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1976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市。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973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于生物信息学算法和工具、比较基因组学、分子进化、基因与复杂性表型的关联、人体共生微生物与健康的关联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自参与国...[详细]
汪毓明,江苏省常州市人,1976年9月出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03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为副教授,2005年12月晋升为教授,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详细]
王平陵(1898-1964),原名仰嵩,江苏溧阳人。作家。一师毕业后,曾在多所中学、大学任教。1920年发表小说《雷峰塔下》。曾主编《时事新报·学灯》,任《中央日报》、《大道》、《清白》主编,后主持《文艺月刊》,鼓吹民族主义。1949年去台湾,任中国文艺协会常务理事,主编《中国文艺月刊》等。著有...[详细]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物理化学与材料化学家,教育家,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24日17时40分在长春逝世,享年82岁。 王荣顺同志1934年9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市。1941年8月至1953年7月,先后在江苏省金坛市前时干小...[详细]
王少堂(1889—1968),原名德庄,又名熙和,以艺名行。祖籍江都,生于扬州安乐巷。其伯父王金章、父亲王玉堂均为扬州评话艺人,擅说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王少堂7岁从父学艺,9岁以艺名少堂登台,12岁正式从业,在书坛上崭露头角。17岁那年春节,在扬州教场说书,与康国华...[详细]
王禹卿,名尔正,清光绪五年(1879年)8月12日生,无锡城郊扬名乡青祁村人。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实业家。他的出众才能与品格精神,浓缩了近代沪上的商业繁荣史。而另一方面,王禹卿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品位同样值得推崇。1927年,来沪三十多年后,他耗资20多万元,在家乡的蠡湖旁构筑蠡园,成就一段造园佳话。...[详细]
王震西,1942年9月3日生于江苏省海门市。磁性及非晶态材料专家。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任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获学士学位。 长期从事稀土磁性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研制成功我...[详细]
王祖农同志生平(1916-2008) 省政协原副主席,九三学社原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原山东省委员会主委、名誉主委,微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山东大学原副校长王祖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7月5日6时在济南逝世,享年92岁。 王祖农同志1916...[详细]
万益,原名季培,1902年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宜城镇南大街。其父万伟儒,以塾师为业。万益4岁丧父,不久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相继病逝。母亲含辛茹苦,承负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岁月的苦难,世态的炎凉,使万益和母亲一起在生活的苦海里挣扎,逐渐长大。 1914年,万益离开私塾,进入宜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详细]
位洪明 男,汉族,198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生前为江苏省太仓市公安局浏河派出所三级警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他在写下“守土有责,守土担责,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后,连续20多天奔走在人员监测检查、疫情严重地区人员排摸走访、人员聚集场所清理管控和涉疫警情处置、案件办理的...[详细]
魏嘉 女,汉族,198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行政副主任、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每年为8千余肿瘤患者服务,从医生涯零投诉。创立的新型个体化选药模式将晚期胃癌治疗有效率提高14%;研发肿瘤疫苗、细胞治疗新技术,受邀在FD...[详细]
吴承杰(1898一1936),又名承祥,正仪人,少年毕业于昆山县立乙种师范,在正仪小学任教,后至昆山县立中学(现县一中)理科实验室工作。 吴承杰聪明好学,专研物理化学,酷爱科学实验,曾自制晴雨预测表和显微镜、望远镜供教学时让学生使用,还在昆山民众教育馆放无声电影,让民众享受当时只有在上海才能...[详细]
吴德昌(1927.10.22-2018.05.10)毒理、辐射防护专家。江苏武进人。194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在从事核能应用与医学防护研究的40多年里,他凭着对党和国家的满腔笃情和真才实学,和同事首次阐明了- 落下灰危害的特点,在落下灰危害防护研究方面达到...[详细]
吴汉明(1952.6.2-),男,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副总裁。 长期工作在我国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并做出突出贡献。主持、参加了包括国家重大...[详细]
吴介璋(1875—1926),字德裕,号复初,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人。自幼聪颖好学,16岁被人聘任塾师。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遂弃文从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1898年毕业,留校助办教务。同年,陕西巡抚魏光焘到江南物色训练新军人才,被邀请去主持文案及营务处帮办等,不久升任武威新军统带,为陕西训练了...[详细]
吴南愚(1894—1942),名岳,字南愚。以字行,江都市仙女镇人。清末民初江都书法家吴仲容(羞翁、吴剩)之子。 幼从家学,性喜雕刻,后随父去京,在其父创办的缥湘美术社工作,利用刻钞版的笔刀,埋头精研,勤学苦练,终于学得了一手高超的微雕技艺,其草行楷隶都极工健,行款疏密宛如手书。能在不足方寸...[详细]
吴清明同志生平(1923-201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离休干部、原中共赣州地委书记吴清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9月30日在深圳逝世,享年89岁。 吴清明同志1923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1940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详细]
吴琼仙是清代的文学家、女诗人,江苏吴江人。翰林院待诏徐达源妻。嗜吟咏,著有《写韵楼诗集》》、《双巢翡翠阁小札》。 吴琼仙[清]女。字子佩,一字或号珊珊,江苏吴江人。翰林院待诏徐达源妻。嗜吟咏,著有《写韵楼诗集》》、《双巢翡翠阁小札》。吴琼仙在丈夫徐达源入京城时曾倾心赠言:“门深似海,戴安道非...[详细]
吴尚勤(1921~1988)女,江苏吴县人。实验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1938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在童第周指导下做胚胎实验,毕业后留校任解剖科助教。1949年调入山东大学动物系,做童第周助手。1950年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领导或参与的研究课题多次获全国一等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