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忠 [公元1959年-1979年]

  • 李建忠,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1959年8月出生于松溪县河东乡河东村,父母都是村干部,他念完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在家劳动。1978年3月,刚够参军年龄,就积极要求参军,应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2813部队服役。 李建忠入伍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和学习,成绩优良,且能关心帮助同志,受到...[详细]

李吉成 [公元1905年-1993年]

  • 李吉成(1905~1993年),原名李礼枞,又名李松林、唐沙白。民安里官塘村人。童年曾在南安县水头镇观海小学读书,后就读于鼓浪屿英华中学,民国11年(1922年)考入厦门大学政治经济系。 民国15年2月,厦门大学成立闽南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时任厦门 主席的李吉成加入了党组织。同年冬,国...[详细]

李继藩 [公元1924年-1948年]

  • 李继藩,大桥镇隆德洋村人。民国13年(1924年)生。民国27年秋,考入古田私立史荦伯中学后,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曾在全县学生为庆祝台儿庄大捷火炬-中,扮演《满清走狗》街头剧重要角色。民国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初中毕业,考入英华中学,以“地理研究会”名义宣传抗日爱国思想。高中毕业后上武夷山,...[详细]

李尽 [公元1880年-1935年]

  • 李尽(女),清光绪六年(1880)出生,3岁时从安溪县蓬莱乡彭内村卖到南安华美山城村做童养媳。 民国17年(1928),共产党在山后乡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李尽年近50岁,还积极学习文化,参加妇女运动,担任妇女会主席,带领广大妇女参加妇女运动,参加抗租抗税斗争,民国21年任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交通员...[详细]

李金发 [公元1907年-1932年]

  • 李金发(1907~1932),龙溪县南乡四社港口村人(今颜厝乡上洋村),年轻时在漳州当染布工人。1926年11月上旬国民革命军进障后,漳州、石码、海澄工农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蓬勃发展,李金发参加了丝纱染织工会,积极参加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的工人运动。随后他被选为丝纱印染工会主席,领导该工会工...[详细]

李景昀 [公元1922年-1987年]

  • 李景昀,美籍华人,民国11年(1922)2月25日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湖头下东。先在湖头读小学,后进入集美中学。30年,毕业于集美高中14组,考入厦门大学,后转广州岭南大学。36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继当讲师。 1955年,景昀往香港,在香港大学医学院从事解剖演示教学工作。1957...[详细]

黎景曾 [公元1870年-1937年]

  • 黎景曾,字季庵,号勇退,清同治九年(1870年)生于宁化城关。 景曾幼年自以为天资不及其兄(景祥,字介夫),故而加倍用功,以致学业日进,后考选恩贡,终与介夫(岁贡)齐名。 民国2年(1913年),景曾当选为福建省参议会候补议员,民国6年为正式议员。每次出席会议,均以民意为重,建议兴革事项...[详细]

李金水 [公元1899年-1974年]

  • 李金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生。幼失母,10岁失学。随其父传别东渡台湾淡水,设摊卖茶叶,并得其继母谢氏教读四年,粗通文墨。后到台北金瓜石洗金沙,维持生计。年17,又随其父转赴印尼经营茶叶生意。不久,金水独立经营,事业逐渐发展。即与其父创办“胜德栈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嗣又召其弟家...[详细]

李觉民 [公元1902年-1970年]

  • 李觉民(1902~1970年),原名李占先,永定人。民国11年(1922年),考入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民国12年与-、刘仁静、恽代英有书信联系,在集美学校积极推销《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等革命书刊,传播马列主义,被吸收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他又同罗明等进步青年一起组织福建青年协进社...[详细]

李俊承 [公元1888年-1966年]

  • 李俊承,乳名贤,五里街镇仰贤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父继如,早年南渡,在马来亚芙蓉坡经商。俊承17岁随父到马来亚学习商业。父亲去世后,他迁居新加坡山仔顶,先后创立太兴有限公司、 实业有限公司,并收购泰丰饼干厂,添置自动化制饼机,聘英国技师监制。另在马来亚各地垦植橡胶园数千英亩。筹谋决...[详细]

