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惟 (1932~) 福建龙岩人。中共党员。1948年肄业于福建省立龙岩高级农校农业经济系。1949年9月参加解放军,历任闽粤赣边纵队政治部文工团团员,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图书工作员,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参谋,东北农垦总局850总场宣传干事、文工队长,《东北农垦报》记者,福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干...[详细]
章武 (1942~) 原名陈章武。福建莆田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福建文学》、副主编,《台港文学选刊》副主编,仙游县副县长,福建省文联秘书长、-书记、副主席,福建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福建省作协、文联顾问。198...[详细]
游击队的好后勤 张溪兜原名秋玉,龙岩东肖镇溪兜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出生35天就被送后田村张三姑家当“等郎妹”,村人称之“溪兜仔”。1927年秋冬间,邓子恢、郭滴人经常到后田村进行革命活动、办平民夜校,张溪兜是夜校的第一个女学员。后来成立秘密农会,她又是第一个女会员,积极参加“...[详细]
赵家欣 (1915~2014.9.9) 福建厦门人。民盟成员。中学学历。1935年后历任厦门《星光日报》记者,香港《星岛日报》特派记者,上饶《前线通讯社》主任,永安《现代青年》月刊主编,福建省政府编译室,《福建时报》总、社长,《新闽日报》总。民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民盟福州市委会名誉主委,福建...[详细]
郑伯农 (1937~) 福建长乐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师,中央戏剧学院兼职教师,文化部政策研究室干部,中国文联研究室理论组组长、研究室负责人,《文艺理论与批评》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协党组成员、《文艺报》总。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名...[详细]
郑朝宗 (1912~1998) 笔名-。福建福州人。民盟成员。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历任北平师大教务处秘书,中学教师,厦门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生,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福建省文联副主任,厦门市文联主任。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详细]
郑忾辰(1876~1953年),原名德元,号慨尘,福清县人。24岁中秀才,后东渡日本留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东京首批参加同盟会,从此终生追随孙中山,忠贞不渝。回国后,从事革命活动,随郑祖荫等在福州成立社团、创办学校,还在福清创办铺前学堂,以教育掩护革命。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详细]
郑公盾 (1918~1991) 原名郑能瑞。福建长乐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广西大学政治系、协和大学历史系,1949年又毕业于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生。历任杭州第一中学校长,杭州市文教厅研究室主任,《学习》杂志部负责人,《红旗》杂志文艺组组长,科普出版社总,研究员。194...[详细]
郑国贤 (1958~) 笔名郑谷、苏谷。福建莆田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莆田地区理论大专班。历任莆田县北高公社干部,县人事局干事,忠门乡副乡长,湄洲日报社记者、、专刊部主任、总编助理,莆田市文联专职副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报告文学散...[详细]
郑金铸 (1959~) 笔名:擎柱。福建莆田人。自学大学文化。1990年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历任助理记者、中级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正教授级)。现任《湄洲日报》社副社长、党委委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福建莆田市科普作协副主席。 ...[详细]
郑民钦 (1946~) 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专业。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处长,中日友好协会副秘书长,日本庆应大学访问研究员,北方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郑敏 (1920~) 笔名晓鸣。女。福建福州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48年到美国布朗大学留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寻觅集》...[详细]
郑清为 (1934~) 福建仙游人。中学毕业,业余自修至大学中文系结业。17岁入伍,任过文书、秘书、记者、办事处主任,现为莆田市作协副主席,仙游县作协主席,《仙游文学》主编,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事,枫亭文化研究会会长,县(市)文联委员等。先后在海内外发表诗文100多万字。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详细]
郑其岳 (1953~) 原名郑奇岳,笔名关月。福建永春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永春县文联副主席、文体局副局长、广电局副局长。县优秀拔尖人才。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望你一眼》、《第三只眼睛》、《点击夜...[详细]
郑效洵 (1907~1999) 笔名孝嵩、郑岱。福建闽侯人。中共党员,民进成员。1929年肄业于北京大学。1937年后历任外国文学翻译、教师、,三联书店及人民文学出版社主任、副总、学术顾问,编审。北京图书馆图书资料采选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全国第五、六届政协委员、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详细]
游击队的老交通员 郑笑妹,福清阳下镇西郑村人,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1906年8月15日)。家贫,16岁出嫁到音西埕底下村一贫农家庭。不久,丈夫因贫病逝世,遂招赘雇农曾吓姆为夫婿。 1932年冬,笑妹夫妇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农-动,组织秘密农会,发展10多位贫苦农民参加革命...[详细]
坚强的妇联干部 郑秀宝,又名林秋萤、黄毓秀,晋江安海镇人,1924年3月生。父亲郑士美为旅居菲律宾华侨,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国。1938年,秀宝参加学校组织的抗日宣传演出,慰问受伤的抗日士兵,小学毕业后入安海养正中学。 1940年秋,秀宝应聘到灵水进化初级小学任教并主持校务,同时,积极参加...[详细]
贞献皇后,姓萧,福建人,约生于唐贞元十六年(800年)。幼时因家遭离乱,没入宫廷,她只记得自己是闽人,父母已丧,有一幼弟。16岁时服侍建安王李恒,生子李昂,后被册封为妃。长庆元年(821年),李恒即位,是为穆宗。大和元年(827年),文宗李昂即位,尊她为皇太后。文宗以母族鲜亲,下诏闽地官员,寻求...[详细]
钟妹子 汉剧艺术家 钟妹子,原名熙懿,艺名钟妹子,上杭人,清光绪三年(1877年)生于县城(今临江镇新生巷)。她从小随父以做豆腐为生。13岁被卖给永定县汉剧班主为养女,专门学演汉剧。由于学习专一,天资聪慧,刻苦练艺,又能虚心求教,练得扎实的基本功,尤以嗓音清亮、圆润、柔软、优美而蜚声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