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桂(1917~1990),桐城县北麒麟乡(今属枞阳县)人,世界著名计算机专家。 慈云桂家境贫苦,从桐城中学毕业后,为支持弟妹上学,辍学至庐江县当小学教员。家境宽裕后,又继续上学。民国25 年(1936 年)7 月考入安庆高中读书,毕业后考入湖南大学,民国32 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清华大学无...[详细]
崔宫氏(1896—1949),霍邱县塘下村人,革命烈士。 崔宫氏出身穷苦农家,自幼随父母讨饭为生,20岁与阜南县人崔金普结婚,仍然四处乞讨流浪。民国35年(1946),崔宫氏随丈夫回阜阳县南乡崔吴庄(今阜南县城郊区民安乡)定居。 民国36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路过阜阳县南乡,建立...[详细]
崔光杰(1932~)滁州城东关外人。中国致公党成员。1958 年毕业于苏联乌拉尔工学院,回国工作后,先后任第十四研究院第七研究所工程师、武汉纺织工学院教授,是湖北省第七届人大代表。1985 年参与集体科研项目,获国家科学发明三等奖。主要著作有《高频热处理设备基本知识》、《电子工业新型材料》等。 ...[详细]
崔筱斋(1896~1932),名义忠,合肥长丰人。少时天资聪慧,父亲节衣缩食供他入私塾读书。民国10 年(1921 年)到合肥城补习功课,参加学联组织的反对安徽军阀倪道烺、马联甲的斗争,不久又到共产党员高语罕等主办的芜湖工读学校学习,被到革命思想的熏陶。民国13 年秋崔筱斋在芜湖加入共产党...[详细]
崔正旺(1931~1982)庐江县小墩乡人。打虎英雄。建国后历任农村生产大队大队长、党支部书记、县人委委员等职。多次出席中央、省劳模大会,多次获奖。1951年腊月,他用矛将一只400 多斤重的野猪捅死,为民除害。1958 年6 月,在杨岗乡山边发现一只老虎,他猛扑过去骑在老虎身上,双手死死掐住老...[详细]
戴戟(1895~1973),原名光祖,字孝悃,原籍旌德,祖父因经商迁居江苏,后定居苏州。幼年时,家境开始衰落,读完小学,父母先后去世,不得不到一家商店去当学徒。不久,因不堪老板的-,离开家乡,去上海参加了学生军,时年15 岁。 民国5 年(1916 年),戴戟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详细]
戴帮(1917~)天长县人,抗战时期任中共淮北区党委机关报《人民日报》、《拂晓报》记者,解放战争时期至建国初为《雪枫报》、《开封日报》、《江西日报》社副社长,新华社淮北前线分社、豫皖分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湖南分社、中南分社社长。1955 年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1978 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详细]
闵代超(?~1933)金寨县人。自幼学织布手艺。民国17 年(1928 年)参加赤卫军。民国18 年参加红军。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九团团长。民国22 年在四川巴中县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牺牲。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 黄华 (1908~1933)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详细]
戴芳华(1929 ~ )舒城县杭埠镇荒圩村人。民国36 年(1947 年) 初中毕业,同年考入安庆高级工业学校,学习机械专业。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进修班结业。中共党员。 1977 年3 月,任安徽省建工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1983 年,任安徽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1985 年3 月...[详细]
戴皋汝(1916~)嘉山县明光镇人,又名 ,民国23 年(1934 年)和汪道涵、秦其谷、李纯儒等进步青年在明光组织“二三读书会”。民国26 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天津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金克和 安徽省滁州全椒 陈崇...[详细]
戴锦荪(1905~1980)屯溪隆阜乡隆阜村人。1950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歙县园艺场副场长、工程师,歙县园艺科学研究所所长、农学会名誉主任,科协副主席;徽州专区园艺学会副理长,安徽省园艺学会理事;县、省人大代表。 戴锦荪19 岁从事庭园栽培,引种柑桔,首获成...[详细]
戴克隆(1899~1931)号子兴,化名项国平,霍山落河乡戴家院子人。民国16年(1927 年)秋,参加筹办“学术研究会”和农民夜校,由舒传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席皖西六县党组织联席会议和六安、霍山两县党组织联席会议。民国19 年4 月,任舒家庙-副指挥,后任中共霍山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详细]
戴克(1925 ~)无为县练溪乡人。民国29 年(1940 年) 2 月入伍、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军区工程兵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同年(公元1925年)出生的名人: 许光 安徽省合肥庐江县 刘曙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 陈健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详细]
戴克杰(1900~1931)又名抗军、天奇,化名胡威、胡政、胡勇,霍山但家庙人,少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后执教于县城小学,思想激进。民国16 年(1927 年)3月,国民革命军北伐经英山进入霍山,戴克杰组织学生上街-,宣传北伐意义,高呼“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污吏...[详细]
戴兰芬(1781—1833年),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卒于清宗道光十六年,安徽天长市人,字畹香,号湘圃,道光二年(1822年)状元。 戴兰芬生性温醇,擅长诗词,他出身书香门第,祖辈十四世皆中秀才。嘉庆十三年,戴兰芬乡试得中举人。 道光二年,朝廷为庆祝道光帝登基特开恩科。戴兰芬入选殿试,...[详细]
戴勤瑶(1932~)含山县东关人。1954 年任芜湖市联合诊所骨科医生、分所主任。1958 年后至今任芜湖市中医院骨科中医师、主治中医师、副主任中医师、主任中医师、主任。还任芜湖市骨伤研究所所长、中医学会芜湖市分会理事、安徽省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分会理事。承袭了中医骨伤推拿南派...[详细]
戴晓东(1904~1988),原名戴瑞璞,又名戴蕴山,萧县王寨镇戴楼村人,青年时代投身革命,积极组织并参与领导农-动。民国17 年(1928 年)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委员、特委秘书、萧宿永中心县委书记、鲁西南地委书记、冀鲁豫区党委委员、社会部长、河南工委组织部长。...[详细]
单寿父(1898~1967),原名单昌其,滁州人,出生在一个工商业兼地主家庭。本人受新思潮影响,不愿继承家业,决定走自己的道路。民国8 年(1919 年)于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即专心从事农业科学的研究。 民国9 年2 月,单寿父与蚕业教育家-,又名吴六吉结婚。婚后,入上海震旦大学...[详细]
单树模(1916~)萧县杨楼镇任庄村人。民国30 年(1941 年)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理系毕业。建国后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江苏地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编委会副主任、华东片主编,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