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逢卜 [公元1928年-1948年]

  • 廖逢卜(1928~1948年)尤溪县中仙乡竹峰村人。 廖逢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里。家有薄田10余亩。父亲廖克好,种田为业,农余从事屠猪,收入尚能维持生活。廖克好为人朴实,待人和气。廖逢卜幼年资质聪颖,父母十分宠爱,8岁时进入竹峰初小,成绩优秀,继而升入井门小学,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尤溪县立初...[详细]

廖国英 [公元1895年-1990年]

  • 廖国英,乳名观音仔,又名彦信,将乐县高唐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幼时入高唐乡私塾,宣统三年(1911)进南平私立流芳中学,民国4年(1915)考取南京金陵神学院,民国8年毕业,回南平流芳中学任教。民国27年赴美国杜鲁神学院学习,获神学硕士学位。民国29年回国,在福建协和大学道学院任...[详细]

廖亨禄 [公元1912年-1951年]

  • 廖亨禄,1912年生于福建省永定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父母尽一切办法省下钱来供他读书。12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廖亨禄不得不放弃读书的机会,靠给地主种地、放牛、干零活来维持家里的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革命欲望。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各地农民纷纷举行-。1928年...[详细]

廖鸿荃 [清][公元1778年-1864年]

  • 廖鸿荃 (1778~1864年) 初名金城,字应礼,号钰夫。祖籍将乐,后迁侯官(今鼓楼区),家居城内北大街。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第二。授编修,累升至工部尚书、经筵讲官,赐紫禁城骑马。道光元年(1821年)八月,典试陕甘;生平总裁会试一次,典乡试、分校京兆试各三次,参与朝考阅卷...[详细]

廖鸿芦 [公元1888年-1976年]

  • 廖鸿芦,字荻甫,长汀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五月四日(农历四月十二日)。他从小勤奋好学,尤擅长历史、文学。汀郡中学堂(今长汀一中)毕业后,留校任国文。历史教员。 民国二年(1913),廖鸿芦发起创办汀州图书馆。十八年(1929),汀南游击队长李震东欲将福建官局货币兑换银元,前往广...[详细]

廖鸿章 [清]

  • 廖鸿章(清雍正、乾隆年间人),字羽明,号南崖,坎市镇青坑村人。父冀亨,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曾任江苏吴县知县,善决狱,有政声,尤其是督教子孙甚严。鸿章从小聪敏,勤奋好学,在父亲的督教下,课业日进,乾隆元年(1736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与侄廖瑛一起到北京参加廷试,两人同时得中...[详细]

廖居素 [五代十国]

  • 廖居素,将乐人,仕烈祖元宗之间,为人坚正,不为当国者所喜,困校书郎二十年,始得大理司直,后主嗣位,稍迁至林光庆使,检校太保判三司。 后主孱昏,而群臣方充位保富贵。国益削,居素独慷慨骤谏。冀后主一悟,终不见听,乃闭门却食,服朝衣冠立死井中,已而得手书大字于筐笥中,吾之死,不忍见国破也,徐锴为文...[详细]

廖履冰 [公元1909年-1931年]

  • 廖履冰,原名惠清,女,清宣统元年(1909)十一月六日生于长汀古城下街,父亲廖文华开设廖吉成酱油店,后迁城关水东街。履冰幼年常到基督教堂游玩,民国十年(1921),经基督教连姑娘介绍,履冰入华英女校学习。毕业后入长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积极参加校内外反帝-。十六年(1927)九月,“八一”南昌起义...[详细]

廖前 [唐]

  • 廖前(生卒不详),字胜后,将乐县人。唐咸亨三年(672年),因其父隆平侯的功勋,被荐任真州判官,后到建州为官。廖亲临将乐,安定社会,朝廷特敕“总督平章加封二千石,记牧兹土”。 廖在任期间,鼓励发展农业,建造庙宇,修整街道,兴办学校。他发动百姓在将乐龙池垦荒造田,辟龙池团,修建新区道路,并建仓...[详细]

廖蓉花 [公元1966年-1983年]

  • 廖蓉花(1966~1983年) 廖蓉花,女,1966年出生于大田县湖美乡仁美村,从小勤劳实干,协助母亲做家务。她心地善良,小时就帮助五保户挑水、砍柴、拔兔草,深受乡邻赞扬。 仁美村大河上有一座木桥,两岸人们往来必经此桥。1983年4月18日中午,河水猛涨(离桥面只有尺余),放学后的6名小...[详细]

