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翰 [明][公元1565年-1637年]

  • 郭维翰(1565~1637)乳名宪,字屏叔,号钟西,又号笋霞。德化县城西世科人。生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农历五月初七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庚子科乡试中第24名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会试登副榜第三。历任江西临江府推官,广西庆远府、江苏扬州府同知,升四川岷府④左长史,朝列奉...[详细]

何去非 [宋]

  • 何去非,字正通,北宋浦城(今福建省浦城)人。 何去非喜谈兵学,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被任命为右班殿直、武学教授,不久升任武学博士。而且善于做文,颇受苏轼赏识。 ...[详细]

洪承畴 [明][公元1593年-1665年,中国古代十大谋士,中国智商最高的十个人,清朝兵部尚书]

  •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别名洪彦演、洪亨九,明末清初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太傅、少师等职位。洪承畴曾经围剿明末农民起义军有功、建议清朝采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稳定南方;降清后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清军占领江南后,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建议统治集团也...[详细]

侯建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侯建国 (1959~ ),1959年10月生于福建平潭,祖籍福建福清市,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理化科学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 俞昌旋(1941-),归侨,福建福清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详细]

华喦 [清][公元1682年-1756年]

  • 华喦 (1682~1756) 中国清代画家。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福建上杭人。出身贫寒,曾当过造纸作坊学徒,自幼习画,勤奋好学,因为华氏祠堂画 壁画 遭乡绅反对而离家出走,后刻苦读书,研习书画。曾赴北京,经召试被授县丞之职,后去职南下,往来于杭州、扬州之间。擅花鸟、人物、山水,其花鸟初师 恽寿平 ...[详细]

黄钺 [明][公元1565年-1643年]

  • 黄钺(1565~1643)祖籍福建莆田黄石金墩人。字长白又字赓材,号钟山伯度,行瑞八。亲父黄故仁有侠士之风(《历代文武状元》第430页与福建莆田金墩黄氏祖谱记载相符),祖父黄卷寓麻城明嘉靖八年进士锦衣卫南京一等侍卫,曾祖父黄札,曾祖母浙江慈溪冯氏月娘。高祖南京江宁府下关金墩黄凤鸣;高祖伯西门镇武...[详细]

黄春育

  • 黄春育 号云心。福建德化葛坑下玲人。福建晋江专区(今泉州市)医士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德化县医院五官科组建者。历任晋江专区第二医院(原惠世医院,今泉州市第二医院)五官科医士,德化县医院五官科医师、主治医师、行政副主任。泉州市地区五官科名医生之一,尤擅眼科。德化县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泉...[详细]

黄道周 [明][公元1585年-1646年,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

  • 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号石斋。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出生于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深井村。父亲黄嘉卿,涉猎书史;母亲陈氏,也通经史。黄道周8岁勤勉嗜学,10岁能写古文词,14岁到广东博罗拜访翰林韩日缵,遍览韩家藏书,游览博罗诸名胜,写《罗浮山赋》,挥笔立就,被称为“闽...[详细]

黄公度 [宋][公元1109年-1156年,宋朝词人]

  • 黄公度(1109-1156) 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其咏梅词有好几首,盖是欣羡梅傲雪凌霜之高洁品性故也。公度作品多运用朴词造感人之深境,可谓深得“词浅意深”之妙,艺术造诣很高。代表作有《菩萨...[详细]

黄裳 [宋][公元1044年-1130年]

  • 黄裳(1044-1130),字冕仲,一字道夫,南剑州剑浦县(今南平市)人,生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幼有大志,博学多才,精于礼经。元丰五年(1084),考中状元。历任越州签判、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大宗正丞、尚书考功员外郎、太常少卿。徽宗时,请求外放。后任颖昌知府等地方官。政和年间(111...[详细]

黄慎 [清][公元1687年-1770年,扬州八怪]

