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辉(1923-1948),福建省平和县大溪乡庵安村人。1923年5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参加革命,任闽南抗日游击队战士,参加了闽南、粤东边区的抗日反顽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规模“清剿”闽南游击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张燕辉随闽南党组织转入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详细]
张耀福(1931-1953),福建省云霄县火田乡菜埔村人。1953年3月入伍,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91师272团一营三-士。1953年7月16日,国民党军调集陆海空三军偷袭福建沿海的东山岛。张耀福随所在部队渡海增援,7月17日在反击作战、追歼逃敌的战斗中失踪。1962年12月追认为革命烈士...[详细]
张依登(1927-1947),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青洲人。1927年3月出生,1947年在东北地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六团(1949年整编后为第38军113师339团)三营战士,参加了东北战场的夏季、秋季攻势作战。1947年12月参加冬季攻势作战,在铁原郡西北战斗中牺牲。...[详细]
张益扬(1906-1934),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乡人。幼时父母双双弃世,乃由叔父张文芬抚养。16岁时为了寻找生活出路学习木偶戏,在龙岩雁石演出时被军阀抓去当兵,编入粤军陈炯明部,在一次战斗中右臂负伤截肢。1927年冬,中国共产党太平支部派其叔父张文芬去梅县借看病之机劝他脱离国民党军队,随后回到乡里...[详细]
张沂养(1907-1931),福建省龙岩县小池乡红斜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曾任龙岩县赤卫团政委。参加了龙岩-和创建闽西苏区的斗争。1931年5月在闽西苏区“肃清社会民主党”错案中蒙冤,在大池乡老圩罹难。小池镇 "小池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部,距市区18公里,东南连龙门镇,西南...[详细]
张涌滨(1896-1931),福建省龙岩县曹溪乡董邦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革命,曾任龙岩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工农银行委员会委员,工农银行福建分行主任。参加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1年5月在闽西苏区“肃清社会民主党”错案中蒙冤,在上杭白砂罹难。...[详细]
张友增(1897-1931),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乡人。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1924年从龙岩第九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时,正在舰上从事活动,被迫从白鹅潭跳水脱险回乡。1927年初与高陂区早期农运领导人之一的林修富在西陂创办“三民公学”,以该校为阵...[详细]
张元豹(1916-1942),化名黄石、阿进,福建省仙游县鲤城北宝峰人。1930年参加地下党的 组织互济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县委委员,以教师身份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农 动,组建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斗争,迅速推动了仙游东南乡一带的工作局面。1933年调任共青团闽中特委书...[详细]
张元奇(1858-1922),字贞午、君常,号姜斋,福建侯官县(今闽侯县)上街镇厚美村人。清末民初重臣。 清咸丰八年(1858)生。自幼饱读经书,后曾到台湾教书。 光绪十二年(1886),登进士第。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五年(1889)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监察...[详细]
张约(1871-1918),别名兆棋。福建省仙游县香田里卢厝村(今郊尾镇东湖村)人。 清同治十年(1871)生,出身贫苦农家。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英国天主教牧师在仙游盖尾强占民地建教堂,与郭姓发生纠纷。英领事向福建省都督交涉,清政府派武官到盖尾镇压,烧毁民房几十座。张约十分愤怒...[详细]
张裕水(1924-1951),福建省云霄县云陵镇下坂村人。1945年11月参加革命,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长期坚持闽南粤东游击区的革命战争,1949年初编入闽粤赣边区纵队,参加了解放闽南地区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第26军78师232团战士。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于1950年11月赴朝...[详细]
张章淦(1921―1948),福建省闽侯县南通乡廷宅村人。1921年3月出生,1944年10月参加革命斗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共福州市委南区区委干事,福长林(福州、长乐、林森即闽侯)县委委员兼南通党支部书记,参与领导创建南通游击区的斗争。1947年春调到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工部工作,...[详细]
张章绵(1912-1949),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岭头村人。1912年5月出生,1948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5月,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进军福建,闽淅赣边区纵队组织...[详细]
张子省(1935-1958),福建省晋江县磁灶镇张林村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七五部队第三分队九连副班长。为稳定东南沿海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金门国民党军发起惩罚性炮击作战,打击国民党军的骚扰窜犯活动。张子...[详细]
张子文(1894―1935),福建省永定县金砂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开辟闽西苏区的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曾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会计科科长、财务处处长。1934年10月跟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7月在西康懋功(今四川小金)过雪山时牺牲。...[详细]
张宗和(1912-1939),福建省福鼎县管阳乡章边村人。入伍后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某部战士,参加了闽东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战士。1939年随部东进江南,参加了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同年在江苏水甸反“清乡”作战中牺牲。...[详细]
詹海水(1919-1947),福建省闽清县桔林乡伴岭村人。1944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力“清剿”闽中地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詹海水随闽淅赣省委转入闽北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时任中共南古瓯(南平、古田、建瓯)南区区委书记兼闽北游击队第...[详细]
詹合(?-1934),福建省龙岩县人。1929年6月参加龙岩武装-,随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历任上杭县独立团、闽西红军独立十师(红十九军第十师)战士、班长、排长,红34师第100团一营连长,参加了闽西苏区反“会剿”作战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年1...[详细]
詹金长(1918-?),福建省龙岩县白沙乡黄坂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随军离开龙岩北上,此后失去音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