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拔茹 (1875~1930) 罗拔茹,字素征,号瓢仙,连城县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拔茹20岁中秀才后,因体弱多病,遂决意研究中医学,对内科、妇科研究尤精。民国初,与中医曹渠城等创办连城公医局(后称施医所),招揽地方良医参与其事,拔茹亲自至局为人治病。 拔茹潜心研究中国...[详细]
罗博文 (1116~1168年) 字宗约、又字宗礼,沙县城关人。殿撰罗畸之孙,因罗畸的奏请补将仕郎,授右迪功郎福州司户参军。管理仓库时,严格出纳制度,尽除过去弊病。调任静江府观察支使。幕府以往办事无能,罗博文到任后,从容裁决,不见疾言厉色。而处事无不得体,因被推荐为右宣义郎,任赣州瑞金县...[详细]
罗卜子,女,原籍连城县,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从小失去爹娘,童年与迁居宁化的连城人巫林水成婚。林水是树厂工人,因不堪树厂老板奴役,于18岁那年,弃家外逃,杳无音讯。从此,罗卜子只好靠砍柴度日。 民国20年(1931年),宁化建立红色政权,罗卜子接受革命的熏陶和教育,积极参加妇女工作。...[详细]
罗春俤(1925~1990年),女,出生于尤溪县西滨镇七里村贫苦农民家庭,原籍梅仙镇谢坑村。当过童养媳,家里无力供其读书。 1950~1953年,罗春俤积极参加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任乡妇女代表会主任、互助组副组长、县人民代表、贫农代表。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谢坑生产...[详细]
罗春仲,又名五弟,南平县第五区(今南平市西芹镇)篁路村人。民国8年(1919)4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没有上过学。民国28年春,彭德怀的第三军团(亦称东方军)五师十三团路经篁路村,春仲要求参加红军,因仅14岁未被收下。罗春仲坚决要跟着队伍走,怎么劝说也不离开队伍,终于随军北上。 罗春仲随红-...[详细]
罗从彦,字仲素,世称豫章先生,北宋熙宁五年(1072)八月十三日生于南平罗源里(今南平市东坑乡罗源村)。 宋元符三年(1100),罗从彦到将乐含云寺拜见杨时。经杨介绍,他出卖田产作旅费,赴洛阳拜见程颢,请授《易经》。政和元年(1111),在南京(今河南商丘)杨时门下学四书五经。政和二年...[详细]
罗丹(1904~1983),原名桂秋,字稚华,号慧印居士,福建省连城县人,出身贫苦,仅仅读了三年私塾和一年高小便因家贫辍学,十四岁开始在龙岩、漳州地区当学徒和写字工人,然而酷爱书法,工余时间勤习法书,从秦朝碑版、篆书着手,临遍晋唐楷、行、草书,尤得力于颜真卿《 仙坛记》、《东方先生画像赞》、《斐...[详细]
罗榕发(1887~1988),本县罕见的“百岁公”罗榕发,下洋镇东洋村人。幼年随父亲走乡串村打铁,稍长,又飘泊到南洋沙捞越谋生。民国12年(1923年)为侍奉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从此,榕发将南洋历年积蓄用作经商本钱,一直经营下去。 建国后,国家建设猛进,人民生活改善,政府对归侨侨眷又特别照顾...[详细]
罗丰禄(1848~1901) 罗丰禄,字谡臣,藤山(今仓山区)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出生。父罗治宗曾任千总,驻扎泉州一带。丰禄自幼天资聪颖,学业优秀。同治五年(1866)秋,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筹办船政局的同时开办求是堂艺局,丰禄应招入求是堂艺局任教师。翌年八月,驾驶专业班开学。丰禄边教...[详细]
罗富弟(1905~1940年),原名俊英,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生于福安松罗牛落洋村的贫苦家庭。 民国18年(1929年),在马立峰的引导下,罗富弟走上革命道路,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2年12月,岭面区苏维埃政府筹备处成立,罗富弟任副主任。同月,任...[详细]
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兰州军区司令部原副参谋长。 罗洪标是福建长汀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勤务员、司号员、排长、干事、指导员、分队长等职,参加了创建中央苏区和历次反“围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详细]
罗鸿章 (1898~1983) 罗鸿章,又名书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生于连城塘前乡水源村(原属清流县辖)。家贫,兄弟7人,仅鸿章进本乡育美学校读书。毕业后,从事乡村私塾教学数年。28岁时,弃教从医,随本乡罗坤寿老医师学中医。两年后,开业行医。 鸿章好学不倦,博览医书,常深...[详细]
罗化成,长汀南阳罗屋村(1958年划上杭县)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一个中医家庭,从小随父学医。民国元年(1912)进福州蚕业学校,四年(1915)毕业回汀,在县蚕业学校任教。十四年(1925)“五·卅”运动,他同张赤男,杨成武等发起成立“长汀学生联合会”,组织长汀各界人民举行-,声援...[详细]
罗怀盛,龙门镇塔前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一小商贩家庭。读小学时曾仿《陋室铭》作座右铭“……谈论恨军阀,往来爱白丁,革命救中国是天经,无富贵之入耳,无利禄之劳形,南对文笔山,西望日新亭,自勉云:努力前程”。小学毕业后因家贫无力升学,往漳州当学徒,常与在漳州的同乡郭滴人谈论时世。民国1...[详细]
罗畸 (生卒年不详) 字畴老,沙县城关人,罗从彦的同祖父堂兄弟。少年时代便蜚声太学。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任福州司理,因得罪上司派来的使者辞职返乡。翌年出任滁州司法。绍圣初(1094年)废除制策。改设词科,罗畸应试中选,授华州教授,后又应召出任太学录,随即任太常博士,后任兵部郎...[详细]
罗金城(1843~1915年) 罗金城,字文基,号筱坡,又号迁藩,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生于福州台江下杭街商人家庭。金城自幼聪明好学,13岁应童子试时,因父患眼疾,难以经商,金城继承父业,弃学从商。是时,金城经营恒和、升和、均和3家钱庄,分设于下杭街、延平路、上藤路。升和钱庄还发行大量...[详细]
罗金木,又名罗世全,梧柏洋村人,光绪十二年(1886)生于福安县康厝石尖村。罗家世代务农,金木自幼帮助父亲劳动,吃苦耐劳,正直仗义。16岁出外当长工,20岁时因家遭火灾,迁居梧柏洋,租种地主土地,艰难度日。24岁时逼于生计,去政和山区烧炭谋生,饱尝生活艰苦,目睹炭工的工伤病痛、无医无药困状,他拜...[详细]
罗骏(1896~1985年) 罗骏,字钰光,今城关镇建设东街人。清光绪廿二年九月初十出生。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尤溪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民国3年(1914)毕业于福建省立福州中学。民国4年,考入福建公立政法专门学校。民国5年,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并参加中华革命党。 民国8年春,罗骏回...[详细]
罗君纬(1874~1960年),名国驹,号线良,洪田乡水西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延平府六县联考,他考中第一名秀才。光绪二十七年,他在水西办一讲经书斋,永安、宁洋两县先后前来从师学习的有数百人。光绪三十二年清末最后一次县学考试中,他的学生有3人考取秀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