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篪(1927~1978年) 陈篪,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 陈篪早年就学于福州英华中学预科和初中,因抗战,学校内迁,转学到昆明联大附中。民国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195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走出校门,先后任鞍山钢铁公司中心试验物理科科长、金属实验室主任、冶金部钢铁研究...[详细]
陈旸 (1068~1128) 字晋之,今云龙乡际上人,陈祥道之弟。绍圣贤良科进士,后世称陈贤良,累官顺昌军节度推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太常少卿、礼部侍郎、显谟阁待制。 旸精于乐律,所著《乐书》二百卷,为中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乐书》的内容:第一卷至第九十五卷,摘录《诗》、《礼》...[详细]
陈珦(?~742年),字朝佩,漳浦人,陈元光之子。自幼受学于别驾许天正,诗词文赋皆能,元光爱抚地说:“儿非戈戟士,乃台院秀儒也”。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举明经科,授翰林承旨直学士,当时武后称帝,他就上疏请求归养。 陈珦回家后,龙溪县令席宏聘请他主持乡校,他在松州开辟书院,与士民论说典故...[详细]
陈谟(生卒年未详),字以忠。陈酆之子。建中二年(781年)代理漳州刺史,理政之初与社会舆情不洽,州民曾拱璧等向观察使建言调换。朝议以柳少安调任漳州刺史,陈谟“以中郎将检校本州别驾”。柳少安到任后,曾偕同陈谟巡视龙溪县,认为龙溪县地处九龙江中下游,其北溪、西溪及南溪贯穿流域有着广阔的平原区(即今漳...[详细]
陈奂(1435~1504年),字朝美,号古愚,陈亹侄孙,祖陈翼,父陈贞。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初授工部都水司主事,管闸河。成化十九年(1483年),调工部屯田司主事。隔年,差往杭州监商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转工部虞衡司员外郎。隔年,转工部都水司员外郎,代行郎中事,总管北畿、山东...[详细]
陈亹(?~1478年),字尚勉,号梅庵,漳浦鉴湖(今佛昙大坑轧内)人。父陈天叙,字则夷,早年努力读书,先后向龙溪学者胡宗华和福州榜眼林志求教,学业成就后,回乡创办鸿江书院,教授乡里子弟。陈亹自幼承庭训,勤奋颖悟,博通经史,长成后出外求学,到长泰县拜进士唐泰为师,学业大进。永乐十八年(1420年)...[详细]
陈酆(?~779年),字有芑。陈元光孙、陈珦之子。天宝(742年至755年)中期,即殳伯梁任漳州刺史时,举秀才,授职辰州唐兴县(宋改宁远县)令。正要赴任,被漳州耆老朱兴家、余拱辰等数百人挽留;朱、余等耆老赶赴宫阙,“陈奏谓酆通达国体,历练事情,愿得为本州刺史。”得到朝廷批准,授朝散大夫、中郎将、...[详细]
陈戬,(③清康熙《松溪县志》卷之九《人物志》有传。)字仲休,松溪县城关人。南宋抗金护驾名臣。宋元丰七年(1084)出生, 大观三年(1109)进士。初任怀州司理时,对属县解送的一名被诬为“剧盗”的犯人认真复审,查出冤情,不畏权势,秉公断案。郡守赏识他精明的才干,把许多疑难大案都交给他办。后升...[详细]
陈僖(生卒年未详),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开元年间随其父长乐县县令居长乐。其父秩满后迁居福唐(今福清市)。陈僖为人爱仁好义,襟怀坦荡,四方豪杰,聚集门下,时称“门有敢死之士”,为闽中豪族。当时闽侯有自立为王的意图,欲招纳他共为谋划。他不愿参与其事,便私下建造船只,在夜间率领整个家族渡海,避居泉...[详细]
陈麟 字梦兆,南平人,后迁居沙县城关。宋大观三年(1110年)进士,任闽县知县。当时有人说神仙要降临天庆观,郡守认为很神奇。要将这消息禀告朝廷。陈麟坚决不同意,郡守大怒,其他官员都很害怕,陈麟不为所动,不慌不忙地说:“皇上即使可以欺骗,上天也不能够欺骗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下来了。有个有钱...[详细]
