)端柄赴美国留学,习土木工程。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和芝加哥鲁尔大学。民国14年,获学士学位。后在纽约大学土木工程系当研究生。他半工半读,在芝加哥、纽约等地公司任工程师。民...[详细]

陈恶 [公元1934年-1956年]

  • 陈恶(1934.8~1956.3),东山县城关(今铜陵镇)人。1956年在鹰厦铁路建设工地上,为营救遇险的舵工而献身。 陈恶出生于一贫民家庭,6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他上山捡柴禾、下滩拖渔网、做童工杂活来帮助哥哥维持家庭生活。 195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东山岛后,他进一家打铁店当...[详细]

陈二妹 [公元1909年-1936年]

  • 陈二妹(1909~1936年),罗源县西兰乡岭头村人。民国20年(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宣传员、游击队长、区委委员等职。后被捕押送福州。“闽变”期间获释,由中共福州市委委派到连罗地区工作。民国23年初,陈任闽东工农红军第13独立团某连指导员,率队到丰余、守善一带开展工作,先在岭头协助陈顺...[详细]

陈番西 [公元1899年-1984年]

  • 陈番西(1899年—1984年),原籍安溪,后定居漳州(今芗城)。年轻时因家境贫困,刚满16岁就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谋生。在异邦,经乡亲介绍进泰升机器厂当学徒。在那里,他学会许多技术工艺,学会驾驶、修理汽车的技术。三年满师后,他当了司机,很快又升为机匠。民国16年回国定居在漳州,先后受聘...[详细]

陈凤仪 [公元1906年-1991年]

  • 陈凤仪(1906~1991年),惠安县后林乡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泉州培元中学毕业后,考进山东齐鲁大学医学系,民国22年(193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回泉州开设诊所。 抗日战争前后,泉州疫病流行,每逢四方民众求医,陈凤仪立即到患者家中看病,足迹遍及晋江、南安、惠安等县。由于...[详细]

陈福生 [公元1905年-1987年]

  • 陈福生(1905~1987年),福州人。民国20年(1931年)从美国芝加哥法学院留学回国,一度在南京美国大使馆任翻译工作。1951年8月起受聘任厦门大学外文系教授,长期任高年级的翻译、作文等课程。1978年以后开设研究生的《英语语法与修辞》、《汉译英研究》等课程。发表出版的译作有汉译英的关汉卿...[详细]

陈纲 [公元1899年-1925年]

  • 陈纲(1899~1925),又名芳瑶,字辅周,号绍尧,建宁县南乡高岭村人。父亲在崇安开茶厂,做生意。兄弟3人,陈居长。7岁进私塾,清宣统二年(1910)进宁化县安远高级小学读书,毕业后回到家里,挑水、砍柴、养马。善骑,能跃上无鞍的奔马。民国9年(1920)考入福州优级师范学校,次年与同乡友人张云...[详细]

陈刚中 [宋]

  • 陈刚中 字彦柔,宣德郎安道之子,祥道之侄。登建炎二年(1128)进士。刚中为人正直,敢于评论时事。绍兴初,宫授迪功郎,曾向皇上进言云:鉴于民力凋瘵,请求去掉冗员,并废除那些没有意义的繁琐礼节,以节省开支。后升任太府寺丞,常应诏建议,但所提的建议不合秦桧的心意。不久,胡铨因弹劾秦桧而贬谪昭州,...[详细]

程伯简 [明][?-1556年]

  • 程伯简(?~1556年),明福宁州劝儒乡望海里(今福鼎秦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月间,倭寇万余人入侵秦屿。大敌当前,他召集乡亲,号召众人协力作战,保卫家园。并编成作战队伍,组织人力,抢修城堡,选壮丁守前垛,弱者居后,妇女运石送饭,奋力御寇。寇攻城7日不能下,以云梯两部登城。伯简率众以...[详细]

程彩 [清]

  • 程彩(生卒年未详),漳浦县盘陀庵前(今盘陀镇割埔庵前村)人。程彩自幼务农,练就一身功夫,在民众中颇有威信。当时,闽南小刀会以厦门为活动中心,进行反清斗争,各地民众纷纷组会进行活动。漳浦县以程彩为首领,与东林人陈通水、下坑人陈珠培在盘陀组织小刀会,用“过香”的形式吸收会徒,会众多至1000多人。 ...[详细]

程朝章 [公元1916年-1977年]

  • 程朝章,长汀濯田洋赤人。生于民国五年(1916)。他小时在家牧牛、打柴,仅念过一年私塾,13岁学做香。民国十九年(1930)七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夏,在江西兴国高镇溪战斗中负伤。二十二年(1933年)任团部通讯员。 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月,程朝章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担...[详细]

陈箓 [公元1877年-1939年]

  • 陈箓 (1877~1939年) 字任先,号止室,闽县人,家居光禄坊。先入福建船政学堂、铁路总局附设矿化学堂。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毕业于武昌自强学堂,留校任法文班教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护送留学生赴德国,翌年入巴黎法律大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获法学士学位,...[详细]

陈耿 [公元1905年-1933年]

  • 陈耿(1905~1933),原名浩源,号硬石,崇安县程家洲人。家中有田产数十亩,茶山近百亩。父亲陈更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乡村医生,家境较富裕。 少年时期,陈耿在城村私塾读书,后到黄土的新学堂学习。“五四”运动时,就读于崇安高等小学。受进步思潮的影响,他迫切希望毕业之后走出偏僻山区,到外地寻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