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超吾儿(1267—1359),汉名马浩,字昂夫,号九皋,通称薛昂夫或马昂夫,维吾尔族人。出身贵族,先世内徙,居河南怀孟路,后移居江西龙兴路。 元至顺三年(1332)至至元元年(1335),及至正九年(1349)至十二年和十九年三次任衢州路达鲁花赤或总管之职。在任期间,亲手整理地方文献,作《...[详细]
薛祀光(1900—1987),字声远,瑞安薛里人。早年留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获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厦门大学教务长、武汉大学和湖北大学教授,连续从事高教事业达45年。专长国际法和民法。解放前曾为教育部的部聘教授,30年代末40年代初,蒋...[详细]
薛季官(1134—1173),字士龙,亦作士隆,号艮斋,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与孙氏成婚,在岳父荆南安抚使孙汝翼处充机宜文字书写,并从湖湘著名学者袁溉问学,得事功之学。二十三年五月,赴蜀入四川制置使萧振(平阳人)幕。十二月,因论事不合,离成都回乡。三十年,以二伯...[详细]
徐恩曾(1896—1985),字可均,吴兴(今湖州)双林镇人。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后去美国留学,习电机工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参加陈果夫、陈立夫组织的中央俱乐部(即CC)。1931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扩充机构,训练特务。1935年,升任处长。1938年8月,中国国民...[详细]
薛叔似(1141—1221),字象先,永嘉城内(今温州鹿城区)人。薛季宣从侄。南宋乾道八年(1172)进士,授迪功郎,明州鄞县主簿。淳熙五年(1178)十一月到官。八年六月,因少保史浩举荐,任敕令所删定官。十二年八月,迁太常博士。十五年二月,宋廷仿唐制置补阙、拾遗,首以叔似为左补阙,即陈“建中、...[详细]
薛希琏(?—1458),字廷器,丽水人。明宣德五年(1430)进士。任贵州道监察御史。正统五年(1440),按治河南。曾奉命巡视京市蹋坊,不到一月,强豪敛迹。后调任江西巡抚,铲除赋役积弊,劝民出储义仓,倡导修筑堤塘等,政声益著,升刑部侍郎。十年,巡视直隶、保定、淮安等十一府,被誉为理财能臣。十四...[详细]
许廑父(1891—1953),名与澄,字弃疾,又字一庵,别署颜五郎,萧山浦沿许家里村人。幼入私塾,曾就读于杭州宗文中学(现杭十中)、上海中国公学。1920年,为粤督莫荣新的秘书。后抵沪,由《民权报》主笔何海鸣推荐,靠写作为生,在文坛初露头角,尤以《八仙得道传》出名。其作品多以言情为主,文笔快捷,...[详细]
徐恭典(1892—1970),字敬五,常山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翌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西北大学法律系。192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继赴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深造,专攻民法各一年。1924年学成,由德国转道苏联考察月余后返国。先后任北京政法大学教授,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候补推事,南京国民...[详细]
徐贯(生卒年未详),字原一,明淳安蜀阜人。景泰四年(1453)中举人,天顺元年(1457)中进士,授兵部郎中,又调为福建右参议,分守延平、邵武四府。时值当地饥荒,徐贯开官仓,减价出售,救济灾民。继而升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有镇守总兵,多占军丁佃户,徐贯坚决取缔。后升任工部左侍郎。会苏、松大水...[详细]
许鸿宾(1883—1967),人称炳炳曲师,嘉兴人。出身戏曲世家,父祖辈以组织乐班,替婚丧人家吹打奏乐为业。鸿宾年轻时即继承家业,组织的乐班称“鸿宾奏”,成员为临时召集,无固定收入,但赖此为生。乐班除吹打奏乐外,亦演唱昆曲,脚本为许氏祖传。11岁开始跟父亲许少岩学习昆曲和练习吹笛。学笛严格讲究姿...[详细]
徐寄庼(1882—1956),原名徐陈冕,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县学。二十九年进杭州两浙公学,次年东渡留学,初入东京弘文书院学日语,旋入山口高等商业学校,专习金融。三十一年夏返温,与黄群、吴钟镕一起向温处道童兆蓉建议成立温处学务分处,十月下旬始获学部批准...[详细]
许姬传(1900—1990),号思潜,海宁长安人。幼受家庭熏陶,8岁随外祖父徐致靖读书。徐是戊戌变法重要人物,思想开明,讲授经史诗文以外,还教他弈棋、吹笛、唱昆曲、读小说。1919年到天津,在直隶省银行当文书。对京剧发生浓厚兴趣,经常向京胡圣手陈彦衡学习谭(鑫培)派声腔,并结交京剧界人士王瑶卿、...[详细]
徐金福(1919—1980),嵊泗枸杞乡人。渔民。195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生产大队和公社领导干部。1958年,创人工移殖贻贝技术,为人工养殖贻贝提供信息,被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10月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获国务院“劳动积极分子”奖状。此后致力于贻贝人工养殖...[详细]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学者称横塘先生,瑞安人。器质端重,幼如成人,北宋元祐(1086—1094)初,入太学读书,后受业于洛阳程颐。绍圣元年(1094)进士,历仕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四朝,为官清正,刚直不阿。宣和六年(1124),任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朝廷用童贯为河东北宣抚使...[详细]
徐康剑,男,汉族,1973年4月出生,浙江省常山县人,中共党员,现任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200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徐康剑于1994年参加工作,一直奋战在刑侦工作一线。他参加破获了“2000.11.27”大德公司玉器被盗案、“2004.7.12”-管道原油案、“2...[详细]
徐骝良(1878—1942),又名策、张策,号励身,海宁硖石人。早年留学法国,攻铁道专业,毕业于塔贝尔工程大学和巴黎铁道大学,通晓英、法、德多国文字,精世界语。归国后创办铁路讲习所,培养专业人才。清宣统二年(1910),代表清政府参加万国铁道会议,并周游欧洲,考察10多个国家的铁道工作。历任沪杭...[详细]
徐良董(1891—1981),字左史,江山人。1917年考入北京医药专门学校。毕业后任集美医院、吴兴医院内科医师。北伐战争期间,曾任国民革命军航空一队少校医官,随军北上。1929年,任浙江省卫生试验所技正,专攻生物药品研制。1934年,应邀赴桂林筹建广西卫生试验所,任技师。1937年5月,去印度...[详细]
徐霖(1214—1261),字景说,西安(今衢县)人。南宋淳祐四年(1244)会元,授沅州(今分属湖南、贵州省)教授,未赴任。时宰相史嵩之恃边功胁理宗,植私党,专朝政。上疏言嵩之奸邪擅权,义正词严,同僚闻知,无不吐舌。嵩之因父母亡故,回家守丧,丧服未除,竟求复职,大学生144人及诸官群起而攻。理...[详细]
徐凌云(1885—1965),字文杰,号暮烟,海宁盐官人。毕生从事昆剧研究。曾向沈斌泉、沈月泉、周凤林等请益,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擅长工架繁重的《安天会》、《芦花荡》、《嫁妹》等剧。1921年,昆剧全福班解散,凌云会同穆藕初等热心人士义演筹集经费,创办昆剧传习所,即仙霓社,为延续和振兴昆剧事业尽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