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月娥 女,演员。浙江镇海人,1924年7月出生。1939年进上海中兴舞台科班学戏,工小生,师傅是男班小丑刘金招。1942年满师后与花旦罗云娥搭档演出,戏班命名为“双娥舞台”,演出于上海近郊和青浦、松江、嘉兴等地。1944年秋,进入丹桂剧团任二肩小生。1947年加入芳华剧团,任二肩小生,在《玉...[详细]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字圣宾(又作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少习儒学,博通经、子。唐咸通(860一874年)年间应九经(儒家的九种经典)试,不中,感慨古今浮沉,于是入天台山学道。唐僖宗闻其名声,召入宫廷,赐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中和元年...[详细]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详细]
计浩然(1916~1971年) 计浩然,原名煐,浙江嘉善人。在嘉善县初中肄业后,于民国22年(1933年)到上海绸厂包工头家当学徒。次年,在浙江省公路局汽车修造厂当技工。抗日战争爆发,赴第三战区后方勤务部第四游动汽车修理厂当技工。民国33年到上海中国造纸厂任机务管理...[详细]
竺基焕(1903—1972) 男,笔名竺钧,绰号“羊脚骨”。演员、办班人、戏教师、导演。浙江嵊县后山村人。1913年进“新大三庆”绍班,工二花脸。他勤奋苦练,练就一身武功,尤以大刀见长,以“大刀三圈”而闻名。1932年起先后任“群英舞台”、“大华舞台”、“新群英舞台”教师。他教基本功甚严,一天...[详细]
金笳 原名吴希祖。男,作曲。浙江余姚人,1925年2月出生。1946年考入上海联合广告公司任秘书。解放后经应云卫介绍,师从作曲家陈歌辛学习作曲技法。1952年起正式在戏曲剧团作曲。历年在上海大众、蜜蜂、海燕滑稽剧团,凤笙甬剧团,努力、长江沪剧团和光明、青山、艺华、合作等近10家越剧团作曲,亦曾...[详细]
纪乃咸 男,二级编剧。浙江象山人,1935年10月出生。中-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9年底考入华东军政大学浙江分校,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8考取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1分配到上海越剧院从事编剧工作。曾任创作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等职。1990年调上海艺术研究所任副所...[详细]
金宝花 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26年11月出生。14岁进嵊县后史科班学小生,拜越剧早期著名男小生张云标为师。一年后进高升舞台演出于浙江、江西城镇。1949年进上海春光越剧团。解放后在杭州参加新新越剧团。1951年与屠笑飞等被吸收进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1952年经整编建立浙江越剧团,在一...[详细]
金采风 女,一级演员。原名金翠凤。祖籍浙江省鄞县,1930年出生于上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越剧,1946年考入雪声剧团训练班,工小生,因唱电台而显露名声。后转东山越艺社改演旦角。1948年,东山越艺社在明星大戏院演出《王魁负桂英》时,傅全香突然嗓音失润,临时由她顶替,使她第一次扮演主...[详细]
金德瑛(1701年-1762年),中国清朝状元、政治人物,字汝白,号桧门。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乾隆元年(1736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庶子、太常寺卿,任江西、山东及顺天学政。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路过徐州,发现黄河决口,运河溢涨,及时上奏。...[详细]
金东(?一1894),字韶初,号青岳。蒲门(今蒲城乡)人。小时聪明而志向远大。参加童试入场,受到脱衣解带的搜检,遂大怒掷卷而出。从此不再参加科举,专心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九年(1859)按例捐赀,以县丞分发福建,曾参与镇压金钱会、太平军。为人有胆识,敢发言,被认为“强项”人物,因而受到排挤。经常...[详细]
金风 (1924—2000) 男,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籍浙江嘉兴,出生于上海。肄业于上海励志英专,自幼酷爱文艺。1946年开始担任越剧导演,曾先后参加芳华、玉兰、云华、先声、少壮等越剧团。导演了《回头想》、《秋海棠》(主演尹桂芳、竺水招、戚雅仙)、《香笺泪》(主要演员徐玉兰、戚雅仙)...[详细]
金桂芳(又名金生全)(1903—1984) 男,演员。浙江嵊县浦口多仁村人。金20岁时在潭厄村拜“阿根桶匠”为师,攻生。擅演《盘夫》、《认母》、《珍珠塔》、《何文秀》中曾荣、徐元宰、方卿、何文秀等儒生角色,表演洒脱,风度翩翩。抗日战争始,为避战乱,返回老家。1943年,浙东抗日革0据地浙江行政...[详细]
金鹤清(1816~1854),号稚谷,浙江桐乡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科萧锦忠榜进士第二人。 金鹤清出身官府人家,他的父亲金锡鬯,字纒和,是嘉庆戊辰科举人,官至广东嘉应知府。金鹤清自幼嗜好求学,善长诗文,每每考试常常夺取冠军。20岁弱冠游学县庠后,即丧失亲人,清贫如洗,家中所遗留的...[详细]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号次农,又称仁山先生。兰溪纯孝乡桐山(今黄店镇桐山后金村)人,自号桐阳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精于经史之学,为浙东学派(金华学派)中坚。自小好学,抱经世志。凡天文、地理、礼乐、刑法、田乘、律历等知识无不精研。生于南宋,见权0当道,绝意仕进...[详细]
金美芳 女,演员。浙江杭州人,1939年6月出生。1954年11月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改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工花旦。1959年毕业转入上海越剧院,不久改演小生,唱徐(玉兰)派,在《红楼梦》中扮演贾宝玉。还主演过《叫化子抢亲》。在现代剧《女飞行员》、《千万不能忘记》中饰演重...[详细]
金其炳(生卒年月不详) 男,“落地唱书”创始人。浙江嵊县马塘村人。金是道地农民,酷爱歌唱,嵊县一带的宣卷佛曲、民歌小调无所不能,成为有名的农民歌手。他极能即兴创造,有见物唱物、见人唱人之长。1852年前后,他在佛曲宣卷调、山歌小调基础上,糅合流传在嵊县的“工尺调”创新曲,人们称其为“四不像”调...[详细]
金钦夫 笔名金鹰,男,副研究馆员,浙江椒江人,1939年11月出生。从小酷爱民间音乐,拉得一手好二胡。1956年1月特招进浙江海门县越剧团,1957年5月转入龙游县越剧团。1958年考进上海音乐学院首届戏曲作曲班,师从于会咏、胡登跳、杨永、韩洪夫、龚瑜生。毕业后在衢州市越剧一团、常山县越剧团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