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本训(1929~)舒城县城关镇人。1950 年考入安徽大学园艺系,1952 年毕业分配到国家农业部工作。1954 年,在哈尔滨东北农学院俄文训练班学习。1955~1987年,先后在农业部宣传总局教材编译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资料室、果树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历任、副主编、编审。负责和参与...[详细]
高炳麟(约1866~1936),字文伯,生于贵池县城内牌坊街(今九华街),光绪辛卯科举人。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贵池设立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劝学所,高被委为劝学所总董兼视学员。兴办新学,不遗余力。宣统二年(1910 年)十一月,他被县各界推举,充任安徽省谘议局议员。民国元年(1912 ...[详细]
高国忠(1929~)凤台人。民国37 年(1948 年)9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3 年转业到银行工作,曾任安徽省萧县农业银行农金辅导员,萧县人民银行工会副主席,萧县工商银行南关储蓄所主任。负责的储蓄所收到表扬信,锦旗和匾额共12 件,表扬信800 多封,1987 年被安徽省政府评为“创优...[详细]
高杰富(1915~1933)金寨县人。民国19 年(1930 年)参加红三十三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团长等职。民国21 年10 月随主力红军西征至川陕,民国22 年在巴中县战斗中牺牲。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夏传钧 (1915~1931)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详细]
高峻(1917~)原名高家传,金寨县江店镇人,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营部秘书,团政治处宣传股长,共青团川陕省委委员、宣传部长、中共川陕省委秘书,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机要科股长,专事译电工作。民国24 年随军参加长征,三过雪...[详细]
高俊超(1924 ~)又名高策士,无为县沈马乡人。民国28 年(1940 年)5月入伍。民国32 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安徽省农林厅副厅长、林业厅厅长、省顾问委员会委员。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肖范九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 任奇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 ...[详细]
高世读(1873~1954)字书田,亳州城关曹巷口人。27 岁中秀才,在柳湖书院教书2 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去北京,在毅军翼长姜桂题部任幕僚。宣统二年(1910 年),被提升为驻豫毅军随营学校总办。宣统三年,高世读应武卫右军翼长倪嗣冲之聘,出任该军营务处之职。这年冬,高随倪到安徽阜阳...[详细]
高天栋(1893~1931)字少周,金寨县燕子河人,幼读私塾多年,颇通文墨。民国17 年(1928 年)于南溪结识詹谷堂、周维炯等共产党员,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到燕子河后,与刘仁辅、徐育三等组织农民协会。民国1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龙门石组织农民赤卫队40 多人,同年11 月带领赤卫...[详细]
高维其(1897~1931)字建中,号梦林,霍山杨家河乡小江家山人,安庆工业专门学校毕业,中共党员。 在任管家渡县立第三高级小学校长时,同喻石泉等建立中-的支部,发展进步师生入党,同时通过打入民团的党员做 工作。领导长岭庵、金竹坪等地农民-,当选为中共霍山第一、二届县委委员,县苏维埃委员兼裁判委...[详细]
高翔(?~1941),原名高修和,化名朱镜明、苏明,郎溪县涛城镇梅村人。幼年在家塾就读。民国16 年(1927 年)在县城建平公学加入共青团。民国17 年5 月郎溪“五·九”农民-失败,建平公学停办。高翔与董元祥(后自首)等去上海,通过上海创造社的介绍进入浦江中学,并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详细]
高一涵(1885~1968),原名永浩,别名涵庐、梦弼,今六安市南官亭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 年)生。幼时聪颖好学, 13 岁能作诗文,14 岁中秀才。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安徽高等学堂。民国元年(1912 年),自费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攻读政法专业。民国5 年回国,与李大钊同办《晨...[详细]
高占元,1922年8月出生于本县张山乡。1940年在本县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任过施官镇总支书记、中所乡支部书记、张山区委书记等职,1958年任过上海市东昌区委副书记等职。 张山乡 张山乡位于安徽省来安县城北郊,由原张山乡和长山乡合并而成。面积98.4平方公里,低山丘陵占3...[详细]
[唐]广平(今安徽宿县)人。志廉子。官至少卿。善正、行、草书,习右军(王羲之)法,唐太宗甚爱其书。自任润州、湖州、筋骨渐备;任申、邵等州,体法又变。上元三年唐高宗撰唐明征君碑,即为正臣行书。金陵(今南京)亦有其书。字画殊有欧、虞遗风。《书断、东观余论、书史会要》个人作品。...[详细]
高正文,1949年出生于本县广大乡。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7年转业到宿县地区文化部门专事文学创作。中共党员。在部队时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和连长,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1976年7月,他在实弹演习中为保护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排除一枚出现故障的手榴弹,结果被手榴弹炸...[详细]
高植(1911~1960),巢湖市柘皋镇人,著名作家、翻译家。他自幼勤奋学习,追求新知。13 岁时,就读于芜湖萃文中学,后又转入南京金陵大学附中读完高中。民国21 年(1932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社会系。曾在凤阳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中山文化馆编译。抗日战争开始后,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任教。 民国...[详细]
葛崇连(1944 ~)合肥市人。1967 年7 月毕业于皖南大学化学系。1968 年7 月至1976 年6 月在马鞍山炭黑厂工作,任生产组副组长、工艺技术员。1976 年起在安徽石油化学工业厅工作,先后任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局长、党组书记,专业职称为高级工程师。先后主持和参与了“ 六五”、“ 七...[详细]
葛懋春又名方晓虹、鲁春龙,男,1926 年2 月生,肥西县刘河乡葛大郢人,民国35 年(1946 年)8 月毕业于舒城晓天安徽第七临时中学,同年9 月进青岛山东大学外语系读书。1951 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历任讲师、系主任,现为历史系教授。编著有《基础与上层建筑》、《枣庄煤矿史》等10 多部著作...[详细]
葛德淦(1914~1966)肥西县刘河乡葛大郢人。民国28 年(1939 年)考入湖南大学,民国32 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9 年加入共产党,任湖南大学马列主义研究室主任。1951 年进北京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回湖南大学任教。1954 年调湖南师范学院任教,后为教授。著有《关于十月社会主...[详细]
葛光庭(1880~1962)字静岑,蒙城县城关北大街人。 葛光庭幼年丧父,寡母供他求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常节省奖学金,补助0。毕业后选为公费留学生,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留学期间,先后加入“兴中会”、“同盟会”。回国后任保定军官学校炮科教官。民国初年,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