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渠 [公元1902年-1962年]

  • 杨开渠(1902—1962),又名顽石,诸暨齐东乡全堂村人。1924年,毕业于浙江杭州甲种工业学校电机科。1927年,留学日本,193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实科,1932年回国。曾任重庆乡村建设学校、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四川农学院院长,四...[详细]

杨莲青 [公元1896年-1950年]

  • 杨莲青(1896—1950),小名阿奎,德清新市人。其父一度开设书场,莲青耳濡目染,对曲艺萌发兴趣。恰值著名艺人全如青在新市说评话《五虎平西》,遂拜在全的门下,学说评话。因擅长说功,故将《五虎平西》改为以“狸猫换太子”为主要内容的说功书,并改书名为《狸猫换太子》。说书中吸收戏曲表演艺术,模拟人物...[详细]

杨柳青 [公元1937年-1987年]

  • 杨柳青(1937—1987),新昌镜岭镇大古年村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并考取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曾先后任四机部877厂技术科副科长,陕西咸阳市彩电显像管厂厂长、副总工程师,并去日本、新加坡考察。1987年7月,由其具体负责的彩色显像管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详细]

杨筱楼 [公元1913年-1977年]

  • 杨筱楼(1913—1977),原名周嘉敏,小名阿金,德清县士林荡里墩人。15岁时,从湖滩艺人叶久林学艺。十六岁起,随本村滩簧班演出。在《小寡妇粜米》中饰小寡妇,表演细腻动人,嗓音柔婉,扮相逼真,一时声誉大振,观众呼他为“寡妇阿金”。一次, 以取缔黄色小戏为名捉拿艺人,趁机0。正在演戏的阿金,急中...[详细]

杨茂 [明]

  • 杨茂(生卒年未详),西塘镇杨汇(今嘉善西塘镇北杨汇塘附近)人。元末雕漆工艺家。擅长剔红,又工戗金、戗银法。所制漆器,用漆不厚,刀法娴熟,花卉表面略显平滑,在平滑的花瓣和叶面上刻阴线花筋叶脉,给人以娇嫩、淡雅和清新之感。均为传世之宝。存世作品有:花卉纹剔红渣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以土黄漆为底,上...[详细]

杨明 [公元1917年-1941年]

  • 杨明(1917~1941),原名钱伏曦,浙江省人。早年在上海读过中学,当过工人。 1940年8月任中共澄西县委书记。 1941年6月调任中共扬中县委书记。 1941年9月4日在扬中县中心沙遭日伪军逮捕,受尽酷刑。在关押中,乘敌不备,拉响伪军身上的手 ,欲与敌同归于尽,结果炸伤两名伪军...[详细]

杨七明

  • 杨七明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上下文村党支部书记,1967年5月出生,1997年6月入党,大专文化。 2008年前,上下文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益不足万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2008年杨七明同志放弃每年几百万元的生意,毅然回村竞选“村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积极带领党员...[详细]

杨枢 [元][公元1283年-1331年]

  • 杨枢(1283—1331),字伯机,嘉兴人。元大德五年(1301)率致用院宫本船浮海至西洋(今印度洋一带)贸易,逢亲王合赞遣使臣那怀等来中国朝贡,遂陪同至京师。贡毕,又护送其一行回国。授忠显校尉、海运副千户。大德八年,再次浮海至波斯湾忽鲁谟思(即忽里模子)贸易,船只、粮食自备,往返约6年。泰定四...[详细]

杨添 [元]

  • 杨添(生卒年未详),字文益,号拙省,西安(今衢县)人。元末世乱,隐居不仕。筑柯山书屋,著书赋诗,人称长者。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任道州(今属湖南省)巡司。查实军兵揭奚等卖放囚犯、诬陷军民等罪,面奏朝廷,判处充军。因洞察民隐,受嘉奖,任迪功郎等职。永乐五年(1407)升祥符(今属河南省)知县。...[详细]

杨衔晋 [公元1913年-1984年,森林植物学家,林业教育家。]

  • 杨衔晋(1913—1984),嘉兴人。 1931年7月,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毕业,留校任助教。1937年6月,任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和研究员。1942年2月,在四川北碚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1945年4月,赴美国耶鲁大学林学院进修。1946年8月回国后,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任河南...[详细]

杨炎宾 [公元1921年-1943年]

