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铣(583年-621年),西梁宣帝萧詧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西梁靖帝萧琮堂侄,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 隋大业元年(605年),萧铣之叔伯姑母被隋炀帝册立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于是被任为罗县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在罗县起兵,自称梁公。十月,自称梁王。唐...[详细]
萧续(504年—547年12月9日),南梁庐陵威王,字世訢,梁武帝萧衍第五子。少年时,萧续就英勇不凡、臂力超人,骑射游猎每每百发百中,深受梁武帝喜爱。长大后,萧续不但沉溺美色,而且恣意敛财,以至于他府中仓库都放不下他蓄敛的财富。他还经常购置马匹兵器,蓄养豪杰。直到临死时,他才有所觉悟,并向梁武帝...[详细]
萧岩是南梁帝萧琮的叔父,587年八月,隋帝杨坚征召后南梁帝萧琮至长安朝见。萧琮叔父萧岩率众投奔陈帝国。被陈后主封为陈东扬州刺史,杨坚下令废除后南梁帝国,南梁帝国结束(502-587)。 陈吴州刺史萧瓛能得物情,陈亡,吴人推萧瓛为主,右卫大将军武川宇文述帅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讨之。落丛公燕荣...[详细]
萧遥光:(468年-499年),字元晖,始安靖王萧凤子。生有躄疾,太祖谓不堪奉拜祭祀,欲封其弟,世祖谏,乃以遥光袭爵。初为员外郎,转给事郎,太孙洗马,转中书郎,豫章内史,不拜。高宗辅政,遥光好天文候道,密怀规赞。隆昌元年,除骁骑将军、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仍除南彭城太守,将军如故;又...[详细]
武陵昭王萧晔 (467年—494年4月25日),字宣照,太祖萧道成第五子也。母罗氏,从太祖在淮阴,以罪诛,晔年四岁,思慕不异成人,故每见爱。初除冠军将军,转征虏将军。晔刚颖俊出,工弈棋,与诸王共作短句,诗学谢灵运体,以呈上,报曰:“见汝二十字,诸儿作中最为优者。但康乐放荡,作体不辨有首尾,安仁...[详细]
萧映(459年—489年3月5日),字宣光,临川献王,太祖萧道成第三子也。宋元徽四年,解褐著作佐郎,迁抚军行参军,南阳王文学。沈攸之事难,太祖时领南徐州,以映为宁朔将军,镇京口。 事宁,除中军谘议、从事中郎、辅国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并不拜。仍为假节、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行南兖州刺史...[详细]
萧誉(?―550年),字重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次子 ,南朝梁宗室、藩王。 萧誉初封枝江县公,后改封河东郡王,历任宁远将军、琅邪太守、侍中、轻车将军、南中郎将、湘州刺史等。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誉曾率兵救援京师,但未到达,台城便已陷落。后奉命回师,仍镇守湘州。当时...[详细]
萧詧(519年―562年),一作萧察 ,字理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 ,南北朝时期西梁(后梁)皇帝,西梁政权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 萧詧初封曲江县公,后改封岳阳郡王,历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等职。太清三年(549年),其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为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所...[详细]
萧渊明(?―556年6月2日),又作萧明、萧深明,字靖通,南梁皇帝,梁文帝萧顺之之孙,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 。 初封贞阳侯。太清年间(547年—549年),任豫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萧渊明的堂兄梁元帝萧绎被西魏杀害,承圣四年(555年)萧渊明被北齐立为傀儡皇帝,不久病...[详细]
竺小招 女,一级演员。江苏无锡人,1951年1月出生。毕业于江苏省戏曲学校。南京市越剧团主要演员。是著名小生竺水招的女儿、传人。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委员、省妇联执委等。1982年在由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越剧艺术片《莫愁女》中扮演徐澄公子。1986年获由中央人...[详细]
萧昭文(480年―494年),字季尚,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次子 ,郁林王萧昭业异母弟,母宫人许氏。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四任皇帝,494年7月25日至10月10日在位,仅在位75天。 萧昭文初封临汝公,后改封新安王。历任辅国将军、济阳太守、南豫州刺史、中...[详细]
萧昭业(473年—494年9月5日),字元尚,小字法身,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 ,母王宝明(追封文安皇后),南北朝时期南齐第三任皇帝。萧昭业在位1年,被萧鸾杀死,终年21岁,葬处不明。 早年经历 建元四年(482年),萧昭业的祖父齐武帝萧赜继位,时年十岁的萧昭业受封南郡王,...[详细]
萧正表,字公仪,萧衍弟临川王宣达子也。正表长七尺九寸,眉目疏朗。 虽质貌丰美,而性理短暗。衍以为封山县开国侯,拜给事中,历东宫洗马、淮南晋安二郡太守。转轻车将军、北徐州刺史,镇钟离。 初,衍未有子,以正表兄正德为子,既而封为西丰侯。正德私怀忿憾。正光三年,背衍奔洛,朝廷以其人才庸劣,不加...[详细]
萧正德(?—549年8月8日),字公和,南北朝时期萧梁宗室。梁文帝萧顺之之孙,临川靖惠王萧宏第三子,梁武帝萧衍之侄。 萧正德少年时期凶残-,喜爱招致亡命之人。起初为梁武帝萧衍养子,萧衍长子萧统出生后,萧正德回归本宗,后封西丰县侯。普通六年(525年),被授为黄门侍郎,兼轻车将军,不久,萧正...[详细]
萧正立,字公山,乐山侯萧正则弟,临川静惠王萧宏子,初封罗平侯。母江有宠。初,正仁之亡,宏溺情曲制,以正立为世子。 正立微有学,宏薨后,知非朝议,表求让兄,帝甚嘉焉。诸侯例封五百户,正立改封实土建安县侯,食邑一千户。后位丹阳尹,薨,谥曰敏。子贲嗣。...[详细]
萧正信,字公理,建安县侯萧正立弟,临川静惠王萧宏子,封武化侯。与正立同生,亦被宏钟爱。然幼不慧,常执白围扇,湘东王取题八字铭玩之。正信不知嗤之,终常摇握。位给事中,卒。...[详细]
萧正义,字公威,临川静惠王萧宏子,嗣。初以王子封平乐侯,位太常卿,南徐州刺史。属武帝幸朱方,正义修解宇以待舆驾。初,京城之西有别岭入江,高数十丈,三面临水,号曰北固。蔡谟起楼其上,以置军实。是后崩坏,顶犹有小亭,登降甚狭。及上升之,下辇步进。正义乃广其路,傍施栏楯。翌日上幸,遂通小舆。上悦,登望...[详细]
萧正则,字公衡,临贺郡王萧正德弟,临川静惠王萧宏子。天监初,以王子封乐山侯。累迁太子洗马、舍人。恒于第内私械百姓令养马,又盗铸钱。 大通二年,坐匿劫盗,削爵徙郁林。帝敕广州日给酒肉,南中官司犹处以侯礼,正则滋怨诸父,与西江督护靳山顾通室,招诱亡命,将袭番禺。未及期而事发,遂鸣鼓会将攻州城。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