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燕 原名梁金娥。女,演员。浙江嵊州人,1928年出生。1939年进越民舞台学戏,工花旦。先从师邢胜奎学演文戏,后改师黄启文教习武功。曾学唱《苏三起解》、《辕门斩子》等京剧,并常为武功堂演武戏,打下扎实的功底。解放前在杭州市东剧院以演出连台本戏《樊梨花》而驰名。她为台柱的“七七剧团”。在解放...[详细]
梁永璋 男,一级演员。浙江新昌人,1936年12月26日出生。1956年7月从农村业余剧团考入浙江越剧团为学员,后在二团于1960年转为正式演员。工老生,擅唱范派、毕派,融韵味美与阳刚美为一体。善于创造人物,尤以饰演忠厚朴实的农民见长。代表作有《金沙江畔》中的金万德、《战斗的青春》中的李铁、《...[详细]
李桂芳(1893—1943) 男,演员。原名沈桂芳,小名火泉,浙江省嵊县人。出身贫农,业余唱戏,常在节庆期间给人演唱,补助生计。20年代到沪搭班演戏,工小生,后改老生。1927年春,领衔演出于闸北永庆戏院。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曾在神仙世界、德意楼、昆明戏院、天海楼等剧场和游乐场挂头牌。...[详细]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详细]
李慧琴 (1928—1987) 女,演员。浙江宁波人。1937年在上海进月升舞台科班学戏,师从金月升,工花旦,并随师跑码头演出三年。1940年出科后,在上海老闸、同乐、河北、国光、虹口等戏院演出。抗战胜利后,常以头肩花旦身份搭班演出,合作过的演员有毕春芳、许瑞春、庞天华、汪秀真、筱少卿、金雅楼...[详细]
李莱老(约公元1260年前后在世),字周隐(词综作字逛翁。此从绝妙好词),号秋崖,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初前后在世。他大约是李彭老的兄弟。亦工词,与周密时相唱酬。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知严州。词与李彭老合为《龟溪二隐集》。...[详细]
林宝姓李,瞻岐下洋人,初识文化。少年时给人家牧牛8年,解放后回家种田。曾任村民兵队长、团支部-、合作化中从互助组长当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党支部-、合作化中从互助组长当到高级农业生合作社社长、党支部-,因病自学成医师,尔后被提拔为瞻岐公社卫生院院长、针灸医师兼院党支部-。乡亲们在称呼院长、-...[详细]
李旻,[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阳(一作子旸),号东崖。生于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卒于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状元。 李旻少即聪敏,才识高迈,博闻强记,日诵数千言,名闻远近。李旻善谈,每次发言如倒峡悬河,四座倾听。成化十六年(1480)...[详细]
李民雄 男,教授。浙江嵊县仙岩乡人,1932年1月23日出生。1949年7月参加杭州市青干校学习。1950年2月进杭州市青年文工团。1952年5月,全省的文工团整编后进入浙江越剧团任三弦、秦琴演奏员,演出中也兼打击乐、笛子等。期间勤奋搜集研究民族音乐,打下厚实基础。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196...[详细]
李南琴,名宗岱,以字行。李家蝉(在龙港镇)人。约生于清道光初年。以武术驰名于江南。家里颇有积蓄,青年时受到乡邻欺侮,发愤从江西阿创老师习武。3年间,为招待老师卖去10多亩田,杀过一头牛。那日老师不在,师母坐着对他说:“你来,我用老树盘根法,让你尽力推搡,看推得动不?”他使尽全力,却分毫不动,师母...[详细]
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林淡秋 林淡秋(1906—1981),原名林泽荣,笔名林彬、应冰子、应服群、肖颂明,三门县蒲西乡小蒲村人。1922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后转入上海大学攻读英文。四一二-政变后,上海大学被封闭,与柔石等在宁海中学义务教书。1928年初南下广州,以中山大学旁听生名义,在中山...[详细]
著名教育家——林迪生 林迪生(1903——1997),原名林攸绵,泗淋乡泗淋村人。 林迪生于1926年在上海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组织委派,到宁海、临海、仙居等地建立党组织,开展农-动。1929年春又调上海搞工人识字运动,同年秋赴日本留学。 1931年秋,林迪生回到家乡创办泗淋...[详细]
林夫(1911—1942),原名林裕,字宽如。林家塔村(在项桥乡)人。30年代中,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林夫是先驱者之一,名字载入中国现代版画史。 林夫生于农家,家境清寒。民国21年(1932)毕业刁:温州瓯海中学。秋,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24年转为中-员)。参加...[详细]
灵澈(746~816),本姓汤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详细]
筱灵凤 (1922—1993)女,原名裘翠贞。一级演员。浙江嵊县崇仁镇人,1922年出生。1930年与胞姐贾灵凤同进高升舞台科班学戏,工老生,随科班演出于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湖州等地。1938年进上海演出。40年代初期科班解散,与筱丹桂、贾灵凤、周宝奎等在上海演出。1949年秋,与玉牡丹、金...[详细]
凌复初 男,主任舞台技师。浙江省宁波市人,1939年11月出生,1959年宁波第四中学高中毕业。曾任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福建省京剧团灯光设计。现任职于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浙江剧协会员。从事舞台艺术工作已40余年,主持了80余部戏的灯光设计,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实验...[详细]
凌景夏曾与司勋员外郎朱松等6人上疏,力陈与金议和的危害:“自公卿大夫至六军万姓,莫不扼腕愤怒,岂肯听陛下北面为仇敌之臣哉!”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心。因与秦桧相悖,曾在外郡闲居十余年。秦桧死后任中书舍人。后知抚州、襄阳等地,关心下属兵民疾苦。 官终集英殿修撰、吏部侍郎。 宋高宗在《凌景夏辞免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