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章(1906~1983) 城关人。少年勤奋学习医术,21岁开始行医,悉心研究,医术日进。到中晚年他益自奋发,医术精益求精,声振遐迩。 他操医术五十年如一日,以热诚为大众治病为第一宗旨,就医者不论干部或群众一视同仁,故深受敬仰。 他退休后,身体不佳,但仍坚持为人医病,百里内外慕名就...[详细]
张永明,原名维烈,字焕光,号永明。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中赤乡上中赤村。6岁入小学读书,毕业后升学广东蕉岭中学及长汀福建省立第七中学。民国19年(1930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国学系,民国21年毕业。毕业后游历长安、洛阳、开封、杭州、北京、南京等故都,辗转13省,行程万里,饱览风光名胜,充...[详细]
张元幹(1091~1161) 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又称芦川老隐、芦川老人,本县嵩口乡月洲村人。 张元幹为张睦九世孙。张睦生三子庑、膺、赓。庑居侯官(今福州),膺、赓迁月洲乡。元幹是张膺第八世后裔。 祖父张肩孟,字醇叟,宋皇祐五年进士,官至朝奉郎,歙州通判。父张安道(族...[详细]
张钰哲(1902—1986年) 1902年2月I6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留学,于芝加哥大学学习天文,192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1929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有一定平面的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在此期间,他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用60厘米反射望远...[详细]
张镇(?~?),字仲甫。福建长乐人。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壬辰科徐元杰榜进士第三人。 该科进士493人。张镇为张罛之子。少称神童,廷试第一,因父张罛为考官,改为第三,曾任绍兴府通判,官至吏部尚书。 著有《榕谷集》。...[详细]
章仔钧 (868-941),字仲举,号彰良,浦城人,世称太傅公,五代行乱之世,保闽立勋。其妻练嶲(873-952年),浦城仙阳练村人,世称练夫人。她在危急存亡之时,不原独生,捐生取义,得免屠城惨祸,保全了建州城(今福建建瓯,别称芝城),被誉称为“芝城之母”。章仔钧子15个,15子皆搢笏朝端。...[详细]
赵恢(1397~1457年),字汝弘,号文峰,连江县郊江南铺人。生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父名道应,母郑氏。恢仅4岁,便被弃养。继母陈氏待恢冷淡,幸姑母奉祖母阮氏之命,回转娘家,精心护育,教导有方,终成大器。 恢自幼好学,随前辈明远孙学古文辞,24岁中乡举。宣德八年(1433年)赴京会...[详细]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 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宋太...[详细]
真德秀(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8日),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南宋后期著名理学家,与魏了翁齐名,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 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进士及第,开禧元年(1205年)中博学宏词科。...[详细]
郑昈 ,字景辉,连江人。天顺间,以贡为叙州通判。性廉介,义不入人一钱。同事有绘《一堂和气图》者,其人墨,昈手裂之当道右。富民诬人以戍,昈力白其冤。满九载,罢归,名其室曰:“释锄”。暇则泼墨自遣。其子以故宅湫隘,不可以宾,隔巷构三楹,方上梁,见彩帛悬焉,问何从来,对曰:“往叙州归时,百姓奔送者”...[详细]
郑矼(?~?),字信仲,福州闽县(今属福建省)人。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四年(1154)甲戌科武举第一人。 该科共录取武进士16人。 据《宋会要辑稿补编》记载:“(绍兴)二十四年三月八日,上御集英殿,策试武举进士。九日,上御幄殿阅试武举弓马。二日,尚书省言拟列武举进士正奏名郑矼以下一十...[详细]
郑定(1383年前后),字孟宣,号澹斋,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善击剑,曾从陈友定。友定败,逃亡交、广间,后回,居长乐。他工古篆、隶书。洪武中举明轻,授延平府训导,又征为齐王府纪善。永乐中,迁国子助教。著有《澹斋集》。...[详细]
郑公侃(?~?),字号不详,福建福州(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宁宗赵扩开禧元年(1205)乙丑科武举第一人。 该科共录取了46名武进士。 对于此榜谁是武状元,存在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福州人郑公侃,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是胡谦。笔者为此查阅了不少方志,《嘉定赤城志》一书的记载是:“胡谦,仙...[详细]
郑铿,字双玉,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乾隆年间,擅长山水人物画。 郑铿自幼挚爱绘画。他的作品对人物的塑造集中凝炼,用传神之笔,画龙点睛地融人物的性格感情于一体。他深入生活,面对现实,把目光投向沸腾的生活,寄情于画作之中。在实践中,他刻苦学习,注重意境、技艺的提高。乾隆六十年(17...[详细]
郑侨(1132年 —1202年),字惠叔 ,号回溪, 史学家郑樵之侄,汪应辰之婿,兴化县兴泰里龟岭(今仙游县象溪乡菜溪村北溪自然村)人 。 幼时聪慧,勤奋好学。乾道五年(1169年)殿试状元,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赠太师、封郇国公,谥忠惠,祀乡贤祠。善行草,着书衡,作有《书史会要》。...[详细]
郑善夫(1485~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正德元年(1506年),以候补-在京纂修《苏松常镇实录》,当年完稿。正德六年(1511年),任户部广西主事,出浒墅关督税,秉公办事,商人称道。当时阉宦当权,善夫愤而辞官,回乡筑少谷草堂于金鳌峰下...[详细]
郑性之少年时,曾从师于朱熹门下。中状元后,授平江军节度判官。历知赣州,建宁府。端平元年(1234),召为吏部侍郎,入对,言“陛下大开言路,以通壅蔽,心苟爱君,谁不欲言,言不切直,何能感动?譬如积水,久壅一洪,其势必盛,其声必激。故言者多则易于取厌,言之激则难于乐受。若少有乐受,动于词色,则馋谄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