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修己 (1935~) 福建福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文学主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编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第三版)》、《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第...[详细]
黄衣青 (1914~) 原名黄懿青,笔名绮心、怡青。女。福建仙游人。中共党员。1936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文学系。曾留学日本,为《儿童晨报》撰稿。历任桂林中山纪念小学、香山慈幼师范教师,中华书局《小朋友》,少年儿童出版社《小朋友》主编、室主任,编审。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详细]
黄玉石 (1955~) 福建莆田人。1972年毕业于莆田三中。1982年开始以农民身份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和长篇小说创作,1990年被录用为国家干部,历任莆田市文联创作员,市文学创作室专业作家,涵江区国欢镇副镇长,市文学创作室主任、市文学院院长。莆田县第八届政协委员,福建省作协第三、四届理事。1...[详细]
黄展鹏 (1932~) 笔名展鹏、谷雨等。福建泉州人。中共党员。1948年就读于香港华侨大学,1950年毕业于南方大学。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干部,交通部广州区港务管理局局长室秘书,政治部宣传科负责人,中央高级党校短训班学员,广州市委讲师团理论教师,《珠江》杂志,《广州日报》理论部副主任,广州...[详细]
黄征辉 (1955~) 笔名田军。福建连城人。1976年毕业于龙岩师范,同年参加工作。先后任小学、中学教师,县委报道组新闻干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闽西日报》副刊部主任,闽西作协副主席,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客座副教授。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走月亮》、《秋...[详细]
江阿仗,平和县大溪江寨旧楼大厝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父江阿角、兄江国思,均以卖艺行医为生,为拳术世家。其父兄为人侠义,喜抱不平。阿仗自幼受父兄熏陶,精通武术,常随父兄往来于闽粤之间。20岁,嫁给大溪新荣村曾坑社陈财道为妻。 阿仗人品清秀,平易无矫饰,能言善辩,会说闽南话、客...[详细]
江采芹,莆田(今福建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人。 唐玄宗时梅妃江采萍之弟,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在“安史之乱”中,梅妃投井自尽。玄宗逃去四川回京后,找到她的遗体,隆重地以妃礼葬之。传说后来她的弟弟江采芹奏请归葬故乡,葬地就处江家祖坟。浦口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详细]
江全,闽县(今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明朝初年。少时淑慧,知书达理。后嫁与郑琚。郑琚早逝,江全守节。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诏选识字节妇到内府任职,地方官推荐江全入朝,授女府内品,赐名日全,掌管金银各库。不久,她上疏诉说思念儿女年幼。明太祖朱元璋遣使带其家属到京,赐官房居住。洪武三十...[详细]
江源嫂,生年不详,未知其名,是海澄县(今龙海县)珠浦村江源的妻子。 江源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为人慷慨豪爽。江源嫂的父亲在海澄卖艺为生,既同情他的遭遇,更喜爱他的为人,因而收江源为徒弟,并把女儿许配给他。江源嫂伴随江源走遍龙溪、海澄、漳浦各地,协助江源到处设馆收徒授艺。同安黄得美也拜江源夫妇为...[详细]
曾焕乾,1920年6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平潭县中楼乡坪楼村农家。7岁半进学堂式的私塾念书。 1936年秋,曾焕乾考进福州私立英华中学,积极参加地下党创办的夜校与《萤火》刊物宣传抗日救亡的活动。不久加入沈钧儒、邹韬奋创立于上海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将“救、救、救中国”的歌声响遍校园。1940年...[详细]
宁死不屈的交通员 金维娇,福鼎县贯岭乡牛角垅村人。1913年出生于穷苦农家,6岁起就为家里打草喂猪,7岁时与高滩村的蔡宗竹定下“娃娃亲”,17岁嫁到蔡家,依然过着清贫生活。 1935年,中共瑞平泰中心县委书记郑丹甫、福鼎县委书记林辉山等在高滩村秘密进行抗租抗债和“打土豪、分田地,建...[详细]
地下党的坚强战士 柯海燕,原名久香,乳名阿仔,曾化名苏淑英、小蔡,屏南县人,1928年出生于柏源村。 柯海燕早年丧父,7岁入柏源短期小学读书。1939年,在大舅父资助下入古田县平湖私立育英小学插班读四年级。1940年,中共地下党以育英小学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柯海燕积极参加党组织领...[详细]
张云天,又名张寓进,1910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职员家庭。7岁入乡村私塾读书,1923年肄业于福州培元小学。在校期间,他学习勤奋,写得一手工整的柳体楷书。1926年秋,他考入福州英华中学,入校不久,参加了该校反基督教奴化教育活动。一年之后,他转学到新时代中学(以后称光复中学)继续投入反基...[详细]
特殊教育的好园丁 雷静贞,原名雷雪花,畲族,古田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临水(今大桥镇)梅坪村农民家庭。 雷静贞1916年进古田县教会办的毓青小学就读,毕业后升入毓馨女子中学,又以优异成绩考取该校师范班。1926年,雷静贞女师毕业,先后就教于中村小学和隆德洋教会小学。19...[详细]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生于福州。梁家世代书香,其叔梁上国为乾隆四十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卿。梁章钜自幼颖悟,6岁随父读书,9岁学诗文,14岁入鳌峰书院,受山长郑光策“经邦济世”思想影响甚深。梁章钜15岁中举人,嘉庆七年(1802年)成进...[详细]
惠利夫人俗名莘七娘,五代时人,落籍明溪,生卒年不详。莘七娘少时知文达理,且通医术,后随丈夫征战,转战至明溪雪峰镇(今城关镇)时,丈夫不幸病亡,她寄居该地,陪伴丈夫亡灵。当时,明溪贫困落后,她为民众治病,死后亦葬在明溪。 南宋时,有一位过客在明溪巡检司驿馆借宿,馆边正是七娘葬处,他有感于莘七娘...[详细]
郑家玄(1916-1948),乳名郑纯钩,化名王芸生、海秋、山猗等,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人。1916年11月11日出生于一个店员家庭,1931年由晋江养正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泉州昭昧国学专修学校,在校期间接触进步思想,开始创作鞭挞国民党黑暗社会的文艺作品。1940年参加晋江县二区抗敌剧团,积极开展抗...[详细]
廖海涛(1903~1941),福建省上杭县人。烈士。民国18年(1929年),他参加著名的上杭人民武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杭(上杭)代(代英)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民国23年10月,他任闽西南红军第七支队政治委员。主力红军长征后,他领导杭代地区党政干部和游击队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粉...[详细]
李春烨(1571-1637)明末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泰宁城郊际溪村人(一说泰宁城西放坑尾村人)字侯质,号二白。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16岁的李春烨中秀才,36岁时考中举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 人物生平 春烨登第后,被选任行人司行人,专受皇帝差遣。曾奉诏存问楚王、岷王,再奉节祭葬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