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衮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字希甫,福州闽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曾与项斯倡和。登宝历元年(公元八二五年)进士第。历官侍御史。衮著有文集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欧阳衮,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曾赴京都长安应举,数次皆不中 。后与诗人项斯以诗相知,渐与项斯齐名诗坛。...[详细]
欧阳珣(1081-1127年),字全美,又字文玉,号欧山,汉族,学籍吉州庐陵,乡籍福建泉州晋江潘湖,欧阳詹之十世孙。他少聪而敏慧,稍长就学于仁颖书院,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丙戌与本邑储敦叙同登蔡凝榜进士,调崇安尉,有主簿者贫不妄取卒于官,欧阳珣倾囊以赈其行,人皆义之终,丁父忧,珣立于灵堂前...[详细]
欧阳澥,字沙章,号潘湖。福建晋江人,唐朝会昌四年进士,欧阳詹孙。 欧阳澥者,四门之孙也。薄善词赋,出入场中,近二十年。善和韦中令在阁下,澥则行卷及门。凡十余载,未尝一面,而澥庆吊不亏。韦公虽不言,而意甚怜之。中和初,公随驾至西川,命相。时澥寓居汉南,公访知行止,以私书令襄帅刘巨容,俾澥计偕。...[详细]
欧阳詹(756~800年),字行周,唐天宝十五年(756年)生于晋江县潘湖村(今属晋江市池店镇),后迁居南安县高盖山(今诗山),又迁居泉州城内。 欧阳詹少年时聪颖好学,逢人求问。稍为长大,和逸士罗山甫一同隐居在潘湖切磋学问,又向晋江县灵源山道士蔡明浚学-之术。后来和莆田县的林蕴、林藻在泉州城...[详细]
潘牥(1204~1246),字庭坚,福建闽县人。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乙未科吴叔告榜进士第三人。该科进士454~466人。 潘牥于进士对策时说:陛下乃上天降下来的圣人,天天忙于政务,将手足之爱、生荣死哀置于一边,反而得不到一般老百姓一家骨肉团圆的那份悠闲,看不到邻里之间的和睦与争吵...[详细]
潘存实(生卒年未详),字镇之,漳浦甘棠(今长桥乡马口附近)人。唐元和十三年(818年)进士,初授东宫左庶子,官至户部侍郎。他是漳浦县第一个由进士任京官的人。 潘存实年轻时,与好友龙溪人周匡物读书于漳州城外名第山,后来二人都登进士,时人称为周潘二先生,把他们的读书处称为“周潘书堂”。宋蔡如松诗...[详细]
潘顺荣,武平中山乡上峰村人。生年不详。1930年6月,毛泽东等率领红四军进入潘的家乡时,他和教打师(拳师)潘绣文等100多名青年参加赤卫队。潘绣文任队长,潘顺荣任班长。红军撤离武平不久,钟绍葵率武平救乡团开进上峰围剿,潘顺荣跟着潘绣文叛变革命。叛变后,潘绣文出任保安队长,潘顺荣当上保安队士兵。1...[详细]
裴春,字雨樵,清流城关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他精心钻研国画,仿芥子园作法绘成画谱,分山水、人物、鸟兽、鱼虫、草木、花卉、楼阁、写生8册。毕生清贫,醉心于艺术。 雨樵自幼聪敏,童年就读私塾期间,便酷爱绘画,显露出艺术才华。他把课堂、桌椅绘成图画,供同学玩赏,甚而把老师也当作写生对象,逗...[详细]
裴应章(1536~1609) 裴应章,字元暗,号淡泉,明嘉靖十五年(1536)生于清流城关。少时秉资奇颖,中秀才后,在温郊王家磜上阳山自学。隆庆二年(1568)方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应章任太仆寺少卿时奉旨出使辽国。目睹辽国政治清明、上下谦让、百姓安定、部队训练有素,似有觊觎...[详细]
彭耜,字季益,世为三山人,奕世显宦。自其少时,早有文声。自中铨后,恬不问仕。事海琼先生白玉蟾,得太一刀圭火符之传,九鼎金铅砂汞之书,紫霄啸命风霆之文。归作《鹤林赋》 ,复作诗曰:买得螺江一叶舟,功名如蜡阿休休。我无曳尾乞怜态,早作灰心不仕谋。 已学漆园耕白兆,甘为关令候青牛。刀圭底事凭谁会...[详细]
彭生香,又名道生,祖籍江西省雩都县。民国14年(1925年)生于明溪城关一铁匠家。少年丧父,靠母亲节衣缩食培养上学。他自己在课余、假期,走街串巷为人补锅、磨剪赚些零用钱,勤俭苦读到高中毕业。 民国37年,正值国民党政局动荡,物价飞涨,金圆券贬值,学校里的学生用纸币买不到饭吃,生香发动学生与学...[详细]
邱惠莲(1915-1934),民国4年生,文澜的胞妹,受文澜的进步思想影响,并经常翻阅其兄的进步书刊,对封建社会十分不满,向往革命。小学毕业后,投身革命,参加共青团组织。 民国21年春,由于反对家中包办婚姻,邱惠莲到城关加入宁清归游击队,转战于永、清、连、归4县边界。当年冬,惠莲被派往长汀古...[详细]
丘隆,武平箬菜(今中赤乡育平村)人。明中叶著名农民起义首领。 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丘隆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是武平千户所驻军军官——千户刘铎的佃户。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于社会矛盾激化,荆襄流民起义、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相继爆发。朝廷进行大规模镇压,以致劳民耗财,国库空虚...[详细]
邱文澜,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今盖洋镇大坑村一个农民家庭。 民国17年(1928年)升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就读。受老师黄仰颜、黄履忠、阙荣兴、兰少华等进步言行薰染,又经常阅读《行军日记》、《拓荒者》、《创造》等进步书刊,眼界逐步开阔,思想认识有所提高,爱憎分明,对旧社会十分不满。 ...[详细]
饶刚生(1913~1966) 岭路乡凤落村人,幼年丧母,由祖母扶养长大。 民国26年(1937年),在考湖教私塾时,经地下共产党员方子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中共凤落党支部成立,为支委。 同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按党的指示,他首先争取当泉山乡联保主任,后竞选为泉山乡乡长。民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