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嗣 [清][公元1622年-1680年]

  • 李邺嗣(1622-1680),原名文允,字邺嗣,以字行,号果堂,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十二岁能诗,十六为诸生。入清,藏身匿迹,以著述为业。其诗工力颇深,刊落凡庸,破除前后七子窠臼,卓然成家。诗文多纪沧桑间事,每寓故国之思。著有《杲堂诗文集》三十八卷。李邺嗣(1622-1680),原名文胤,字邺...[详细]

柳贯 [元][公元1270年-1342年,元代儒林四杰]

  • 柳贯(1270~1342) 元代文学家。字道传。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曾任江山教谕。至正二年(1342)起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在官七月而卒。柳贯跟方风、吴恩齐、谢翱等学作古文、诗歌与方回、仇远、戴表元、龚开交游。著有《柳待制文集》20卷。柳贯官仅止于五品,禄不超过千石。但在当时文坛上影响...[详细]

刘伯温刘基 [明][公元1311年-1375年]

  •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详细]

刘蒙天

  •  一九一八年生,别名柏森,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水竹安村人。擅版画。陕西艺术学院。 1938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 1939年在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工作。[1] 1942年到抗大二分校从事美术教学,后在抗大七分校工作,1945年再入鲁艺进修。后到晋绥军区政治部主编《战斗画报》。 ...[详细]

刘松年 [宋][南宋四家]

  •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因家住杭州清波门,俗名暗门,故人称“暗门刘”。孝宗淳熙(公元1174?189年)间为画院学生,光宗绍熙(公元1195-1224年)时任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笔墨严整,设色艳丽,屋宇界划工细。画风在当时影响较大,与李唐、马远、夏圭交称“南宋四家”。...[详细]

刘宗周 [明][公元1578年-1645年]

  • 刘宗周(1578~1645),初名宪章,字启东,一作起东,号念台,因讲学山阴县城北之蕺山,学者称其为蕺山先生。明绍兴山阴人。 宗周系遗腹子,自幼随母养于外祖父章颖家。章颖颇有学问而屡试不第,徐阶、陶望龄、周应中等均出其门下。宗周幼受外祖辛勤培育,己又勤奋好学,万历二十九年(1601...[详细]

李孝光 [元][公元1285年-1350年,元文四大家]

  • 李孝光(1285~1350) 元代词作家。字季和。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四年(1344)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擢升秘书监丞。李孝光今存词22首,大部分抒写隐居...[详细]

李曾伯 [宋][公元1198年-1265年]

  •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属河南)。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曾伯通军事,曾任四川宣抚使、湖南安抚使等职。为官多有实绩,有名于时。曾与权臣贾似道同任边帅,对边境之事,知无不言,所以遭到嫉恨排挤。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详细]

楼钥 [宋][公元1137年-1213年]

  • 楼钥(1137~1213) 南宋诗人。字大防,号攻□主人。鄞县(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为胡铨所知赏,称赞他为翰林才。初任教官,后调为温州教授,光宗时提升为起居郎兼中书舍人。楼钥敢于直谏,无所避忌。在朝因与大臣韩□胄政见不同,辞去官职。韩□胄被诛后,楼钥又起用为翰林学士,升为吏部...[详细]

陆贽 [唐][公元754年-805年,唐朝宰相]

  • 陆贽(754~805) 唐代文臣。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敬舆。大历八年(773)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出任宰相,但两年后即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四川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详细]

罗虬 [唐][江东三罗]

  • (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台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词藻富赡,与隐、邺齐名,世号“三罗”。累举不第。广明乱后,去从鄜州李孝恭。为人狂宕无检束。籍中有善歌0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巳为副戎所聘,不令受。虬怒,拂衣起;明日,手刃杀之。孝恭坐以罪,会遇赦释之。虬...[详细]

骆宾王 [唐][公元626年-684年,初唐四杰]

  • 骆宾王(约626或627~684后) 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高宗永徽(650~655)...[详细]

罗隐 [唐][公元833年-910年,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 罗隐(833—910),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原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改名为隐。唐末新城饮贤罗家(今富阳城阳乡)人。祖知微,福唐县令;父修古,曾应开元礼。 罗隐“龆年凤慧,稚龄能文”,读书于鼍江岸上之鸡鸣山麓。大中十三年(859)已在贡籍。咸通元年(860)入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因其恃才傲物,所为...[详细]

陆维钊 [公元1899年-1980年]

  • 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署劭翁,书斋名庄徽室,亦称圆赏楼,平湖新仓镇人。幼承家学,随祖父陆少云(秀才,善书画)习书画。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部。1925年,应聘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担任助教,为王国维的助手。1931—1934年,任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详细]

路翔 [清]

  • 路翔[清]字汉飞,杭州人。善画人物。《图绘宝鉴续纂》 ...[详细]

鲁迅 [公元1881年-1936年,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详细]

陆游 [宋][公元1125年-1210年,中国古代十大文豪,南宋诗坛四大家]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详细]

吕纪 [明][公元1477年-?,明朝画家]

  • 吕纪(1477~?)中国明代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今浙江宁波)人。以画被召入宫,值仁智殿,授锦衣卫指挥使。擅花鸟、人物、山水,以花鸟著称于世。 他曾在仁智殿任锦衣卫指挥。他擅长画花鸟,常画凤凰、鹤、孔雀、鸳鸯之类,也画花树,秾郁灿烂,古艳夺目,工笔勾勒与水墨写意具佳,笔墨流动,发展了花鸟...[详细]

吕留良 [清][公元1629年-1683年,明末清初杰学者]

  • 吕留良(1629~1683)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又名光轮,一作光纶,字庄生,一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等,暮年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浙江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顺治十年应试为诸生,后隐居不出。康熙间拒应满清的鸿博之征,后...[详细]

吕天成 [明][公元1580年-1618年,晚明戏曲理论家、剧作家]

  • 吕天成(1580~1618) 晚明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原名文,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余姚(今属浙江)人。出生于仕宦家庭。万历间诸生。万历三十一年(1603)前后,曾在南京做过职位很低的官,一生功名不得意,但对科举一直存在幻想。吕天成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才能。王骥德在《曲律》中提到他兼工古文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