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矫(?-237年7月11日),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今安徽天长西北)人。 三国时曹魏名臣。本姓刘氏,因过继与母族而改姓陈。 早年避乱江东,后广陵太守陈登请为功曹。曹操辟为丞相掾属,迁任相县令,转任征南长史。又为彭城、乐陵太守,迁任魏郡西部都尉。曹操西征马超,拜丞相长史,转西曹属、尚书。曹...[详细]
陈金荣(1872~1924),字耀彩,沈丘集(今县城)人。幼家贫,寄居外祖家,卖薪为生。及长,入营当兵。清光绪廿六年(1900年)八月十四,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偕光绪帝仓皇西逃,途中马车倾倒,金荣奋力托起,深得皇室器重。后屡立战功,晋升为五营统领,驻防河南省唐河县剿匪,社会安定。在家置田...[详细]
陈万年(?—公元前44年), 字幼公,汉代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官至右扶风,迁太仆。汉宣帝时任御史大夫。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于定国并位八年。陈万年虽为朝中的重臣,但却是一个善于奉承巴结、投机钻营的人,成了后世做人成事的反面教材。 ●巴结钻营 陈万年做起工作来比较勤恳努力...[详细]
陈咸,字子康,汉代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御史大夫陈万年的儿子,十八岁出任宫廷侍从官,接着被提拔为左曹,先后担任过长史、冀州刺史、谏大夫、楚国内史、北海以及东郡的太守、南阳太守、少府、尚书等职。后被擢为御史中丞。陈咸与父亲陈万年同为西汉显臣,但两人在做人办事方面截然不同。陈咸才能特异,性格刚直...[详细]
陈一甫 名惟壬,以字行,号恕斋居士。祖籍安徽石埭县(今石台县)广阳乡。清同治八年(1869)正月二十四日生。 清代以父荫官直隶,花翎三品顶戴。为江苏候补道,农工商部议员。曾长期随周学熙襄办实业,任北洋海防诸职,后入东海关监督幕,又为北洋电报学堂总稽查、开平矿务局驻沪员、北洋银元局...[详细]
陈原道(1901~1933),又名慎三,号伯康,巢县青岗乡陈泗湾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7 岁时读私塾,勤奋苦学,深得塾师的赞扬,被荐到龙华寺高等小学学习。民国8 年(1919 年)考进芜湖安徽省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学习,因受“五·四”运动和恽代英、肖楚女等的影响,参加“芜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活动...[详细]
崔白,字子西,北宋濠梁(今凤阳)人,杰出的花鸟画家。他不仅擅画花竹翎毛、败荷凫雁,而且画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绝伦,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他一改百余年画风,成为北宋画坛革新主将,数百年来颇受画坛尊祟。崔白的花鸟画,“体制清澹,作用疏通”,是融洽五代而又别创的比较活泼、清澹的画风...[详细]
崔国因 (1831—?)字惠人,自号宣叟,甘棠人。刻苦攻读,好学不倦。因学识渊博,见识深远,书法苍劲,颇得赏识。同治九年(1870)中举,翌年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五年(1889)荐升侍读,接任著名外交官张荫桓之职。出使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著有《出使美日秘三国日记》16卷。编...[详细]
崔 涯,字若济,号笔山,明代甘棠人。嘉靖八年(1529)登进士,擢任监察御史。为官清正廉明,遇事敢言,纠劾不避权贵。世宗夸称为“真御史”。 任上严惩-。齐办各类狱案,深得民心。去职后,建书院,讲学术,尊祟程朱理学,著有《笔山文集》10卷行世。 ...[详细]
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黄埔系骨干将领。 国内抗战 1925年,戴安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1932年冬,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193...[详细]
戴本孝:(1621~1693),清代画家,字务旃,号鹰阿山樵,别号黄水湖渔父、太华石屋叟等,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性喜交游,与画家、诗人渐江、龚贤、石涛等友善。善画山水,创作上主张学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强调要“以天地为真本”和“我用我法”。所作多为卷册小景,风格学元代倪瓒、王蒙、黄公望等而...[详细]
戴厚英 颍上南照镇人。生于1938年3月,1956年,考进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i 中文系。历任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组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作有长篇小说《人啊,人!...[详细]
戴名世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夏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赵熊诏榜进士第二人。 戴名世始祖于明洪武初年由婺源迁入桐城,至戴名世已历十二世。...[详细]
戴凭,字次仲,东汉汝南郡平舆(今临泉)人。少时聪颖,博学多才,尤钻《京氏易》。十六岁被推举为明经试用博士,后拜为郎中。一次,光武帝诏集公卿聚会,群臣都已入席,而凭独立。帝问其意。凭对曰:“博士说经皆不如臣,而坐居臣上,是以不得就席。”帝即召凭上殿,令他与诸儒辩论经书,凭对答如流。帝器重他,任...[详细]
戴震(1723——1777),字慎修,一字东原,号杲溪。安徽休宁人。出身徽州小商贾之家,乾隆举人,屡考进士不中,后纂修《四库全书》,殿试赐同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少时勤学好问,成年后,对经学、天文、历算、地理、音韵、训诂等都有深入研究,为18 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考据学大师及“徽派朴学”集...[详细]
戴正华(1901~1966),湖滨乡六家畈人。幼年在六家畈、撮镇私塾读书。民国10年(1921)去上海考入南洋专门学校学医,积极参加五卅运动。民国14年毕业后,先后任黄浦军官学校军医、广东-总兵站医院内科主任、国民0陆军四十四军卫生队队长和第五十六师少校军医。在军营生活中,他耳闻目睹官场内部的相...[详细]
大乔,庐江皖县[今安徽舒城]人也。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大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孙策攻皖,拔之。纳大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做之合。大乔 - 简明演义传记 庐江皖县桥国老有二女,大乔和小乔。大乔有沉鱼落雁之资,倾国倾城之容。孙策征讨江东,攻取皖城,娶大乔为妻。自古美女配英雄,伯符大乔堪绝...[详细]
邓稼先 ( 1924.6.25-1986.7.29. ) 安徽省怀宁县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研制和发展-的技术组织领导者之一,中国 理论设计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祖居铁砚山房,父亲邓以蛰是北京大学教授,母亲...[详细]
邓石如(1743~1805), 中国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怀宁(今属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号顽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他出生于寒门,9岁时读过1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曾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鏐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