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出生于安徽省,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07导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 2007年在校期间主持星空卫视娱乐节目《校园疯神榜》。2008年参演民国家庭剧《富贵在天》,正式开始演艺事业。2010年领衔主演的禁毒影片《明天》首映,同年主演古装轻喜剧《天生无才也有用》。2011年出演现实题材家庭伦理剧《...[详细]
杨永(1956—1989),革命烈士。安徽定远人。 杨永1975年参加公安消防工作,198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岛港公安局消防大队第二中队民警、班长、副中队长、政治指导员、中队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在历次灭火战斗中,英勇顽强,科学指挥,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贡献。198...[详细]
杨友敬,字希洛,号晴麓。清康熙(1662—1722)间贡生,乾隆元年(1736)举孝廉方正。曾任太和县教谕。重视搜集整理散失古籍。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天籁集》,经过明末战乱,清初已不复见。他从白朴后裔白驹处寻出,不辞千里亲往学者朱彝尊处请“正其误”,又将搜集到的36首散曲编成“摭遗”一并刊行。...[详细]
杨怿曾(1763-1833),字成甫,号介坪、自号天柱山樵。清嘉庆六年(180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江西道监察御史、湖广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户科掌印给事中、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使、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署兵部尚书、湖北学政、湖北巡抚、署理湖广总督兼学政,拔贡朝考阅...[详细]
杨岐珍(1836年——1903年),字西园、回族、安徽省淮南市(原寿州)人。清末为维护祖国统一,卫戌海防,保持边疆稳定作出过贡献。 1836年(道光十六年)出生于淮南市谢家集区赖山村一户农民家里。幼习武功,年17岁(1853)随父杨守恩佐理寿州团练,巡防州境。次年清廷招募寿勇,杨岐珍因身高体...[详细]
杨直三,(1904-1930),安徽霍山人。出生于杨家河一个富有的地主家庭。早年考入安庆法政专门学校以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致力于人民解放事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回到家乡,与丁楷、高维琪等人在杨家河一带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29年11月,率领赤卫队支援西镇暴-动。后与王仕斌、刘际栋...[详细]
严宏章(1901~1930),出生在烂泥坳乡的一个农民家中,1926年在安庆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和同学、中共党员陈法镒回到故乡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在良善铺和烂泥坳办了两所小学,分别命名“植本”和“蔚起”,自任校长。并以学校为基地,向师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详细]
姚棻字香茞,号铁松,安徽桐城人。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甘肃靖县知县,教民置水车灌田,开金石岘便利交通,立兴靖堡集市繁荣贸易。调皋兰知县,署固原州。升安陆,移武昌,改施南府,再改谭州府。历任广东按察司,江西、贵州、云南、福建巡抚。著有《铁松随笔》、《蒙求草》各2卷;《别音正讹》、...[详细]
姚家华(1906—1930),又名祝三。安徽霍山人。一九0六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二七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六(安)霍(山)县委书记兼游击队政治委员。一九三0年,于安徽六安张家店牺牲。 ...[详细]
姚志彬男,1953年8月出生,安徽安庆人,汉族。1990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广东省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兼广东省卫生厅厅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第七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1973年参加工作。1976年至1979年就读于安徽医学院医疗系。1979...[详细]
殷坤才全国劳动模范。现任马鞍山安康菌业董事长。上世纪80年代初,殷坤才从杂志上看到一篇《稻草堆里出珍品》的文章,从中了解到农作物的秸秆、锯木屑、稻草、废棉、棉籽壳等都能用来作为生产食用菌的原料。他如获至宝,立即拿出自己走村串户卖冰棒积攒起来的几十元钱,寄给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邮购食用菌栽培...[详细]
尹同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62年11月出生,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0年-1984年就读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 1984年进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红旗轿车厂任工艺员。 1989年10月-1991年10月,赴德国、...[详细]
游宗发(?~1945),新店河乡印墩冲人。家乡成立苏维埃政权后,参加了少年模范先锋队。他随-战到陕北后,进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26年(1937年)毕业,任一二九师七七六团特派员,政治处主任。34年,在同国民党阎锡山部队激战的上党战役中牺牲。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 袁大鹏 (...[详细]
袁大鹏(1914-1945)安徽金寨县古碑镇人。1929年参加少年先锋队任大队长。1930年春参加红军。三打金家寨战斗中,他一人劈死10多个敌人,立了功。7月攻打英山,在金家铺追击敌兵时,全班抓了一个排的俘虏,其中他一人就抓了6个,师部授于他“红军勇士”的称号。同年冬,任某班班长。1931年2月...[详细]
袁化民(1913~1948)又名袁如为,古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连长、指导员、联络员。他常化装为民夫、货郎传递情报。抗日战争时期,他与李中元、张经川等在丁家埠地区组织2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打击地方 武装。金寨县民主政府成立后,任城关区民兵游击大队长,率部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镇压-和...[详细]
余朝阳(1919—1947),安徽六安人。1931年春,参加抗日儿童团。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33年,任商城童子团团长,坚持大别山苏区的革命斗争。后来,调任第二路游击师政治宣传队指导员。1935年2月,到重建的红二十八军政治部当警卫员,随部转战皖东皖西。1...[详细]
余道品(1902~1975)张畈乡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霍山县六区六乡贫农团组长、乡苏维埃粮食委员、乡苏维埃主席。民国21年(1932)红军西撤时落伍回乡务农,在-时期,他精心保存革命文物,细心照料红军家属。新中国建立后,被评为县区乡优属模范。 1951年他应党中央特邀,到北京参加全...[详细]
岳岐山,匪首,化名张道生、邱传义,绰号岳葫芦。原籍河南潢川,曾先后迁居固始东乡、霍邱西乡及淮南、淮北等地。他幼时随父学木匠兼种坟地,为躲壮丁流浪在外。民国28年(1939),投入许老凯部为匪,在霍(邱)、固(始)一带抢劫。曾在霍邱南乡掠劫0残害群众5人,并与王牙子、陈小宽等匪流窜至颍上、阜阳、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