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荣玉,民国3年(1914年)生于上杭庐丰畲族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时,15岁的荣玉即参加革命,任乡少年先锋队副队长。2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22年转为中共党员。不久参加工农红军,担任福建军区独立二团政治处特派员。其时闽西苏维埃地区在王明“左”倾路线领导下,发生了“肃清...[详细]
蓝田(1915~1958年),原名蓝长汀,漳浦县白竹湖华侨农场和坑村人。生于民国4年(1915年),自幼聪敏,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民国17年,毕业于和坑养正小学,先后在厦门大同中学、双十中学读初中。 民国20年,蓝田考入厦门大学附属高中,“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两次随厦门...[详细]
蓝庭辉,民国2年(1913年)生于上杭庐丰畲族乡。1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二支队补充大队副大队长、红十二军一○五团特务连连长、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特务连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营部文书、团部文书、团部书记、团部技术书记。参加过...[详细]
蓝廷珍(1663~1729年),字荆璞,漳浦张坑(今赤岭)人,后建府第在湖西顶云。康熙二年(1663年)出生于农家,自幼性情朴直,不善言辞,而胸怀大志。其族祖蓝理移镇浙江舟山,他不远千里,渡海投奔,请求入伍。蓝廷珍在军中刻苦练习骑射,挥舞刀 盾牌,矫捷如风,又善于使用-等军火器械,弹无虚发。蓝理...[详细]
蓝维仁,化名张敏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六月七日生于上杭胜运里(今庐丰畲族乡水尾村)。父早逝,由祖父和母亲抚养成人。 青年时期,在庐丰文馆和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读书,除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参加学校组织的宣传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是一个思想活跃的进步青...[详细]
蓝兴德(1914~1985年),又名蓝奶送,畲族,罗源县霍口乡岭尾村人。民国15年(1926年)开始为红军游击队采购、送情报,不久参加罗源县工农游击第9支队。民国26年8月,游击队改编为红军闽东独立师第3纵队,蓝编入3纵队第8中队。11月闽东独立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3支队6团,蓝任6团3...[详细]
蓝应元(生卒年未详),字资仲,号春圃,又号古萝。漳浦张坑(今赤岭石椅古萝村)人。自幼聪颖,过目成诵,稍长,刻苦勤奋,尤喜古诗文。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成进士,经朝考,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他在翰林院以学行文章著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丁父忧,归家葬父,亲自挑土营作。守...[详细]
蓝银妹,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生,福安坂中洋坪村人,自幼为邻村白岩下钟灿松童养媳,是江苏吴医(俗称“南京婆”)传人。她以青草药治疗妇科,尤擅长治疗不育症。她在原秘方基础上,融以自己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分别炮制出一、二、三号新药剂治疗不育症。对后天性不育症治愈率达70%以上。慕名求医问...[详细]
蓝元枚,字卜臣,廷珍孙。父日宠,世袭轻车都尉,官铜山营参将。元枚,世袭轻车都尉,历官广东海门参将,龙门协副将,海澄副将,升台湾总兵,调金门总兵,江南苏松镇总兵。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擢江南提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林爽文起义,蓝元枚调任福建陆路提督。不久,改任福建水师提督。又任...[详细]
蓝赞绪(1922~1989年),字中民,漳浦白竹湖华侨农场和坑人。生于民国11年(1922年),祖父蓝澄清,清末秀才,创办和坑养正学校(后改为和坑小学);父亲蓝长江,字子扬,曾任漳浦县县长。蓝赞绪16岁时,毕业于和坑小学,于民国29年,南渡印度尼西亚经商。 蓝赞绪到印尼后,先后在万隆开设汽车...[详细]
蓝智(约1357~?) 字明之,武夷山星村镇人,蓝仁之弟。约生于元至正初年(1341~1345年)。元末,他从三山(今福州之别称)林泉生习举子业,不久放弃功名,与兄蓝仁一道回乡,受业杜本门下,除诗词外,还学习著名理学家胡安国、刘子翚、朱熹、蔡元定的理学。闲暇时互相唱和,诗艺大进。 明洪武...[详细]
雷瀚,字升浩,上杭太平里(今才溪乡雷屋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幼年随父在杭城美华中学就读。民国8年(1919年),考取勤工俭学赴法留学。在法国里昂读两年中学后即考入里尔大学工科。14年被授予土木工程师后,又被保送到巴黎大学学习高等电学。一年后,回到里尔大学专门从事赫芝波研究...[详细]
雷鋐,字贯一,号翠庭,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生于宁化城关。17岁补县学生,肄业鳌峰书院,深受教师蔡世远的器重。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雍正十一年中进士。朝考第一。朱轼认为雷鋐“践履笃实,才识明通”,推荐为庶吉士。馆师方苞赞许雷鋐能成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详细]
雷阿尾,东源郑家仔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民国23年(1934)3月参加革命,任桃坑里村苏维埃政府粮食委员,经常在桃坑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民国24年1月,在执行任务时,被杨家溪 派杨某某带兵捕获,押解到岚中村。他遭受严刑拷打,但坚贞不屈,守口如瓶,没有暴露革命秘密。...[详细]
雷凑使(1901~1965年),女,畲族,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凤都乡冈头仔村的畲农家庭。因家贫,周岁即送与当地半山村肖茂昌为童养媳。民国33年(1944年)夫殁,她租佃几亩田以赡老养幼。民国35年,左丰美率游击队从闽中转移到闽东北地区,在南(平)古(田)(建)瓯边沿山区开展游击斗争。...[详细]
雷丰 字少逸,浦城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生。父雷逸仙,精通医学,擅长治瘟病、时症。雷丰自幼从父行医,继承家学,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借鉴历代名医经验,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于光绪八年(1882年)撰成《时瘟论》8卷,记述时病72种,各种时病治疗方案67条,附...[详细]
雷焕猷,字子嘉,号退庵,清同治九年(1870年)生于宁化城关。幼孤而家贫,刻苦读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曾主讲禾口道南书院。后赴京应试,中选,分发广西后补知县。未几,辛亥革命爆发,由京返闽。时福建已成立都督府,而宁化尚未易帜,他请派省防军一小队随同回宁,升起五色国旗,号召县人剪辫放足...[详细]
雷机 字子枢,元代建安(今建瓯)人。生卒年不详。延祐五年(1318年)进士,授古田丞。为官以惩治-称著。尽心狱事,常夜半孤灯翻阅旧案,慨叹“人命至重”,清理不少冤案,为民伸张正义。 雷机任沙县知县时,有富民因身亡子幼,地方-谋夺其产业,并行贿官署上下官吏,案件久久不能裁定。雷机到任后,派...[详细]
雷进济,楮坪乡茶湾村人,畲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出生于贫苦农家。他自幼务农,为人忠厚。姐姐雷金珠嫁给福安人邱金水为妻。邱金水和雷金珠先后参加革命。雷进济常往姐夫家,深受革命思想影响。 民国23年(1934)8月,邱金水和雷金珠以探亲为名,来到茶湾村开展革命活动,雷进济参加革命,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