  • 黄慎,原名盛,字公懋、恭寿,号瘿瓢山人、东海布衣,宁化人,清初著名画家,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 14岁时,父亲客死湖南,两妹相继夭折,家境十分穷困,为生计,母亲命其学画,为人写真。16岁时,离家从师,他勤奋苦学,悉心钻研,画艺日进。 康熙五十八年黄慎33岁,离家远游,行走于福建、...[详细]

黄宪文 [清][公元1676年-1735年]

  • 黄宪文(1676~1735)又名承琏,字元美,号简亭。清康熙十五年农历四月廿四日生。岁贡,考授司训。黄守仁,又名卜铨,字孚品,一字纯夫,号静山,监生,黄宪文长子。黄好仁,又名卜錀,字孚选,号知园,庠生,黄宪文第五子。他们的故乡水口,古为德化县东部重镇,有“水口关”,为通永泰县至省城福州通衢。其地...[详细]

黄宗仁 [清][公元1694年-1782年]

  • 黄守仁(1694~1782)黄宪文长子。太学生。生于清康熙卅三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他幼承庭训,聪明好学,因家学渊源,广览群书,博古通今,其才华学识文章屡次受知于府州县,然竟不遇于院试。后捐纳监生人乡闱,房考荐为文经,经、纬、史诸课艺被选编刊出,为士林所称誉。 黄守仁通经史,工吟咏,好山水,隐湖...[详细]

黄祖舜 [宋][公元1100年-1165年,宋朝宰相]

  • 黄祖舜(1100-1165)字继道,晚号巩溪宫人。南宋福建福清(今属福州南日岛)平南里大壤人,祖尧弟,被称为巩溪枢相之族。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累迁权刑部侍郎,进《论语讲义》,荐李宝智勇双全。兼权给事中,请限制勋臣家兵员额。秦喜死,论其预父桧阴谋,不宜赠太傅。绍兴三十一年(1161),为同...[详细]

胡宏 [宋][公元1105年-1161年,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崇安籍溪(今上梅乡)人,胡安国之次子。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15岁写《论语说》,编《程氏雅言》。其父胡安国怕他刚愎自用,向他讲授自著的《通鉴举要》一书。其后入太学,从师杨时、侯仲良(杨、侯为二程再传子弟)。在胡安国诸子中,他“伟抱卓识,自许尤为不偶,其学术亦...[详细]

惠崇 [宋][公元1040年-?]

  • 僧惠崇(1040年~?) 宋建阳人,名诗僧、画家。北宋以诗著名的僧侣有9人,今存其诗作《北宋九僧诗》,其中惠崇尤多佳句,为九位诗僧中最杰出的一个。宰相寇准请惠崇到自家花园赛诗,抓阉分题。惠崇拈得“池上鹭月”的题目,于是绕行池径,默默地苦心思索,忽然用两指指向天空,微笑地说:“已得之,已得之,...[详细]

胡令能 [唐]

  • 胡令能,莆田隐者,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小儿垂钓》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详细]

胡琼琪 [公元1937年-1958年]

  • 胡琼琪(1937~1958) 福建安溪蓬莱龙居人。生于民国26年(1937),一代良师,为拯救落水学生而献出自己年仅22岁宝贵生命的烈士。生前为德化县实验小学教师。有同胞兄弟5人,他居幼。从小过继于姑母胡静卿为嗣子,从养母姓(养父姓蔡,福州人,医生),随养父母生活于福建顺昌,由养父母抚育长成。...[详细]

胡也频 [公元1903年-1931年,左联五烈士]

  • 胡也频(1903~1931.2.7)福建福州人。幼年当过学徒工,后曾入海军学校学习。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北京任《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春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学活动,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科学的书籍。1930年春到济南省立高中教书,并进行革命宣传,组织学生成立“文学会”...[详细]

江启泰 [公元1904年-1944年]

  • 江启泰(1904~1944) 又名少康,讳信和。福建德化水口祥光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农历五月廿四日。民国时期留美硕士。中华民族爱国志士。 江启泰出生于偏僻山区。父江允坦,字元平,清末民初农村知识分子,信奉基督教,后为传教士;一生于德化城关、上涌等地传教。由于接触西方文化,重视教育,对子女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