陈瓒(1881~?),号少倪,晚年自署寿石轩主。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于福鼎桐山。 陈瓒少时家贫,发愤苦学,终日绘画不辍,画艺渐进。年十三即卖画养母。长大后,钦羡元代名画家倪云林为人,山水画独宗之,自号“少倪”。他擅长用“折带皴”法作山水,潇洒出尘,为世所重。而人物画则师宗清代名画家任伯...[详细]
陈宓,字师复,一作思复,号复斋,莆田人。约生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父陈俊卿,孝宗时丞相。陈宓早岁拜理学大师朱熹为师,又拜著名学者黄斡为师。受父荫,历任泉州南安盐税、主管南外睦宗院等职。 嘉定三年(1210),陈宓任安溪知县。他看到这里地僻无药,居民信巫尚鬼,便于这年冬,在县衙大门边设...[详细]
陈铮,又名瑞金,字铁卿。安溪县金谷乡溪榜村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缅甸仰光,曾就读于“两广师范”。三十三年,随父回归故里东溪乡。宣统元年(1909),受聘任本乡龙坑角落塾师。 民国7年(1918),民军兴起,互争霸权,时路荇人洪随绑架陈铮一堂亲,0巨款。陈铮甚为气愤,邀集青壮多人,...[详细]
陈嘏,生卒年不详,字锡之,黄田铺报劬山下(时未置县,系属晋江县,今黄塘乡)人。 嘏自幼天资聪颖,少勤奋好学,长于辞赋,兼善书法,所书篆隶,尤为人们所喜爱。 唐开成三年(838年),陈嘏前往京城应试,三场连捷,中戊午科进士。为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境内的第一位金榜题名的士子,也是境内第一位入仕的...[详细]
陈琨 (1905~1930年) 陈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又名玉成,字琢余。山霞乡山尾村人。父陈乃英是塾师,兼业中医师。母李盏,温厚贤淑,善理家务。陈琨5岁时,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责督甚严。陈琨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为邻里所称赞。稍长,其父送他就读于后张张焕堂及涂寨、辋川、下社...[详细]
陈侃 (生卒年不详) 字邦直,沙县人。监生出身,任潮州府推官。潮州临海,原有云步堤挡住海潮,后遇台风,狂浪将大堤冲垮,方圆几百里的土地全部被淹。当地百姓多次想修复大堤,因潮水太大,均告失败。陈侃设法先用铁块沉下水底来镇住水势,然后垒石砌堤,一年后大功告成。百姓又在受灾的地方盖房从事耕种,...[详细]
陈愫,字素心,建宁城关人。清顺治五年(1648)拔贡,八年(1651)举人。康熙五年(1666)任陕西咸阳县令。到任后,将那些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规章一概删除。并多次捐献薪俸倡建学校、桥梁等公共设施;采取措施鼓励农民耕种,积极发展教育;在任3年,政绩显著。病死于任上。 ...[详细]
陈百弓(1906~1941年),名发铿,号伯恭(后改名百弓),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原籍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四大王村,后迁居福鼎县前岐。百弓自幼聪颖,8岁进私塾,后就读岐阳小学、桐山育仁小学。民国12年(1923年)考入福建省立第二中学。 民国22年,共产党人王宏文出任前岐小学校长...[详细]
陈邦辉,松吉乡官江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六月生,民国27年(1938年)7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8月任福州柴井医院医师。民国26年7月,为抗日赴滇缅公路前线,在中缅运输局属下的楚雄诊所当医师,历时3年。其后转至四川三溪厂任主任医师。民国36年1月回闽任福州海港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