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字中立,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 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巳时生于南剑西镛州龙池团,即今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龙湖者,龟山公所生之处也”。《宏农杨氏族谱》、《房谱》,日本上野图书馆万历《归化县...[详细]
杨友(?~?),字叔端,福建晋江人。宋徽宗赵佶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武举第一人。杨友高中武状元后,于绍兴初年官知钦州。交趾(今越南)与钦州前任-因盐利问题,常发生磨擦,几至刀兵相见,交趾遂阴谋举兵犯界。杨友到任后,主动遣使与其修好,并设宴款待交趾国使者于天涯亭。当话锋谈及两国边界问题时,杨...[详细]
严仁(约公元1200年前后在世)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好古博雅。杨巨源诛吴曦,安丙惎而杀之,仁为作长愤歌,为时传诵。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人称“三严”。仁工词,有《清江欸乃集》不传,《文献通考》行于世。存词30首。 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详细]
科场才俊——颜仁郁, 字文杰,号品俊。福建德化三班泗滨人。生于唐大和(827~835)间。祖籍河南温县。祖父颜景茂,为兵曹参军,入闽任福州侯官县令。父颜芳(787~860),随其父入闽,辗转来到永福(今永泰)县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今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受聘于金员外为家塾教师,后怡情当地山水,定...[详细]
叶颙(1100—1167)字子昂。仙游县万善里古濑(今仙游县大济镇古濑村)人。叶宾玄孙,叶顗弟。宋绍兴二年(1132)张九成榜进士。初授广东南海县主簿兼代理县尉,时盗发,州檄巡、尉同捕,巡检获盗十余人,归其劳于颙,颙曰:“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帅曾开大善之。因缉盗有功,升任江西...[详细]
叶大增,字舒青,又名恩玉。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明溪城关乡人。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一中学、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 回县后任归化县高等小学教员,被社会誉为新派青年,曾参加轰动全县的轰打消防局,赶走消防局长,取销归化县的鸟铳捐的斗争。民国16年(1927年)2月,参加县内进步人士组织的发动城...[详细]
叶鸿英(1860~1937) 名逵,福建同安人。7岁随父母迁居上海,后成为沪城著名巨商。民国22年(1933年)4月3日捐资50万元,成立鸿英教育基金会,以10万元专办乡村教育,以40万元扩充人文图书馆,因之改名鸿英图书馆,并在今淮海中路1413号筹建新馆,民国31年正式...[详细]
叶林,字克强(叶挺瑞的第三子),民国5年(1916年)出生,明溪城关东门人。民国2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系。叶林一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民国35年在南京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从事过民盟湖南支部的筹建工作。在中共湖南地下组织的领导下,...[详细]
叶渚沛 (1902—1971)祖籍厦门,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一个华侨家庭。1921年叶渚沛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矿业系,后转学冶金与化学工程,1925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并获金属物理化学博士。1928年受聘于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和中央合金...[详细]
叶挺瑞,字尧阶,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城关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其父到汉口经营烟丝,他随父去汉口。 挺瑞在基督教会办的汉口博学书院就读,成绩优异,英语尤为突出。毕业后在汉口邮局任邮务员。由于业务熟练,工作勤恳,民国22年(1933年)升为邮务官。此后,历任辽宁营口一等邮局局长...[详细]
叶元玉,号古崖,汉族,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初为户部侍郎,后任广东潮州知府。为清流著名诗人,著有《古崖集》。 其时,屯垦戍边,为文臣武将所忌讳。官场竞相参拜权贵,以为晋升阶梯,很少有人愿意服役边关。元玉“慨然有怀古固疆之志,以道义治理边事”。出任潮州知府时...[详细]
叶祖洽(1046~1117),字敦礼,泰宁城关叶家窠人,生于宋庆历六年(1046)。幼聪颖,才识卓异。嘉祐八年(1063)以十八岁领乡试解元。他会试未中。见当时朝政萎靡,转而关心诸家学说与经世济民之学。治平年间,他游学各地,曾与邵武上官均同窗研读,又与游酢、施景明至建阳石壁山名士江侧教读处盘桓多...[详细]
游次公,字子明,号西池,又号寒岩,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著名理学家游酢侄孙,礼部侍郎游操之子。乾道末,为范成大幕僚,多有唱和,又曾为安仁令。淳熙十四年(1187)以奉议郎通判汀州。著有《倡酬诗卷》,存词五首。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谓其“诗词皆工”,并载其宫词《虞美人》云:“范石湖(成大)座...[详细]
游九言(1142-1206),初名九思,字诚之,号默斋,建阳(今属福建)人。早年从学张栻,以祖荫入仕,曾举江西漕司进士第一。历古田尉,江川绿事参军,沿海制司干官。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监文思院上界。后入张栻广西、江陵帅幕,以不附时相罢。宁宗庆元年(1196),起为江东抚干,调全椒令,以不便...[详细]
原文锡,字伯躬,号简庵,城关乡下汴原厝坑人;生卒年无考。幼年聪颖超群,人们称他“神童。” 他12岁父亲去世,事母40多年,孝敬如一日,对族中困难户,无不尽力支持。与人交往尤重信义。 原文锡身居农村,对全县应兴应革的事,甚为关切。建义仓、立社仓、造南北水关等都由他发起倡议。而最突出的是迁县...[详细]
余复:福建宁德(今福建福州)人,字子叔。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卒年不详。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状元。余复为光宗朝第一位状元。 余复精于《周官》,学识渊博。宋绍熙元年(1190年),余复进士及第,光宗皇帝召见,对策大廷,见其言谈直率,且不攻击别人之短,甚为满意,擢为第—...[详细]
余潜士(1786~1854) 字时缵,号畊邨,辅弼(今同安乡)人。7岁丧父,由母黄氏抚育成人。嘉庆五年(1800年),奉伯父之命到福州读书,受业三年。嘉庆八年(1803年)至嘉庆十一年(1806年)独身在大洋乡高盖山旁苦学三年,自称高盖山人。道光六年(1820年)乡试中式举人,并赴京参加会试...[详细]
余深(约1050—1130年),字原仲,北宋时期罗源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位太宰(副宰相),进拜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加太傅。《宋史》、《八闽通志》、《福州府志》、《罗源县志》皆有传。 第一次拜相 余深登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崇宁元年(1102年)为著作佐郎、...[详细]
曾慥(?—1155年)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