李开瑞 [公元1912年-1951年]

  • 李开瑞(1912~1951年),又名李顺临,船场下岭人。年轻时曾在南坑当小学教师。民国25年(1936年)参加省防军陈国辉旅部举办的军官训练班,任排长。省防军改编为省保安部队后,升任中队长。在参加闽北“剿匪”时,因抢劫群众耕牛,被判刑2年,服刑1年保外就医。民国32年任南靖国民兵团第二后备队队长...[详细]

李来荣 [公元1908年-1992年]

  • 李来荣,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南安县石井镇溪东村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农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与姐姐随母住厦门鼓浪屿,其母佣工于毓德女子学校,勤劳节俭。来荣承母教,学习勤奋,得教会的资助,就学于鼓浪屿养元小学,继而半工半读于寻源书院,由于聪颖,刻苦力学,成绩优良。民国15年(1926)考入福...[详细]

李莱生 [公元1922年-1994年]

  • 李莱生(1922年—1994年),漳州城区人。家住新华西路,少时就读于漳州,早年随父往马来亚,发展橡胶种植业。由于经营管理有方,经几十年奋斗,后来成为东南亚“橡胶大王”。 他的家族对漳州芗城祖居地怀有深厚感情。民国22年(1933年),漳州崇正中学经费发生困难,校长林文彬赴南洋募捐,李莱生父...[详细]

李琅琨 [公元1902年-1947年]

  • 李琅琨(1902~1947年),名煜,字琅琨,别号宸溪庐主,又号怀溪,同安县人。自幼喜诗、书、画,好观察大自然,常凝神于山水花鸟之间,偏爱梅花,闲时或书或画,书画作品独具风格。民国15年(1926年),南渡到新加坡华侨中学任会计。同时,遍访当地艺术名流,切磋技艺,其诗、书、画进步很快,并日臻成熟...[详细]

李良 [公元1918年-1969年]

  • 李良 (1918~1969年) 原名林曾同,字同甫,闽侯县人,林则徐五世孙。生于北京。民国23年(1934年)考上北京大学外文系,攻读英国语言文学,并自修德、法语。民国27年毕业后,在德通社等处担任翻译工作。民国34年,李良在北京参加中共华北城工部。民国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详细]

李良邨 [公元1918年-1988年]

  • 李良邨,字浩然,民国7年(1918)10月16日生于安溪县参内乡祜水村。自幼随父学医,熟读《汤头歌诀》、《药性赋》及古典医著等。并承父业,经营建安堂中药铺兼行医。他对“四诊”(即望、闻、问、切)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症候)有深刻研究和透彻理解,又不断认真总结临床经验,故诊断日...[详细]

李良荣 [公元1908年-1967年]

  • 李良荣(1908~1967年),出生于归德里蔡宅村杨家,3岁时卖给仁德里下蔡村李氏。养父、母早逝,生活无着,外出流浪。15岁人许卓然靖国军随营学校。翌年6月,经许介绍保送人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当年毕业后,在教导团当排长。民国14年(1925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一次东征,讨伐盘据东江...[详细]

李联星 [公元1902年-1928年]

  • 李联星(1902~1928)福建龙岩人。少时随父出国。1924年任“新龙岩季刊社”干事部驻南洋各埠灾事员,积极参与刊物发行工作。在新加坡华侨银行因阅读马列书籍,宣传社会主义革命被开除。1926年春回国参加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兼福建省汀漳龙农-动办...[详细]

李立民 [公元1907年-1932年]

  • 李立民,又名福清,清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初六日(1907年9月1日)生于上杭胜运里(今稔田乡官田村)。父亲是个穷秀才,母亲是个善良的农村妇女。弟禄清是中共党员,于民国17年(1928年)官田农民-失利时,被捕牺牲。 民国11年秋,李就读于龙田公学。三年后,因丧父辍学,在家随母以耕田挑担为生,但未...[详细]

李林 [公元1916年-1940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李林(1915.11.15-1940.4.26),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县人。李林幼年侨居荷属爪哇,1929年回国就读集美中学,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参与创建雁北革命根据地,抗击日军。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区为纪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