  • 杨炎宾(1921—1943),玉环县玉城镇人。8岁进环山小学,受进步教师董仲升启蒙教育,毕业后组织读书会。七七事变前后,串联进步同学组织烽火社(后改办快报社),自任,出版《烽火》(月刊)、《快报》(日报),宣传抗日。1937年12月,赴平阳县山门参加中共闽浙边区临时省委举办的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学习...[详细]

杨岩溪 [公元1890年-1939年]

  • 杨岩溪(1890—1939),又名吉祥,缙云新安村(今磐安仁川镇)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缙云县东区委武装委员,以演唱独角戏、卖膏药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次年3月,组建革命武装。12月20日,在下坑真因寺成立浙西工农革命军支队,任支队长,有130多人。当夜袭击新渥,战胜保卫团阻击。次日在后...[详细]

杨雍建 [清][公元1631年-1704年]

  • 杨雍建(1631—1704),字自西,号以斋,海宁盐官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后被荐举任兵科给事中。曾一日上九疏,以敢谏著称。十七年,上 书奏请严禁结社订盟,使明清之际盛极一时的党社运动顿遭扼杀。后历任兵部督捕理事、左右通政、太仆卿、左副都御史。康熙十八年(1679)出...[详细]

杨咏仙 [公元1897年-1979年]

  • 杨咏仙(1897—1979),字天喜,湖州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困。16岁习医,19岁后在湖州东门圣堂湾、东街开诊,从事中医外科达50余载。1957年加入湖州中医院,任副院长。 杨咏仙为人耿直厚道,医风谨严,医嘱殷勤恳切。开诊不久即声名大噪,四乡传闻,当时圣塘湾河浜(现蒸谷厂旧址)停满了星夜载...[详细]

杨玉生 [公元1890年-1965年]

  • 杨玉生(1890—1965),又名杨畴,平阳人。少时勤奋好学,鳌江公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广济医学堂。毕业后留校任医师。辛亥革命起,投笔从戎,任浙江省陆军一师师部军医、炮兵营军医正,曾参加攻打南京天堡城战役,获六等文虎章,陆军二等军医正军衔。 中华民国成立后,军阀间争权夺利,玉生感到仕途渺茫,遂...[详细]

杨镇龙 [元][?-1289年,元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首领]

  • 杨镇龙(?—1289),又名震龙、应龙,字子翔,宁海松坛(今黄坛镇)人。早岁习韬略、练弓马,好义轻财,结交豪杰。元兵下浙江,以白莲教聚众起义,拔宁海、象山。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率部经天台至东阳县玉山,所部扩至12万人,即以玉山为据点,杀马祭天,宣布受天命立国,自封大兴国皇帝,国号大兴,年...[详细]

杨镇毅 [公元1876年-1960年]

  • 杨镇毅(1876—1960),字梓青,又字子卿、芷钦,别号戎马书生、蔬香居士,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19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赴杭州入紫阳书院求学,旋入诂经精舍,与章太炎同师事俞樾。二十八年,补廪,先后任桃渚鹤峤书院及东湖书院山长。三十一年,与黄岩王燮阳创办赤城公学于杭州金刚寺...[详细]

杨哲商 [清][公元1883年-1911年]

  • 杨哲商(1883—1911),名旭东,以字行,临海县城(今临海市)旧仓头人。早年就学三台书院,善图画,能诗歌、治印,兼娴技击。卒业后,曾执教于县学,与王文庆等友善。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文庆在上海创办启东学校培养革命骨干。哲商闻讯赴沪入学,在校加入光复会。常与秋瑾等联络,奔走沪、杭...[详细]

杨志泛 [公元1932年-1989年]

  • 杨志泛(1932—1989),原名杨芝法,临海市城关镇人,原籍天台县南山上杨村。1949年6月,在临海回浦中学参军。后调天台县人民武装部工作,驻南山片,兼任杜潭乡乡长。白天领导贫苦农民减租减息,斗土豪分田地,晚上组织民兵埋伏要道,截击土匪,英勇作战。195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详细]

严鹤龄 [公元1879年-1937年]

  • 严鹤龄(1879—1937),字履勤,又字侣琴,余姚低塘下河严家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三十四年(1908)任复旦公学讲师兼学监,未几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宣统三年(1911)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民国初任浙江都督署外交司长、国务院咨议、外交部参事。1916年起任英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