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庭(1880—1945),镇海临江乡虹桥村人。幼丧父,家贫寒,13岁进上海英商太古轮船公司当仆役,4个月后被解雇回家。不久母亡,复赴沪,先后充盛京轮、保定轮等船水手,曾带头反抗船主、工头对工人的欺压。1918年,参与筹建上海均安水手公所,捐款救济失业水手,介绍就业,举办工人子弟学校。五四运动...[详细]
朱碧山(生卒年未详),名华玉,魏塘镇(今嘉善魏塘镇)人。元天历、至正间雕刻金银器名匠。善制槎杯,所铸虾杯、人物杯等酒器具极精妙,不施药焊,注酒自能流走;形象生动,神态可掬,技艺精湛。时人极为珍重,后世名士诗人亦交相赞誉。元代文人虞集、揭傒斯各令碧山制银槎杯为寿。清代名流孙承泽家曾有此物,杯首刻“...[详细]
朱承汉(1917—1990),湖州人。14岁开始学医。1934年秋,考入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学习,两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在故里独立行医。抗战期间,发起组织中医学术研究社,同时担任《吴兴医药月刊》学术。抗战胜利后,吴兴县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和《吴兴医药》杂志主编。建国后,先后任湖州市东街联合诊所主任、...[详细]
朱春庐(1899—1968),自号槜李居士,嘉兴人。始从嘉兴名医朱斐君习医,复游乌镇名医张艺成名下,得名师真授,造诣精深。曾行医于嘉兴、吴江一带,求诊者甚众。临诊40余年,积丰富经验,博采众长,且兼习西医学。主张以活血化瘀治肝硬化,通阳涤浊治冠心病。对《内》、《难》典籍均有研究,尤于张仲景学说体...[详细]
朱楚辛(1907—1969),又名深,浦-宅人。1925年在杭州就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时,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受组织指派参加中国国民党。1927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浦江县党部筹备处工作。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于是年秋被捕,关押在杭州陆军监狱。1933年至上海,参加抗日...[详细]
朱大典(1581—1646),字延之,号未孩,金华长山村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章邱知县。天启二年(1622),任兵科给事中,上疏谏阻太监王体乾、魏忠贤等求功荫锦衣世袭之议。五年,出为福建副使,抵御“红毛番”侵扰有功,晋升为右参政。父丧,归隐北山鹿田寺读书。崇祯三年(1630),以...[详细]
朱大可(1898—1978),名奇,别署莲垞。祖籍南京,因祖父曾为秀水(今嘉兴)巡检,遂寄籍嘉兴。父丙一,清末任宣平县知县。大可少时负笈南京农学堂,毕业后一度曾任上海《新申报》主编,并先后在上海务本女中、爱群女中、正风文学院、正始中学、大经中学、比乐中学及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南通学院等院校任教师、...[详细]
朱丹(Dani),1981年8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影视演员。 2003年,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朱丹加入浙江卫视担任节目主持人。2007年,朱丹开始主持歌唱争霸节目《我爱记歌词》 。2009年,朱丹获得华鼎奖综艺节目最佳表现女主持人提名 。201...[详细]
朱端钧(1907—1978),字公吕,余姚县城人。1921年就读上海南洋中学,1926年入圣约翰大学,次年转复旦大学外国文学系,业余参加辛酉剧社。1929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在洪深指导下,组织复旦剧社,参与导演《五奎桥》、《西哈诺》等剧,与洪深一起以光明剧社名义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撰写影剧评论。...[详细]
朱复戡(1900—1989),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40岁后更名起。号复戡,以复戡号行,鄞县梅墟(今属邱隘镇)人,迁居上海。幼承庭训,涉猎经史,好习书画。7岁能作擘窠大字,吴昌硕称为“小畏友”。16岁时篆刻作品入选扫叶山房出版的《全国名家印选》,17岁参加海上题襟馆,师事吴昌硕,与冯君木、罗...[详细]
朱福诜(1841—1919),字桂卿,海盐澉浦镇人。幼时聪慧好学,记忆力强,苦读10余载,通经书、医学和佛经。家贫,以教书为生,邑人张元济曾就读于门下。后以拔贡入仕,清光绪五年(1879)中举。六年成进士,授编修。历任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传讲,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十八年任会试同考官。二十三年...[详细]
诸葛韵笙(1871—1942),字泰,号源生,兰溪诸葛镇人。父亲棠斋,善鉴别中药材。清咸丰年间,在县城开设天一堂药店,继于香港、上海、广州开设祥源药号。韵笙初习举子业,曾中秀才,光绪末年弃儒经商,继承父业。扩充天一堂药店为药行,又在上海、杭州分设祥泰药号、同丰泰运输行。天一堂所制丸散膏丹,以“修...[详细]
朱馨谷(1875—1935),海盐澉浦镇孙湾村人。富有正义感,好打不平,一生为乡里做了不少好事,成为当地一位传奇性人物。1911年大旱,澉浦大部田稻颗粒无收。馨谷四处奔走,发动群众向上告荒,同时提出减租主张,与地主阶级展开斗争。后当局以“煽动民众造反”的罪名,将馨谷逮捕入狱。澉浦100多农民自发...[详细]
祝光焘(1904—1932),又名柏生,建德麻车人。1922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后为九中师范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从九中毕业,次年入浙江省地方自治学校,毕业后任分水县政府第二区(毕浦)区长。 祝光焘以区长身份,积极从事地下工作。联络当地共产党员,组织农民协会,...[详细]
朱嘉(1895—1961),字文侯,祖籍安徽,其父于清末任乍浦右营守备,遂定居平湖。专习国画,以卖画为生。1934年寓居上海,受聘为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曾先后参加上海书画善会、宛米山房、蜜蜂画社、中国书画会等艺术团体。解放后,在上海画院任画师。1956年4月,应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善画虎、...[详细]
朱家骅(1893—1963),字骝先、湘麟,吴兴北门外小港里村(今湖州白雀乡瑶阶坝小港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在上海同济德文医学校(今同济大学)就学,适值辛亥革命,曾任“中国敢死团”驻汉口代表。毕业后,赴德国留学,入柏林矿科大学。1917年回国,在北京大学教德文,后以教育部公费赴瑞...[详细]
朱镜宙(1889—1985),字铎民,乐清瑶岙人。少贫而体弱,不良于行。清光绪末年就读乐清师范讲习所,深得诗人朱鹏赞赏。后考取浙江公立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后即参加国民革命,曾募集学生军数百人,晋谒浙江省都督汤寿潜,请派员点收。旋在杭州主办《天钟报》,撰文报国,洋洋千言,为章太炎所赏识,许以三女章展...[详细]
朱斐君(1893—1954),名点文,号玉育,嘉兴栖真人。祖辈务农,后以酿酒为业。幼年从舅父胡少墀习医,19岁即在乡村挂牌行医。后在嘉兴城区芦席汇设诊所,因医术高明,人称“朱一帖”,为浙北名医。斐君极重医德,对于经济困难的病人,免费治疗,送诊送药。1933年2月,中共党员罗俊被国民党政府从上海移...[详细]
朱君毅(1892—1963),原名斌魁,江山人。清宣统二年(1910)考取北京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生。1916年秋赴美国留学,获霍布金斯大学教育系学士学位。继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所,专攻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统计学。1922年夏,又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时与梅贻琦、沈隽淇等取道欧洲,赴英国、法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