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坦原名安贫,字淑方,又名李味酸、李履平、李桂荣。1903年生于寿县南乡高刘集北李冲洼(今属肥西县)。父李少庵,系清末秀才,精通数学,善绘山水,曾创办传心小学。 走向革命 李坦自幼随父读书,后到芜湖求学,1919年5月4日,北平爆发了反帝爱国-。消息传来,他和同学们一起-街头,--,以实...[详细]
冯国用(1323年-1358年),中国明朝开国大将。濠州定远(属今安徽)人。 自幼喜爱读书,精通兵法,元末与弟冯胜武装起义,长于计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靠朱元璋,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镇江、丹阳、宁国等地,屡建战功。后从征金华、绍兴。擢升亲军都指挥使。元至正...[详细]
冯胜(?—1395),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喜读书,通兵法。元末农民纷纷起义,他与兄国用结寨自保,后归附朱元璋义军,从破滁州、和州,拔采石;取太平、镇江、宜兴、绍兴、晋大元帅。兄卒,袭职,为亲军都指挥使,从战鄱阳,下武昌,庐州,取江西诸路。与诸将收淮东、取泰...[详细]
冯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巢湖,生于河北青县兴济镇,清光绪十年(1884)随父到保定,自幼在保定东郊西康各庄村长大。少时家贫,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入保定五营当兵,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投武卫右军,历任哨长、队官、管带等职。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后,...[详细]
傅友德(?-1394)其先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南)人,汉族,后徒居砀山(今安徽砀山东),明开国功臣,著名将领。少骁勇,善骑射,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他随李喜喜入四川,后归降明玉珍,玉珍不用,赴武昌投陈友谅。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江州,友德率众降。元璋奇其才,使将兵攻取庐州。鄱阳湖之...[详细]
生卒年月无考,战国末期下蔡(今颍上甘罗乡,另有文献说在风台县)人。秦左丞相甘茂之孙。年12岁做秦相吕不韦家臣。当时燕、赵关系紧张,秦王赢政派刚成君蔡泽在燕3年,燕王把太子丹送到秦国做人质。秦使张唐去燕国为相,企图跟燕国联合攻打赵国,以扩大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北)一带封地。而张唐曾经替秦昭王讨伐过...[详细]
战国中期秦国名将。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又率兵平定蜀乱。六年,秦初置丞相,甘茂为左相。七年秋,受命为将攻韩之宜阳(今河南宜阳西),以打开秦东向门户。行前分析楚、韩盟而不固,楚无意救韩。又亲...[详细]
高翰府 (1898——1979),名玉堂,城关镇人,安徽第三师范学校毕业。他自幼酷爱学习,尤喜中医药学,25岁起即悬壶行医。抗战期间,在城内开设“翰府药庐”,每给病人治病,多数只收成本,对少数家贫者免费给药治疗。1940年冬,他首倡成立颍上国医研究社,任常务干事,兼中医诊所副所长。1948年...[详细]
高朗亭(1774~1827) 艺名月官。清怀宁县城(今安庆市)人。祖籍江苏省宝应县。 早年在杭州 、杨州等地演出。乾隆五十五年(1790)率扬州徽班入京之始。嘉庆八年(1803)任三庆班班主 ,并任北京戏曲艺人的行会组织精忠庙会首。所率三庆班与四喜、春台、和春三班并称为“ 四大徽班”。因其为...[详细]
皋陶(gáo yáo),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是虞舜时的司法官,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东夷族首领,偃姓。传说舜时被任为掌管刑法的官。禹继位后按禅让制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并让他处协助理政务,但皋陶先于禹而亡故,未继位。后来禹又举荐益为继承人。春秋时期的英、六...[详细]
高语罕(1887~1948),原名高超,寿县正阳关盐店巷人。早年就读于凤阳经世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考入安庆陆军测绘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不久辅佐韩衍创办《通俗报》。宣统三年(1911 年),辛亥革命安庆独立后,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与-结识。民国元年(1912...[详细]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祖籍丹阳(今安徽宣城),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葛立方...[详细]
耿 询(?~618) 字敦信。隋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丹阳镇)人。滑稽辩给,技巧绝人。陈后主时,以客从东衡州刺史王勇于岭南。王勇卒,遂与诸越相结,皆得其欢心。会郡俚反叛,被推为主。上柱国王世积讨而擒之,罪当诛。自呈巧智,释为家奴。久之,见其故人高智宝以玄象直太史,从之受天文算术,创意造军天仪,不假...[详细]
葛升,字统立,南宋抗金将领。安徽肥西县刘河乡人。精韬略。因金人南侵,弃文就武,应庐州守将、淮西制置副使刘琦征召,据守东关。公元1141年( 绍兴十一年),金兀术率大军攻陷庐州,派兵进袭东关。葛升与诸将引兵出,在清溪与金兵两战,皆捷。金兵驻军柘皋。葛升请求守军进兵,夹石梁河列阵。河甚阔,守将命葛...[详细]
龚澎(1914.1.10——1970.9.20) 原名龚维航,今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谢岗行政村人。其父龚镇洲、母亲徐文均是同盟会会员。“一二·九”运动期间,龚澎和姐姐龚普生同在燕京大学读书,龚澎是学校学生自治会执行委员、财务部长。那时,燕京大学的外国人很多,她们利用这个特殊条件,加强对外联络工作...[详细]
恭小兵,男,汉族。初中文化。1982年10月9日出生,安徽黄山区人。中文界“80后”概念倡导者之一。5岁进小学,16岁进监狱,20岁触网。 2004年8月在台湾出版繁体单行本《我曾深深爱过谁?》(台湾晴天出版社) 2004年9月出版青春窒息小说《云端以上,水面以下》(北方妇女儿童出版...[详细]
龚心湛(1871~1943)合肥人。字仙洲。金陵同文馆毕业。曾任驻英、法、意、比等国公使馆随员。回国后,任广东按察使、钦廉兵备道、云南临安开广道、云南提法使等职。民国元年(1912 年)任汉口中国银行行长、安徽国税筹备处长。民国3 年任安徽财政厅厅长。次年转任广东财政厅厅长(未上任)、采金局总办...[详细]
龚镇洲(1882—1942) 原名振鹏,今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谢岗行政村人。父亲龚宗瑜,母李氏,胞兄振渤,胞弟振清。合肥龚姓自明代由江西迁入,至龚镇洲辈已涉14世,为“合肥四大姓”(龚、张、李、段)之首。不过,龚镇洲这一房却比较清贫,父亲虽为“廪生”,对史学颇有造诣,但一辈子不得志,岁耕之余,以...[详细]
官俊亭 1917年出生于安徽省颍上县建颍乡管谷村。1931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0。参军后曾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二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排长,第十二师三十六团副连长、连长,参加了鄂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