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鼎(1918-1939),原名庄孝鼎,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6年毕业于福州三一中学,随后从事小学教师工作。1938年7月赴延安考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底随总校挺进敌后,辗转行军二千五百里,表现优异,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行政上也受到嘉奖。同年11...[详细]
庄果同志1912年2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25年至1933年先后在北京励志中学、厦门集美中学、福州英华高中读书;1934年至1937年夏先后在上海持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学习;1937年夏至1937年10月在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任助理员;1937年11月至1938年9月先后任青年救国团汉口区团...[详细]
庄来富(1906-1949),福建省沙县富口乡岩地村人。1906年12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参加革命斗争,时任闽浙赣边区闽北游击支队沙县大队战士,参加了南顺瓯(南平、顺昌、建瓯)游击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1949年3月19日在富口堆积坑上坪村执行任务时遭受国民党...[详细]
朱崇实,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54年12月生于福建建瓯人,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1973——1976,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福建建阳中(土布)大队知青;1976——1978,福建省建阳县委党校教师;1978——1982,厦门大学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1985,厦门大...[详细]
朱传钻(1923-1949),福建省闽清县金沙乡古洋村人。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州路过古洋,朱传钻积极报名参加随军支前民工队,随同人民解放军南下参加解放福州的战斗。1949年8月12日在过五丰桥时,为保护军需物资失足跌落溪中。时值山洪暴发,溪流湍急,朱传钻被溪流卷走,不幸牺牲。...[详细]
朱敬锐(1901-1938),福建省罗源县霍口乡徐坪村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战士,参加了闽东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三支队六团警卫-士。1938年3月在随军北上途中失踪。1958年7月4日人民政府追认朱敬锐为革命烈士。...[详细]
卓和娇(1903-1938),福建省罗源县中房乡松洋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战士,参加了闽东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时任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副班长。1938年在东进苏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中牺牲。...[详细]
卓文升(1903-1933),福建省上杭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任乡苏维埃政府文书,同年6月调上杭赤卫队第13大队任文书,1931年10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7师,任二团二连文书。1932年5月任红12军35师103团二连政治指导员,后升任团政治委...[详细]
朱天贵 (?—1683) 清福建莆田人,字尊士。初为郑经将。康熙十九年(1680),以所部二万人降清,授平阳总兵。从施琅攻澎湖,以十二舟攻战,中飞炮,阵亡。曾太子少保。...[详细]
朱天河(1922-1949),福建省漳平县西园乡遂林村人。1949年6月参加革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四团5营18-士,参加了第一次解放漳平县城的战斗。此后不久,南逃的国民党溃军进入漳平,朱天河随部转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1949年8月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在敌人的酷刑折磨下壮烈...[详细]
朱有约(1915-1938),福建省福鼎县点头镇山柘村人。入伍后任鼎泰(福鼎、泰顺)红军游击队战士、红军挺进师战士,参加了闽淅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三营战士。1938年北上安徽后失去音讯。...[详细]
蔡沆(1159~1237)字复之,号复斋居士,建阳(今属福建)人。 蔡元定次子。六岁从父命出继表伯虞英为嗣,更名知方,自幼聪明,丰资俊雅,举动端严,幼遵父训,长从朱熹。淳熙四年(1187)乡贡知贵溪县事,参部升授文林郎,两浙运干。妣李氏,无嗣;继妣陈氏,生三子,楠、栏、梓,庆元三年(1197...[详细]
蔡格(1183~1246)字伯至,号素轩,建阳(今属福建)人。 蔡渊长子。生于淳熙十年,卒于淳祐十二年。生而颖悟,博览诸经,行高而德厚,学足而望隆,与模、杭、权兄弟自相师友,教诸子侄必遵家庭心学之训。抵邪卫道,与学者讲尽心知性之章,以力抵之,著《至书》以警人,作《广仁》以自励。躬耕不仕,毅然...[详细]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成。” 师事朱熹 蔡沈幼承家学,稍长,师事朱熹于白鹿洞书院,为朱熹晚...[详细]
蔡权(1195~1257)字仲平,号静轩,蔡沈第三子,蔡氏九儒第四代,生于庆元元年,卒于宝佑五年,寿62岁。幼年母丧,伯母詹氏抚养,聪明英毅,肆业于家,兄弟联席自相师友,屡荐入京任职均坚以疾辞。淳佑六年以兄杭恩泽补承务郎,授庐峰书院山长。平生好施于人,凡宗族邻里婚丧喜事,都能倾资相赠。教授乡间,...[详细]
蔡渊(1156—1236)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伯静,号节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长子。生而聪明,其质纯粹,穷天地之理,尽人物之性,博通五经,遍览子史,内师其父,外事朱熹,先后在朱熹的武夷精舍、建阳沧州精舍从学。“渊既受学家庭,而又遍友黄干、张治诸贤,清修苦节,有父风,与弟沉躬耕不仕”...[详细]
蔡园,1915年生,福建仙游县鲤城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团没收队长、连长县人民抗日支队支队长,新四军教导总队军事主任教员、4队、5队队长,7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独立团、19旅56团参谋长,7师随营学校训练处处长,华东第2纵队5旅13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第7纵队炮兵...[详细]
蔡载经同志生平(1920-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建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四届福建省委员会委员、第七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一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委、第二届福建省委员会常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