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孚 [公元1884年-1939年]

  • 张同孚(1884~1939) 张同孚,浙江鄞县人。13岁进虹口一家小铁铺当学徒。清宣统二年(1910年)去汉口京汉铁路做工。民国元年(1912年)回上海,到浦东英商祥生船厂当工人。是年,祥生船厂高级职员集资在虹口醴陵路创办上海协成裕记银箱厂,由张同孚主持。 其时国内保险箱市场,主要被“舶...[详细]

张伟文 [公元1878年-1941年]

  • 张伟文(1878—1941),字蔚斋,云和街头铺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留学,谋求实业救国。三十年回国,在上海加入光复会。次年,再东渡日本,在东京经宋教仁介绍入同盟会。三十二年初回国,四月与魏兰等赴南洋、印尼等地进行反清活动。回国后受陶成章委托,负责苏、浙、皖等省联络会党,策划浙江起...[详细]

章锡琛 [公元1889年-1969年]

  • 章锡琛(1889—1969),别名雪川,绍兴马山镇人。近代出版家。出身小商人家庭,幼时入塾读书,求学于东湖通艺学堂。1909年从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小学及师范学堂教员。 1912年1月至1925年12月,任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妇女杂志》主编、国文部,并上海《时事新报》副刊...[详细]

张夏 [宋]

  • 张夏(生卒年未详),排行六五,称十一郎官,萧山长山(今楼塔、河上镇一带)人。其父亮曾为五代吴越国刑部尚书,以父“任子”(荫封)授郎后任泗州(今安徽县)知州。时泗州大水,田宅被淹,张夏募民修建堤塘,疏导河渠,以减轻灾害。宋景祐年间(1034—1038),以工部郎0任两浙转运使。当时,浙江钱江海塘年...[详细]

张宪 [明]

  • 张宪(生卒年未详),字思廉,因家住玉笥山,自号玉笥生,山阴(今绍兴)人。为杨维桢得意门生,杨曾称赞说:“我的学生能词者,天下约百余人,但像张宪之才,只不过十人而已。”少年时自负才高,浪迹不羁,到京师后,信口纵谈天下事,被视为狂生。晚年入张士诚幕,任太尉府参谋,稍后迁枢密院都事。元亡后,改换姓名,...[详细]

张弦 [公元1898年-1936年]

  • 张弦(1898—1936),字亦琴,青田县城后街人。自幼喜爱琴棋书画,温州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政治大学,毕业后在南京某中学任教。20年代初,赴法国勤工俭学,入巴黎美术学院,以出卖油画、素描写生维持生计,学业优异,参加世界油画素描比赛获奖。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经国民政府驻法大使顾维钧敦促回国,受刘海...[详细]

张啸林 [公元1877年-1940年]

  • 张啸林(1877—1940),乳名阿虎,原名小林,后更名寅,慈溪庄桥(今属江北区)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移居杭州。早年游手好闲,斗殴滋事,与流氓为伍,为当地地痞。后进武备学堂读书,结识张载阳。民国初,结识上海英租界流氓季云卿,随季至沪,后拜上海青帮“大”字辈樊瑾丞为“老头子”,与黄金荣、...[详细]

张新华 [公元1916年-1941年]

  • 张新华(1916—1941),女,小名彩宝,曾化名凌兰、张惠琴,湖州南浔镇人。11岁时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成人。1936年夏毕业于南浔中学。次年秋,考入杭州浙江省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离校,与进步学生庄真、单浩(女)一起,沿浙赣铁路西去,寻找共产党。在江西南昌找到新四军驻四眼井办...[详细]

张新锦 [公元1899年-1927年]

  • 张新锦(1899—1927),又名金钱、有金,浦江礼张和祥山村人。出身农民家庭。1916年,考入金华浙江省立第七师范。五四运动爆发,领导浙江省立第七师范、省立第七中学同学--,声援北京青年学生爱国正义斗争。又积极组织金华抗日救国会,创办刊物《童灯》,宣传-,影响遍及旧金华府属各县。1920年夏,...[详细]

张雪父 [公元1911年-1987年]

  • 张雪父(1911—1987),镇海贵驷妙胜寺村人。幼喜习画,初中毕业后赴沪就业。1929年入上海白鹅绘画研究院所办夜校学西画,1935年从赵叔孺习国画,后为广告绘画员、美术设计员等。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0年起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师、教研室副主任、校长等职。1985年后任上海大学美...[详细]

张雪门 [公元1891年-1973年]

