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鉴(1598年-1677年),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王世贞曾孙。王士骐之孙,至父亲王庆常这代,好声色,以致于败坏家产。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出生,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后任廉州府知府,世称“王廉州”。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详细]
清 ,字次峰,号二痴,又号逸泉主人、海隅山樵,江苏常熟人,晚年移家吴门(今江苏苏州),画室名曰“逸泉山房”。翚曾孙。山水远承家学,意气傲岸,自负为画世家。少尝游黄鼎门,亲受秘法。已而遍临古迹,益深造。其仿小米墨戏,峰峦石骨,苔点层叠,略为变通,惟林木串插,陂陀位置,仍不脱乃祖规制。王翚一派,学者...[详细]
王励:(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祖父王载仕、父亲王豢龙均善绘画。王励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 王励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广西壮族自治区以来诸家...[详细]
王翬:(1632-1720),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出生文人世家,祖辈均善画,秉承家学,曾拜同乡张珂为师,后被王鑑及王时敏收为弟子,遂得二王指授。40岁后,画技成熟,成为一代大家,是四王中技法比较全面,成就比较突出者。以35岁至60岁之间的作品最为精...[详细]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生而清羸,故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王引之之父。自幼聪慧,八岁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王念孙平生笃守经训,个性正直,好古精审,剖析入微,时与钱大...[详细]
(1470?-1530?) 明代散曲家。字鸿渐。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富室,有隽才,好读书,洒落不凡,鄙视仕途,终身不试。纵情山水诗酒。筑高楼于高邮城北,日与文士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他工诗能画,善音律,尤善词曲。散曲多表现他个人闲情逸致。但有部分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或表达了作者改变...[详细]
王齐翰(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工画人物、佛道宗教画,兼擅山水、花鸟,以画猿獐出名。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谷,无朝市风埃气,其画以笔法工细为特色。开宝末(976)富商刘元嗣以高价购得王齐翰画《罗汉图)》十六幅,...[详细]
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 汪士鋐(1658——1723)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文升,號退谷,又號秋泉。書法與姜宸英稱姜汪。得執筆法,書絕瘦硬頡頏張照,諸子莫及。晚年尚慕篆、隸,時懸陽冰顏家廟碑額於壁間,觀玩摹擬而歲月遲暮,精進無幾。其書能大而不能小,然有奇勢,縱橫自放...[详细]
王时敏(1592—1680年),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大学士王锡爵之孙,翰林编修王衡之子。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以荫官至太常寺少卿。时敏系出高门,文采早著。鼎革后,家居不出,奖掖后进,名德为时所重。明季画学董其昌,时敏少时亲炙,得其真传。於黄公望墨法,...[详细]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别号溪东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工花卉,随意点笔,清妙多姿。尤擅画梅,常到扬州城外梅花岭赏梅、写梅。所作梅花,以密蕊繁枝见称,清淡秀雅,金农说;〖画梅之妙,在广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画繁枝,高西唐画疏枝〗。(《画梅题记》)但从...[详细]
王世贞(1526~1590) 明代文学家。字元美,号凤州,□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自幼有才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初任刑部主事,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等相唱和,继承并鼓吹前七子复古理论,史称后七子。屡迁员外郎、郎中。为官正直,不附权贵。杨继盛下狱,时进汤药,...[详细]
王文襄 男,1946年7月7日生于四川遂宁,197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到周庄创建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和双桥传感器研究所并担任董事长、所长、中国传感器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著有《传感器与执行器大全》、≡压传感器及颅内压监护技术》等著作。 1992年被评为为陕西省劳动模范;20...[详细]
王文治(1730~1802),中国清代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少负奇志,诗歌和书法闻名于当时。25岁游京师,曾出使琉球。乾隆三十五年(1770)探花,授翰林院编修,3年后大考第一,擢侍读。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因事镌级,乞病归,即游食江湖,不再出仕。乾隆南巡,在钱塘僧寺,...[详细]
王武:(公元1632年—公元1690年),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清代画家、鉴赏家。江苏吴县人。少时淡泊官位,喜欢画画,精于鉴赏,收藏很多。他收藏很多,宋元明诸大家名作,用心揣摸,很得其法。他所画花鸟,布局合理,赋色精巧名丽,颇深功力。他曾作画以济贫。所画东禅寺《红定图》,水墨渲染,妙夺...[详细]
王锡爵(1534-1614),字元驭,号荆石,明神宗万历十二年至十八年(1584-1600年)任文渊阁大学士;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至二十二年五月 (1593-1594年),任武英殿、建极殿大学士,任职时间前后共5年多。卒后,赠太保,谥文肃,赐葬,敕建专祠。 王锡爵据王氏谱牒记载,王锡爵为北宋真宗...[详细]
王吟秋(1925——2001)程派青衣。江苏苏州人。12岁进北京投师求艺,从王幼卿学青衣,从诸如香学花旦,后得王瑶卿亲传,授之以《棋盘山》、《十三妹》、《苏武牧羊》等剧。1943年加盟马连良先生的扶风社,唱二牌旦角,为马配演《打鱼杀家》、《桑园会》等戏,后又与谭富英先生合作演出,艺事得以长进。1...[详细]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祖王安国为吏部尚书,父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兵备道,皆以治名物训诂著称。引之幼承家学,根底坚实,乾隆六十年(1795)中举人,嘉庆四年(1799)中一甲第三名进士,因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后擢升至礼部左侍郎,参与纂修《词林典故》,曾任实录馆...[详细]
王永吉(1600年-1659年)字修之,号铁山,江南高邮人(今江苏高邮),是明朝大臣、贰臣。为官清正廉洁。 明天启间进士,官至蓟辽总督。 顺治二年,以顺天巡抚宋权荐,授大理寺卿。四年,擢工部侍郎。永吉疏辞,上责其博虚名,特允之,并谕永不录用。 居数年,有诏起用废员,复诣京师,吏部疏荐...[详细]
汪懿余(约1633~1714)祖籍徽州(今安徽歙县),于清康熙初年迁来板浦。初建作坊熬“老糖”为生,后改制食醋。他精明强干,心灵手巧,钻研制醋配方,醋质越做越好,酸度浓醇,食用只需数滴则醋香弥足,风味特别,故人们称之为滴醋。康熙十四年(1675),汪懿余在自家作坊门口挂上“汪恕有”金字招牌,两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