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乃本(1935年8月9日—2018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苏如皋。晶体物理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闵乃本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7年获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南京...[详细]
南梁后废帝萧纪(508年—553年8月5日),字世询,又字大智,为梁武帝萧衍第八子,梁元帝萧绎之弟。 萧纪自小勤学,不好轻华。后封武陵郡王、彭城太守、扬州刺史等职,后出任益州刺史;侯景之乱时,萧纪坐拥四川军政资源,不前往平乱;梁武帝死后,萧纪在世子萧圆照的提议下,于公元552年于成都即帝位,...[详细]
倪德(生卒年不详),原籍常熟支塘,移居太仓。首创“太仓肉松”的名厨师。他烹饪技术很高,精于炒制肉松,味道酥、鲜、香,胜过城内同行,深得人们喜爱,故请他炒肉松的人极多。此后,他炒制肉松,挑担流动推销,生意兴隆。接着,他在太仓陈门桥北(今五○街)昭忠祠旁开设倪鸿顺肉松店,兼营酒类,光...[详细]
倪虹洁,1978年6月9日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市,2001年因婷美内衣广告进入娱乐圈并被评为“全国十大广告明星”之一。 2002年担任电视连续剧《爸爸叫红旗》的女主角;2003年参演首部电影《非常浪漫》;2005主演《武林外传》中的祝无双而走红;2011年出演电影版《武林外传》;2012年,倪虹...[详细]
倪妮,中国女演员。1988年8月8日生于江苏南京,2011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语言传播系。 2011年参演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饰演女主角玉墨,从而进入演艺圈,并凭借此片获得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奖 、第7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女演员奖 、第12届华语...[详细]
钮经义,(1920.12.16-1995.12.16),生物化学家。江苏兴化人。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3年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应用部分肼解和酶解的方法解决了烟草花叶 蛋白亚基C端排列中存在的问题。在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中,对...[详细]
潘菽(1897年7月13日—1988年3月26日),字水菽。出生于江苏宜兴。心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理事。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于1897年7月13...[详细]
潘承洞,数学家 1934年5月26日生于江苏苏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1年该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7年12月27日逝世。 曾任山东大学教授、校长兼数学研究所所长。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得到关于算术数列中最小素数的上界定量估计。在从事...[详细]
潘君骅(1930.10.14- )应用光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在获原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天文光学,获副博士学位。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仪器研制中心退休,研究员。从事光学仪器领域的科研工作40余年,早在50年代后期留学苏联期间,提出了大望远镜二次...[详细]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室名有真意斋、思补堂、清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满,父老攀留,遂家于歙”。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落籍素享“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详细]
潘素(1915-1992),女,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夫人,字慧素,江苏苏州人。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绿山水及雪景山水。民国时期曾任北平美术分会理事,建国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顾问,第六、七届全国...[详细]
潘垣(1933.8.8- )磁约束聚变技术和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原籍江苏省扬州市。195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研究主要成员之一,磁约束聚变技术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主要开拓者。...[详细]
潘曾绶,初名曾鉴,字绂庭,吴县人,潘世恩子,曾沂、曾莹弟,潘祖荫父。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历官内阁中书、内阁诗读等。以父年高致仕,引疾归养。父丧终,不复出。后以祖荫贵,就养京师,优游文史,宏奖后进,布衣萧然,无异寒素。老病杜门,仅与李慈铭相往还。工诗文和词。符葆森《国朝正雅集》云其“为诗清...[详细]
潘曾沂(1792-1852)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名遵沂,改名曾沂,字念祖、功甫,号春泉、小浮、小浮山人(因梦前身为浮渡山僧)、船庵、蔓庵、护生庵、瑟庵。室名丰豫庄、东津馆、东洋馆、凤池园、三十六梦龛。出身于世宦之家。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土潘世恩长子。年二十一中秀才。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详细]
潘曾莹(1808-1878)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学有要柢,尤长于史学。 工书、画,初写花,以徐渭、陈淳为宗,冶澹有致。后专工山水,秀逸旷远,每作扇头小景,颇有古意。书法初学赵松雪,晚学米芾,尤得其神髓。此外有著作多种行世。卒年七十一。 作品 ...[详细]
潘祖同(1829~1902) 清末藏书家。字桐生,号谱琴,晚号岁可老人,江苏吴县大阜人。潘世恩第二子潘曾莹的长子,潘祖荫从兄,潘承弼祖父。咸丰六年(185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户部左侍郎。咸丰八年因受顺天考试舞弊案牵连,被免去官职,充军新疆。归田以书画、收藏古籍为事。家有藏书楼“竹...[详细]
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内阁侍读潘曾绶之子,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楼彝器图释》。辑...[详细]
裴荫森(1823~1895),字樾岑。阜宁人,后定居淮安河下。晚清船政大臣。幼年家贫,父裴大保务农,兼摆米摊为生。裴荫森天资颖悟,勤奋好学,得益林陶塾师欣赏,让他免费入学。咸丰五年(1855年),入京应试落第后,穷困潦倒,“日仅啖一炊饼”。桃源县尹耕云为京官,延请他督教儿子,见他“坚忍耐苦”,...[详细]
彭少逸,物理化学家 1917年11月9日生于湖北武昌,籍贯江苏溧阳。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物理化学、色谱催化方面的研究。早年从事石油炼制和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20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