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兵(1945一),东海人,岗埠农场高桥村人。1968年从华东水利学院毕业后,即投身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中,先后参加了海河治理工程、长江葛洲 坝枢纽工程、湖北清江隔河岩水电站、云南漫湾水电站、广西岩滩水电站、天生桥水电站、西藏羊卓雍湖水电站和长江三峡工程等十几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从一...[详细]
周道登(公元?-公元1632年),苏州吴江人(今江苏吴江),为宋朝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明末大臣,崇祯朝内阁首辅。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天启元年升至礼部左侍郎,旋即致仕。崇祯初年复起,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房总师傅、国史官正总裁。 有句老话...[详细]
周端臣,宋词人。字彦良,号葵窗。建业(今南京)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详细]
大周后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史称大周后。周娥皇“雪莹修容,纤眉范月”,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莫不妙绝,尤工琵琶。公元965年,周娥皇于瑶光殿与世长辞,时年二十九岁,谥号昭惠,葬于懿陵;李煜遵从周后遗愿,将其最爱的烧槽琵琶陪葬。 人物生平 入宫受宠 ...[详细]
周广(生卒年不详),唐开元时吴县人。医学家。受业于吴郡名医纪朋,精望诊,观人颜色,谈笑间便知疾病之深浅,决断精确,屡获奇效,名声大振。唐玄宗李隆基闻其名,召至京师长安,专为文武-及宫中人治病。其医术高明,唐玄宗亦惊叹其断病如神,重礼奖赏,并欲授以官爵。周广坚辞不就,固请回吴中,皇上不违其...[详细]
周苛(?—前203年),秦汉时期沛县人。周昌的堂兄。秦朝时是泗水郡的小官, 刘邦起义后开始跟随刘邦,并随刘邦入了关中,推翻秦朝。刘邦被封汉王后,封周苛为御史大夫。汉四年,守荥阳,斩魏王豹。 后项羽攻破了荥阳,宁死不屈,被烹杀。前202年追封高景侯,其子周成即位。经历历史事件: 成皋之战 ...[详细]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详细]
周乾(?~?)一作旋,字号不详,江苏上元人。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嘉靖皇帝于十一年四月,命翰林院侍讲学士廖道南,修撰王用宾为武举考试官。命此科会试武举取60人。 据《上元江宁两县志》记载:嘉靖十一年,周乾,《琐事》作旋,由本学举乡试,中壬辰科会试、殿试第...[详细]
周启邦(1918—1942) 新四军第4师宿东游击支队政治委员 周启邦出生于铜山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思想进步,追求真理。他的表姐和表姐夫均为共产党员,是他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老师。周启邦于民国27年(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初奉命到河南确山竹沟工作。在竹沟工作期...[详细]
周仁(1892~1973年) 周仁,字子竞,江苏江宁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江南高等学校,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民国4年(1915年),获硕士学位,系主任劝说他留美攻读博士学位,预言日后可成为著名学者,周不为高薪和名位打动,即回国。 ...[详细]
周寿海(1909~1990) 江苏常州人。出生在贫困农家。18岁到上海,从扬帮著名艺人王金洵习艺,专攻仿古青铜器炉瓶。22岁起在私人玉器作坊帮工,38岁自开作坊,因生意清淡,改行拉黄包车。 建国后,回到玉雕行业。1955年,加入上海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现为上海玉石雕刻...[详细]
周渭,字兆师,唐代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先后于公元779年、780年获进士榜榜眼和武举第一名。周渭是为数不多的涉足文武双科举的进士之一。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己未科王储榜进士第二人(即为榜眼)。该科进士20 人。知贡举:礼部侍郎潘炎。试题为《寅宾出日赋》和《花发上林苑诗》。周渭答卷《寅...[详细]
周晓江(1908一1991),曾用名朝锦,东海县曲阳乡赵庄村人。父周九华是清末秀才,一生以教书为业。周晓江从小随父读书。民国10年(192年)后,先后在房山高级小学、江苏省立第八师范、东海中学就读。 在学生时代,他和一些进步青年阅读《资本论》、《经济学》等革命书籍,寻求革命真理。民国19年春...[详细]
周延儒(1593年—1643年),字玉绳,号挹斋,明代宜兴人(今宜兴宜城镇人)。明朝大臣,崇祯帝朱由检在位时任内阁首辅。少时聪明,有文名。20岁时连中会元、状元,授修撰。天启年间迁右中允,掌司经局事。不久又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崇祯帝即位,召为礼部右侍郎。 崇祯十六年(1643年)四月,清...[详细]
周振南(1847~1920),又名吉方,丹阳访仙西茆村人。青少年时,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列强侵凌,便愤而习武。清同治四年(1865年)考取武秀才。嗣后为重振家业,弃武经商,并捐得五品官衔。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后,任县董事兼团总。他热心地方公益,曾多次领导组织...[详细]
朱璐(1856~1929),字任庵,东海县平明镇平明村人。 朱璐的父亲朱儒系清朝秀才,育有朱璐、朱英两子,朱璐10岁随父到同宗撂车沟-先家蒙馆读书。读书刻苦,聪明过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乙丑科三甲105名进士,比海州沈云沛及第进士早三年,次年授内阁中书,历任邮传部主政,后任太子少傅,是...[详细]
朱东韵 女,二级演员。苏州人,1934年10月出生。1950年考入东山越艺社学戏,工花旦。1951年8月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后转上海越剧院任一团演员。艺术上师承袁(雪芬)派,以闺门旦、青衣戏见长。唱腔音色甜糯、韵味醇厚,表演含蓄细腻,深得袁派艺术的精华,曾扮演过《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红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