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山

  • 何仁山 男,二级编剧。浙江上虞人,1938年5月出生。中国剧协会员、浙江省剧协创作委员会委员。1960年从事专业戏剧创作,曾任长沙市越剧团、浙江省丽水地区越剧团专职编剧。1991年始任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编剧、剧团艺委会副主任。著有大型戏剧作品20余部,其中《巾帼奇男》、《范进中举》、《人猿泰山》...[详细]

贺仁忠 [公元1927年-1995年]

  • 贺仁忠 (1927—1995) 男,一级演奏员。浙江镇海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浙江省越剧音乐研究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剧协会员。自幼家贫,幼年辍学后即从姑父习艺。8岁开始学二胡及四明南词、宣卷、江南小调等宁波曲艺,间或为滑稽戏操琴伴奏。30年代末,拜名鼓师张耀锦为师,学习...[详细]

贺邵 [三国][公元226年-275年]

  • 贺邵(226年—275年),字兴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书法家,吴国将领贺齐之孙,贺景之子,历仕三朝,官至太子太傅。贺邵奉公忠正,孙皓的亲近侍臣都很畏惧他。于是共同诬陷诽谤贺邵与楼玄毁谤国事,贺邵、楼玄二人都被孙皓诘难指斥。后被孙皓所枉杀,其家族被流放到临海郡。  ...[详细]

贺世忠

  • 贺世忠 男,教师、作曲。浙江宁波镇海人,1936年3月17日生。1950年从艺,在上海芳华越剧团先任琵琶后改主胡演奏员。1957年调入浙江越剧一团任主胡。1958年调浙江省戏曲学校任戏曲音乐教研组长及音乐科科长。从教40余年,培养了一大批戏曲音乐人才,如现任浙江越剧团一级主胡-雄、二级司鼓马明...[详细]

何贤芬

  • 何贤芬 男,一级演员。浙江金华人,1935年2月出生。1950年金华中学初中毕业后,加入金华地委文工团任舞蹈歌唱演员。1952年转入浙江省文工团歌剧队(即1953年改名的浙江越剧团),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越剧男小生。自此一直在浙江越剧二团、浙江省越改剧组、浙江越剧团从事越剧男女合演改革事业。对...[详细]

贺孝忠

  • 贺孝忠 男,一级琴师、作曲。浙江省镇海人,1932年出生于戏曲艺人之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音乐,10岁起从事越剧音乐工作。先后在上海永安游乐场女子越剧班、大世界永乐越剧团等任司鼓、打击乐。16岁开始拉主胡。1949年进云华越剧团,次年起加入合作越剧团,与戚雅仙、毕春芳共事40年。50...[详细]

何雅

  • 何雅 女,二级演员。浙江宁波人,1937年出生。1954年考入男女合演的浙江越剧二团任演员。在团得姚传芗、沈传锟等昆剧名家授艺,先后任花旦、老旦。嗓音甜亮,唱腔刚柔并济,为省内拔尖老旦演员。曾饰演现代戏《斗诗亭》中的田母、《江姐》中的双 老太婆、《南海长城》中的钟阿婆、《南方怒火》中的山斧母亲...[详细]

何占豪

  • 何占豪 男,教授、作曲。浙江诸暨人,1933年8月29日出生。1950年初考入浙江省文工团,1952年转入浙江越剧团,任扬琴、月琴、小提琴演奏员。1957年获浙江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乐师奖。同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小提琴,后转入作曲系,专攻作曲,从师丁善德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与...[详细]

何执中 [宋][公元1044年-1118年,宋朝宰相]

  • 何执中(1044~1118),字伯通。宋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甲科。历任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北宋大臣,徽宗朝宰相。处州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县,位云和县西。一说为今浙江省丽水县,位青田县西北)人。举进士。初为台(今浙江省临海县,位椒江市西北。一说今安徽省凤台县,位淮南市西北)、亳(今安徽省亳州,位涡阳县...[详细]

洪昌燕 [明][公元1820年-?]

