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加法霞寨乡村东村人,1953年8月生。1974年6月起在32360部队政治部当摄影员,1978年3月在福州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当干事,任华艺出版社福州部、摄影记者。先后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近千幅新闻照片、艺术作品。其中《闽海印象》荣获中国第四届国际艺术作品展览银牌奖及《南方杯》全国彩色摄影大奖赛...[详细]
黄鉴,字唐卿,浦城人。少敏慧过人,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补桂阳(今湖南桂阳)监判官,升为国子监直讲。杨亿喜爱他的文词,收为弟子,由此知名。累官至太常博士,为国史院编修官,-国史。国史修成,升为直集贤院,以母老通判苏州(今江苏苏州),奉诏修《三朝宝训》,景祐元年(1034),书未成,病故...[详细]
黄建勋(1852(壬子年)-1894),字菊人,福建永福人(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1867年,以文童应船官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1871年,结束课程后,登“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至新加坡、槟榔屿各口岸,北至直隶湾、辽东湾各口岸。1874年,充任"扬武"快船正教习,又调任“福星”炮舰正教习。...[详细]
黄家祥(1909~1942年)城关人。出身富商家庭,兄弟六人,排行第二。父辈在上海开设“黄砚记”商行。民国12年(1923年),黄家祥随其四叔赴沪求学,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法政大学,其父要他弃学从商,接替父业,而黄家祥却在校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二八”事件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一次...[详细]
黄际良,字克藏,号豪亭,始安里卿园(今石鼓乡卿园村)人,出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壮年到菲律宾经商,颇有积蓄。有一次,乘船遇飓风,船被飘至苏禄岛,全船的人和物被侵入该岛的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所获。殖民主义者看到船中的财物,多为际良所有,又看他忠厚老实,决定释放他;而同船的百余人则将被驱入山巴...[详细]
黄继烈,又名德三,长汀大同乡罗坊村人。生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学时代与王仰颜等结为好友,共同探讨救国救民真理。当他读完《共产党宣言》后,在书的扉页上写下《读后有感》:神州长夜路漫漫,求索无门苦彷徨,欣闻曙临朔方地,惟愿投笔治戎装。”表达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向往革命的感情。中学毕业后,在模...[详细]
黄景昉(1596~1662年) 黄景昉,字太穉,号东崖。晋江东石人。入仕后,徙居县城,府第在宽仁铺(今泉州市区涂门街)。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生。万历四十三年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 景昉入仕,初选庶吉士。时权宦魏忠贤势焰方炽。御史吴裕中因言事忤逆魏忠贤,被杖身...[详细]
黄骏霖(1911~1989年) 黄骏霖,曾名黄绳,福州郊区盖山乡义序尚保村人。 黄家三代经商,遂成巨富。所以骏霖幼时,其父即请清末进士龚易图启蒙,望之成龙,因此骏霖精通古文。后骏霖入福州英华书院读书,民国20年(1931年)高中毕业后,考取北平燕京大学国文系,民国25年大学毕业,先后在福...[详细]
黄开绳 (1895~1954) 字直斋,坂东镇新壶村人。幼年丧母,赖祖母抚养成人。早年就读于文泉书院,每试必名列前茅。后进福建工业学堂学习。民国5年(1916)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堂和九州帝国大学深造,成绩优异,获化学硕士学位。民国12年学在回国,先后在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和厦门...[详细]
黄克缵(1549~1634年),字绍夫,号钟梅。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晋江二十都梅林乡(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民间以其5次经历兵、刑、工、吏部尚书(其中两次为兵部尚书),称之为“黄五部”。克缵自小聪明机智,胆识过人。嘉靖四十年倭寇入侵永宁,其兄被擒,克缵临危不惧,“慷慨...[详细]
黄克晦(1524~1590年),字孔昭,号吾野,惠安崇武人,明嘉靖三年(1524年)生。父元曦,好读书,善鼓琴,精医道,是个胸有大志而又不拘细节的名士。由于家庭的熏陶加上资质聪慧,小时读书“即出惊人语”,并且酷爱绘画。他十多岁时跟父亲到永春,受到一位姓李藏书家的赏识,让他到家中博览群书。十年间他...[详细]
黄可润(?~1763年),字泽夫,龙溪县壶屿(今角美镇西边村)人,清乾隆四年(1739)进士。 先后在河北国都附近一带任职20年,每到一地,深入群众,“延问父老,悉其利病”。处事清正严谨,办事妥贴,每遇“大赈大役”,上级定要委他主持其事。 在无极5年间,可润关心人民疾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详细]
黄可英(1909~1934)沙县夏茂镇人。中共党员。历任共青团福州市委领导,中共建瓯县委书记。 黄可英曾两度受中共福州市委的派遣,到建瓯加强党的领导工作。1932年7月,他再次到建瓯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以往仅开展城镇工作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起来革命,建立革命武装,抵御...[详细]
黄葵,字向初,号朝阳,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初先后就读于建区初高两等小学、建瓯中学。民国17年(1928)上海文治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省立建瓯中学、省立建瓯乡村师范学校及私立培汉中学语文教师。新中国建立后,曾一度任建瓯中学校务委员,1963年退休。终生连续服务教育事业35年...[详细]
黄离,又名慨,字礼慷,号孟生,南安罗东埔头人,清同治元年(1862)出生。光绪癸卯科拔贡,虽是科举出身,但思想进步。 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黄离即在罗东荷坂村创建罗溪学堂。初创学堂时,校舍、师资、经费均缺,而且还受到乡里封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黄离迎难而进,苦心经营,自任校长,聘请乡...[详细]
黄李生 黄李生,又名理生,浦城石陂小雪村人。民国4年(1915)生。民国23年,因地主逼债出逃而投奔红军,半年后回家探亲,向家里人传播革命道理,从此其家成为红军秘密联络站。后来国民党几度到家搜捕,放火烧屋,全家只得搬到坵元破庙栖身。 民国27年,李生任游击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详细]
黄拢(1891年—1940年),法名延侯,龙溪县人。系漳州名药——片仔癀的主要传人,在该药延续、推广中做过重要贡献。他幼年拜漳州璞山岩寺僧修文为师。后随师学习并继承明朝宫廷传出的“八宝丹”秘方及制作技术。清末随师还俗,在漳州东门开设馨苑茶庄兼制“八宝丹”出售。此药对跌打损伤,消炎止痛有独特疗效,...[详细]
黄履 字安中,邵武故县人。出生时间不详。青年入太学攻读。宋嘉祐元年(1056年)中进士,授南京(今河南商丘)法曹。又为高密、广平王二宫教授,馆阁校勘,同知礼院。 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即位,黄履擢升为监察御史,不久改任崇政殿说书兼知谏院。熙宁年间(1068~1077年),福建一些保...[详细]
黄绿萍(1899~1972年),笔名李华、白羽、黄河、鲁女。永定人。民国11年(1922年)南渡缅甸仰光,在药房当文书兼任《仰光日报》记者。翌年回国,在厦门经营大南烟庄。民国15年,参加北伐。民国19年,应聘到汕头筹办《星华日报》,后返厦门任汕头《星华日报》、新加坡《星洲日报》及巴城、爪哇等地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