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一1997)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一个旧式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艺术的熏陶,中学时代就读于高邮县中学和江阴南菁中学,表现出强烈的爱好文学的倾向。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颇为沈从文先生器重,他的第一篇小说《灯下》经沈先生指导并推荐发表,即后来成为名篇的《异秉》,从 1949年春...[详细]
汪中(1744~1794) 清代学者、骈文家。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贡生,后绝意于仕进。汪0 身孤苦,幼年无力求学,由寡母启蒙。后因依书商为佣,才有博览经史百家书籍的机会。他禀性耿直,疾恶如仇,尤其能不囿时俗,讽谕权贵,对封建礼教和传统思想敢于立异说,标新论,因此被...[详细]
完颜赛不(?—1233),金末大将。女真族。姓完颜。始祖函普弟保活里之后。 沉厚有大略。初补亲卫军。金章宗(1189—1208年在位)初,选充护卫。明昌元年(1190),由宿直将军为宁化州刺史,迁武卫军副都指挥使。泰和二年(1202),转胡里改路节度使。四年,升武卫军都指挥使...[详细]
西汉初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高帝六年 (公元前201),为楚元王傅,历辅其子楚夷王刘郢客及 孙刘戊。刘戊荒淫无道,在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因被削王,与吴王刘濞通谋作乱,次年事败 。韦孟在 刘戊乱前,作诗讽谏,然后辞官迁家至邹(今山东邹县), 有诗咏其事。后逝于邹。 楚元王好《诗》,与...[详细]
魏胜(1120—1164),字彦威,淮阳军宿迁(今属江苏)人,南宋名将。 少应募为弓箭手,移居山阳(今江苏淮安)。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1131)七月,金军即将南犯,魏胜率义军300人,渡过淮河占领涟水。八月初,又“率其徒数百人至海州,自称制置司前军,大兵且继至”,金守将高文富(多)闭...[详细]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南开大学原校长滕维藻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2月14日9时57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1岁。 滕维藻同志1917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1937年考入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次年转入农业经济系。1942年考入西南联大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攻读研究...[详细]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详细]
文嘉(1501-1583年),字休承,号文水,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征明次子,官和州学正。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继承家学,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迳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兄,画得征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而有肉,着色山水,具幽淡之致,间仿王蒙皴...[详细]
文征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别名文壁(或作璧)、文衡山、文贞献,号衡山居士,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征明官任翰林待诏,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又和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文征明绘画...[详细]
文彭(1498~1573), 中国明代篆刻家。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书画家文徵明长子。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对诗文、书画、篆刻均有造诣。对六书有深入的研究,和何震主张篆刻必须精通六书,才能入印。他所用牙章,亲自篆写,请南京李石英镌刻。据说在南京时,偶然得到民间雕琢首饰用的灯光石,用来制作...[详细]
吴绮(1619~1694) 清代词人。字□次,一字丰南,号绮园,又号听翁。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吴绮的词,小令多描写风月艳情,笔调秀媚,题材狭...[详细]
吴辟初(1883~1943)又名德浑,灌云县南岗乡潘洼村人。出身地主家庭,喜习武,善打枪,因受土匪骚扰,组织武装自卫。民国28年(1939),他目睹祖国沦陷和日军的侵略暴行,拥护共产党抗日主张。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率领50多人,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与敌伪开展斗争。先后担任县人民政府参议员、县士绅委...[详细]
吴炳:十二世纪江苏常洲人。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曾经在宫廷画院里,担任待诏的职位。 丛竿白头翁吴炳(公元12世纪)〔南宋〕毗陵武阳(今江苏省常州市)人,生卒年不详,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画院待诏。光宗皇后李氏爱其画,恩赉甚厚,赐金带。工画花鸟,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详细]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详细]
吴大澂(1835-1902年),江苏吴县人。清末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官至湖南巡抚。光绪六年(1880年),清政府曾派他到东北督办三姓、宁古塔、珲春等地屯垦和防务事宜。吴到东北后,立即进行"移民实边"试办屯田和编练近代化边防军的措施。 吴光绪六年(1880年)来东北进行移民实边和驻军屯田工作...[详细]
吴大徵(1835-1902)初名大淳,为避清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别号白云山樵、愙 斋、郑 龛 、白云病叟。 江苏吴县人。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寺卿 ,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官。曾参左宗棠西行大营,在吉林助铭安练兵,故参与中俄边界及中...[详细]
吴登云,汉族,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郭集镇己合并到送桥镇)柳坝村人,1939年出生;是中共党员。是百位新中国感动中国人物 ,白衣圣人”,是中共-、-、十八大代表,新疆乌恰县政协原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原院长,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医学...[详细]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详细]
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