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澄(1863~1904),温州最早的数学普及工作者。原名炳达,宇钦教。改名庆澄后,号源初,又作愚初。晚年自号寿昌老人。黄车堡(在陈东乡)人。从小家境贫寒,却跌宕有奇气,治学能独抒见解,不屑随声附和。光绪十二年(1886)应府试,因“滋事”案被斥革,两年后始“开复”,仍被当局歧视。二十年,才中...[详细]
黄瑞(?~?),字号不详,浙江江山(今浙江金华)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庚子科武进士第一人。 乾隆帝在四十五年九月谕旨:“向来武、乡会试考试技勇内,硬弓一项原以十二力为头号;如果从容满引,已可中式。即力量较优,亦不过多加二、三力,中以见长。乃近来士子每多热中竞胜,且得失之念太重。辄填...[详细]
黄石(1110~1175),字圮老,松山(今桥墩镇)人。喜论国家利害。绍兴七年 (1137)-,言内事可治者七,外事可治者四,众议为“切时可行”,受到高宗称赏。八年中进士,历任福州、建康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司封员外郎,右司员外郎,左司员外郎,江东转运副使等职。唐仲友评为“静而能谋,柔而...[详细]
黄实(1890—1930),原名树滋,字秋士,号笃生。生于宜山镇黄良村。4岁丧父,赖寡母陈氏以针线收入抚养成长。他从小聪颖好学,清光绪末年,受乡里推荐赴杭州受试,崭露头角,颇为时人赏识,遂留钱塘高等小学任教。第二年回温州,应省立温州第十中学校长刘绍宽邀约,任监学兼国文习字科教员。 黄实关心国...[详细]
黄世钰 男,二级编剧。浙江桐乡人,1933年8月出生。1949年10月由浙江省湖嘉公学分配至嘉兴地委文工团。1952年起先后在省文联、省文化局、省群艺馆等单位工作。1958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理论进修班学习。1960年3月结业后,先后在平湖越剧团(任团长)、温州越剧团(任编剧)、温州地区文化...[详细]
黄湘娟 女,二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28年11月出生。原温州市越剧团团长。曾为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温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第六届温州市人大常委。中共党员。 12岁进嵊县凤仪舞台学戏,工旦角。满师后,搭班在闽、浙、赣边区城镇演出,初露头角。后相继在“瑞月”“湘芝”舞台等班社演于杭、金、温等大...[详细]
黄褎然(?~?),字号不详,温州府平阳(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人。南宋孝宗赵軩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科武举第一人。 该科录取武进士47人。 黄褎然曾在武学学习,是武学上舍生,他以武学生的身份夺得武状元后,即被朝廷任命为武学谕。不久升为武学博士,亦有声望,余事不详。 对于该榜的...[详细]
黄越 笔名晃铖、傅彦。男,一级编剧。浙江温州人,1938年11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在校期间,在副院长吴仞之教授指导下进行戏剧理论研究与写作。毕业后一直供职于浙江省文化厅及省艺术研究所,从事创作、评论、辅导、等工作。发表了多类作品,戏曲有《烦恼的喜事》,上演于60年代...[详细]
黄岳渊(1880~1964年) 黄岳渊,别名剡曲灌叟,浙江奉化人。7岁入私塾,14岁在新昌杂货店当学徒,后参加宁海“平洋会”。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平洋会”人员遭当局通缉,黄逃亡江苏。光绪二十五年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不久回国,打入清政府上海水陆厘金局任总巡。...[详细]
黄中辅(1110—1187)字槐卿,晚号细高居士。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外甥。义乌县城东隅金山岭顶人。祖父景圭,金吾卫上将军,居浦阳(今浦江)。父琳,迁居义乌。黄中辅赤诚爱国,忠奸分明,崇尚气节,不为苟合。时秦桧柄国,诬害忠良,-,不思北进,黄中辅于京师临安太平楼题句“快磨三尺剑,欲斩佞臣头”,为世人...[详细]
华文漪(1777—1825),字菜园,蒲门(今蒲城乡)人。从小颖悟,自学成才。13岁补县学生。嘉庆元年(1796)拔贡。殿试被黜落。座师刘信芳劝他留门下再进取。他却无意科举,辞归,致力于诗文。并在住所东向辟一室,藏书其中,取名逢原斋,专心学习与写作。鲍台以为他文章醇正,而篇幅稍狭,缺少纵横驰骋之...[详细]
胡秉圭(1911~1968年) 胡秉圭,浙江平湖人。民国19年(1930年),考入东南医学院。因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获该校首例减免学费奖励。民国23年毕业后,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传染病研究所留学,翌年,被遴选为官费留学生。民国26年,通过日本国家医师考试,是年6月返国。民国27年2月,...[详细]
胡高望在乾隆十八年乡试考中举人。乾隆十九年,考授中书。而后得中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帝召见胡高望等被引见的人员时,给胡高望的批示:明白。认为他是头脑清楚的。乾隆二十八年,散馆一等。乾隆三十二年,考试翰詹,钦定二等二名,升为翰林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左春坊左庶子。乾隆三十三年,出任会...[详细]
人称“一邑甲科之盛”的德清,因出了状元蔡升元,再就是丙辰科的榜眼胡会恩而成为甲科盛地。胡会恩是当地大儒胡渭的从子。胡会恩年少跟从叔父胡渭学习,深得学问精奥。他是明朝胡友信之后裔。 胡会恩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二十五年三月,为《一统志》纂修官。一年后,胡会恩以右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大理...[详细]
佘惠民, 男,编剧。浙江嵊县白岳乡沙地人,1920年3月出生。1949年3月入伍,5月任嵊县文工队队长,6—10月任绍兴军分区文工团中队长。这年10月至1952年5月,任绍兴地委鲁迅文工团团长。全省文工团整编后,于1952年5月始任浙江越剧团研究室副组长。1954年底调杭州市文化处(局)任艺术...[详细]
胡梦桥 女,一级作曲。浙江永康人,1933年10月出生。1949年5月参加金华地委文工团,1952年转入浙江省文工团歌剧队(即浙江越剧团)。相继在浙江越剧二团、浙江越改剧组、浙江越剧一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工作。1952—1982年,从事越剧男女合演改革工作,前期在浙越二团任乐队队长、小提琴演奏...[详细]
胡汝慧 (1924—1990) 男,二级导演。浙江上虞人。1949年7月进上海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结业后于9月分配到杭州军管会文化处,12月进浙江省文工团越剧队。1951年始从事导演工作。先后在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浙江越剧一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任导演。他导演的戏有《梁祝》、《谢瑶环》及《盘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