  • 张雪门(1891-1973),原名显烈,字承哉、尘芥,浙江鄞县人。著名幼儿教育家。 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幼年研读四书五经,后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 民国元年(1912),任鄞县私立星荫小学校长。 1918年,任星荫幼稚园园长。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星萌幼稚园...[详细]

张燕昌 [清][公元1738年-1814年,嘉禾八子]

  • 张燕昌(1738—1814),字文鱼,号芑堂,又号金粟山人,海盐武原镇人。清嘉庆间举孝廉方正。勤奋好学,精篆刻,为浙派创始人丁敬入门弟子。善鉴别,凡商周铜器、汉唐石刻碑拓,潜心搜剔,不遗余力。曾自摹古文字为《金石契》,收录吉金贞石资料达数百种。又曾至宁波天一阁,摹石鼓文,筑石鼓亭,勒石于家。亦曾...[详细]

张毅 [公元1918年-1976年]

  • 张毅(1918—1976),女,原名照鲜,学名美月,余杭黄湖镇人。8岁上学,读完初中一年级,因家贫辍学。1936年, 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到上海美丰绸厂当艺徒。满师后仍对折计酬,愤而转入曹家渡金城绸厂,曾参加上海丝织工人大-。 抗日战争爆发,失业回乡。次年参加省政工队。1939年5月加入中国...[详细]

张应昌 [清][公元1790年-1874年]

  • 张应昌(1790—1874),字仲甫,号寄庵,祖籍钱塘(今杭州),生于归安(今湖州)。清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任内阁中书。道光初年,曾参与编修《仁宗实录》。不久,因病辞职返乡,闭门不出,专以著作,致力于《春秋》之学,历经30余年,完成《春秋属辞辨例编》80卷,取三传以下及清代诸儒书400余...[详细]

张印通 [公元1897年-1969年]

  • 张印通(1897—1969),字心符,嘉兴泰石桥人。1917年浙江省立第二中学毕业,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1923年日本国立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国后历任浙江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二中、江苏松江女中教员、教务主任,省立一中教员。1931年起任浙江省立嘉兴中学校长。在赴日留学期间,即怀抱教育救国的...[详细]

张逸云 [公元1871年-1933年,清末民国实业家]

  • 张逸云(1871-1933),又名张汝桂,字彝年,浙江省镇海县崇邱乡(今属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衙前村人。清末民国实业家,中国味精工业先驱。 清同治十年(1871),生于儒商家庭。其祖张梓林、父张梅仙早年在上海经营酱园业。其父为咸丰年间贡生。其兄张昌年为同治六年(1867)举人。 光...[详细]

张曰珩 [清]

  • 张曰珩(生卒年未详),字楚卿。清附贡生,曰珹三弟。曰珹殁后,曰珩起而继之。在苏州设立武盛茶叶公司,加强与各方联络,业务益加扩充,经营范围延伸至哈尔滨、海参崴一带,销势年有起色。为拓宽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在杭州曹家巷成立建(德)淳(安)分(水)会馆,作为本邑及邻近茶商交流信息、联络业务之场所。并...[详细]

张曰珹 [清][公元1867年-1894年]

  • 张曰珹(1867—1894),字玉轩,分水柳柏乡(今桐庐百江镇)人。清末邑廪生,广有文名,且富胆识。父殁后,经商。分水盛产茶叶,由本邑商人运往苏、杭一带销售,因受牙行中间盘剥,常致亏本。曰珹愤怒不平,乃倡议于江苏吴江开设同德和茶行,直接设立经销点,从而挽回地方利益,茶商皆大欢喜。为使产品适销对路...[详细]

张越霞 [公元1911年-1979年]

  • 张越霞(1911—1979),女,浦江县城人。浦江县启文女子小学毕业后,受五四新思潮熏陶,于1927年2月担任浦江县妇女协会负责人。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越霞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8月遭通缉。受党组织派遣,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担任文印、内部交通,在周恩来、董必武身边工作多年。曾两次被捕,第一次装...[详细]

张云璈 [清][公元1747年-1829年]

  • 张云璈(1747—1829),字仲雅,清钱塘(今杭州)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嘉庆十二年(1807),选为湖南安福县知县,后调湘潭,在任5年。辞官归居后,或潜心著述,自得其乐,或登山玩水,怡情自然,与当时文士和诗赋词,相与交好。他学博才雄,工诗文,他的诗“赁衿发咏,无寒苦稼纤之习”。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