廖素琴 [公元1909年-1971年]

  • 廖素琴(1909~1971年),女,厦门人。幼年就学于鼓浪屿怀仁女子学校,后转学南京汇文女中,毕业后进入北京燕京大学,主修家政学,副修化学。民国19年(1930年),获理学士学位,后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营养师班学习。民国20年结业后留该院附属医院任助理营养师、营养师等职。民国24年抗日战争期间任上...[详细]

廖棠 [晋]

  • 廖棠(生卒不详),字实卿,将乐县人,为东晋(317~420年)知名隐士。他品行高洁,性格朴实坦诚,不妄交游,隐居云盖山(今泰宁),以教书为业,闲暇时常以读书自娱。到他门下请教的,大多学业出众,被朝廷录用,其中高官显位者不少。内史王羲之得知廖的品德才学,十分钦慕,特遣使聘请他出山。廖坚辞不就,仍以...[详细]

廖腾奎 [清][公元1641年-1716年]

  • 廖腾奎(1641~1716年),字占五,号莲山,将乐县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中举。历任知县、府尹、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光禄寺正卿、左右通政史司、通政使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户部侍郎等职。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廖出任徽州休宁知县,针对当地时弊,集中力量打击扰乱治安的“斗杀”者...[详细]

廖彦举 [明][公元1381年-1462年]

  • 廖彦举(1381~1462),建宁城关人,幼年父亲去世,随母投靠外祖父。遇到灾荒年,给人做工以养活母亲。不久母亲去世,尽力抚养九岁的弟弟。长大后带着弟弟回到家,以做生意为业,经营有方,逐渐成为富户。生平尚义乐施,明永乐年间捐巨资造龙星、镇安(即今万安桥)二桥,又出资砌四门官道,建预备仓、县堂。正...[详细]

廖莹中 [宋]

  • 廖莹中生年不详。字群玉,号药洲,邵武人。少有隽才,文章古雅。登进士第,初为贾似道幕客。开庆元年(1259年),似道在鄂私向忽必烈乞和,请称臣纳币,诡报诸路大捷,他撰《福华编》颂功德。度宗时,似道擅朝权,居西湖葛岭,大小政事,决于莹中,宰执充位署纸尾而己。他尝在西湖滨建世綵堂,好书法,刻法贴多种,...[详细]

廖义融 [公元1921年-1994年]

  • 廖义融(1921~1994年),化名阿三,福鼎县叠石八斗村人。民国10年(1921年)12月29日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家贫失学,10岁就替地主放牛。义融14岁时,便帮助中共地方组织递送信件。 民国25年1月,粟裕、刘英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八斗村。15岁的义融便参加了工农红军。同年9月...[详细]

廖永廉 [公元1916年-1993年]

  • 廖永廉(1916~1993年),厦门人。民国32年(194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历任上海传染病院、鼓浪屿医院内科医师、厦门市第二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兼主任、龙岩地区第二医院副院长。1957年首先在厦门发现福建省第一例钩端螺旋体病,以后对此病加以研究,在《中华内科杂志》发表...[详细]

廖玉通 [明][公元1853年-1924年]

  • 廖玉通,字维柳,又名湾湾,南平县(今南平市)樟湖坂溪口村人。清咸丰三年(1853)生于农民家庭。他家临闽江畔,自幼喜爱游泳,温暖时节经常邀邻舍小孩到河里学游泳。玉通胆子大,又刻苦锻炼,很快学会自由泳、蛙泳、仰泳和潜水等游艺。渐而技艺高超,能在很深的河水中靠双脚泳动而站立,胸部之上露出水面;还能右...[详细]

廖中 [明][公元1435年-?]

  • 廖中字用中,号约斋,明宣德十年(1435年)生于顺昌县埔上乡。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中进士,后任刑部主事。他处事勤慎,执法严明。有一谋夺财产被处死刑的罪犯,日久未决,地方官借故袒护。廖中查明其罪恶严重,遂责令府官立即处决,深得百姓拥戴。不久,临洮一带(甘肃省东部)发生饥荒。廖中奉命前往赈灾,...[详细]

李宝焌 [公元1886年-1912年]

  • 李宝焌(1886~1912年),字馄甫,乳名汉佬。永安洋畲(今属贡川镇)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生于一个商绅家庭。他年少志高,聪明好学,14岁时就对人说:“我将来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宝俊到福州,入全闽师范学堂读书,光绪三十二年毕业。因成绩优异,和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