  • 洪昌燕(1820~?),字敬传,号章伯,或张伯,浙江钱塘人。清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翁同騄榜进士第三人。 咸丰六年,洪昌燕参加会试,主考官是彭蕴章、全庆、许乃普、刘琨。考题是《告诸往而》、《洋洋乎发》、《莫如为仁》、《游鳞萃灵沼》得“灵”字。会元是马元瑞。洪昌燕经会试,入贡殿试。咸丰帝...[详细]

红枫

  • 红枫 男,一级编剧。原名李祖康,笔名国荪、慕尹、寒青。浙江省镇海人,1927年1月出生。毕业于中国中学。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49年开始从事戏曲创作,得前辈编剧陶贤的指导,曾与陶贤、计大为、陈曼等一起编写过《小村芳草》、《车辚辚》、《生死恋》等剧本。解放后,曾参加上海市第一...[详细]

洪惠英 [宋]

  • 洪惠英 ,生卒年不详。宋代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歌宫调女子。洪迈守会稽时,惠英于宴席间歌“述怀”小曲,并谓:梅者自喻,雪者指无赖恶少。洪迈因称之“情见乎词”(《夷坚乙志》卷六。...[详细]

黄珣 [明]

  • 黄珣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把他生下来。黄珣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成化七年(1471)考中浙江乡试第一名,解元。十年后又夺得进士第二人,授翰林编修,参与纂修《宪宗实录》,充经筵讲官,书成,升侍讲,赐宴及金币。又进左春坊谕德,负责国子监司业事,再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母亲去世,他回乡守孝。孝宗感念他是...[详细]

黄炳文 [公元1899年-1979年]

  • 黄炳文(1899—1979) 男,演员、教师。浙江嵊县北漳镇人。是男班时期稍有名气的“长婆旦”,擅演青衣悲旦,其表演以台风端庄稳重、情感深刻而取胜。拿手戏有《琵琶记》中赵五娘、《合同纸》中白素贞等。其中《游庵认母》中王志贞一角演得更为绝妙,把面对亲生儿徐元宰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黄炳文上过...[详细]

黄楚九 [公元1872年-1931年]

  • 黄楚九(1872~1931年) 黄楚九,名承乾,浙江余姚人。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自幼即略谙医道。15岁父亡,随母迁居上海,入清心书院读书,并在旧城内挂牌行医,取名异授堂(又名颐寿堂),同时兼制中成药出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黄将诊所与药店...[详细]

皇甫湜 [唐][公元777年-835年]

  • 皇甫湜(公元777—835年),中国唐代散文家。引字持正,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十多岁时就漫游各地,投梁肃,谒杜佑;后又结交顾况,师从韩愈,还求见江西观察使李巽,作书献文,希图荐举,未成。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湜在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不第。他广为交游,与白居易、李翱、刘敦质等人往...[详细]

黄淮 [明][公元1367年-1449年,明朝首辅]

  • 黄淮,明朝首辅,他是明朝内阁初创期间的重臣,历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官至“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著有《省愆集》等。 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永嘉人(现温州市鹿城区)人,是“永嘉黄氏族系”始迁祖黄中(794~887)字大本,号...[详细]

黄机 [宋][宋朝词人]

  • 黄机,字几仲(一作几叔),号竹斋。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曾仕州郡,也是著名诗人。著有《竹斋诗余》、《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等。 曾仕州郡。与岳珂酬唱,并有词寄辛弃疾。词风沉郁苍凉,亦近辛派。著有《竹斋诗余》。 毛晋跋其词,以为“不乏宠柳娇花,燕目行莺目亢等语,何愧大晟上座”。李调元《...[详细]

黄梅 [清][?-1784年]

  • 黄梅(?~1784),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任平阳知县。不久,民间流传“黄梅时节家家苦,青草池塘处处冤”的谣谚。四十九年,知府方林-他亏空库实,撤了他的职。接署的金仁、汪诚先都不敢就任。到十一月,仍由他复职。不但未弥补亏空,反而挟制上司。其时尚书曹文埴受命来浙江清厘仓库,黄梅是他外孙女婿...[详细]

黄苗娟

  • 黄苗娟 女,导演。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2月出生。1946年在嵊州杜山进越凤舞台科班习艺,工小丑,师从裘复标、赵祝明、张云标等。三年满师后随民间职业剧团到各县城与上海演出,任丑行长短衫各类角色,尤以长衫丑角见长。1951年参加温州市越剧团任头肩小花脸。1955年因导演选中扮演《刘胡兰》中刘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