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民,男,汉族,江苏常州人,1916年11月出生,1938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后在上海中华书局印刷厂当学徒、印刷人;1937年调中华书局香港分厂工作,任香港印刷业总工会执行委员;1938年3月任上海中华书局香港分厂党总支组织委员;1939年任香港组织回国...[详细]
朱应鹿,1934年1月生,江苏昆山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月在北京外国语学校法文系学习。1954年7月至1959年11月在外交部情报司、欧非司、西亚非洲司工作。1959年11月至1963年8月在驻几内亚使馆工作。1963年9月至1970年1月任外交部非洲司科员。1970年1月至...[详细]
朱用纯(1627~1698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详细]
朱友兰,女。1935年生,江苏吴县人。1948年参加民主青年联盟。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对外贸易部三局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局长,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 ...[详细]
朱正传(1918-1946),1918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一个职员家庭。4岁时,随母亲到哈尔滨与父亲团聚。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年仅13岁的朱正传无比气愤,不甘过-奴的生活,次年随舅父到天津读书,考入南开大学附中,1935年参加了震动全国的"一二•九"-。1937年"七•七"...[详细]
朱治宏,1933年11月生,江苏江宁人。1949年12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初中。1949年6月任江苏省南京无线电厂(七一四厂)工人、工段长、技术计划组组长、车间副主任、厂检验科、设计科党支部书记,厂党委宣传科科长、宣传部部长、办公...[详细]
朱志辉,1932年生,江苏无锡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195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历任北京钢铁学院讲师,云南省冶金局副处长,昆明钢铁公司总工程师、经理,中共昆明市委书记兼昆明市市长,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详细]
朱忠勇,医学检验专家、专业技术一级教授、新中国医学检验事业的开拓者和见证人之一。1927年10月生,江苏泰兴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江苏泰兴师专,1945年参加新四军。曾任苏中军区野战医院见习医务员、第二军分区医院化验员。建国后,历任江苏军区医院化验室室长,福州军区九二医院主任军医,...[详细]
朱竹雯,女,汉族,1922年生,江苏丹阳人。1935年考入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学习蚕桑专业,1938年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挺进纵队警卫连文书,苏中行署机要科机要干事、机关党支部书记,苏中军区司令部协理处干事,华中指挥部作战处统计参谋。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省蚕丝试验场长、农...[详细]
邹迪光(1550——1626)字彦吉,号愚谷。明无锡人。万历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湖广提学副使。万历十七年罢归,在惠山下筑愚公谷,多与文士觞咏其间,极园亭歌舞之胜。工诗文,善画山水,力追宋元,在大小料米及黄公望、倪云林之间。一树一石,必求精妙。兼善音乐,邹式金尝从其研习音律。晚年信奉佛教,名斋...[详细]
邹云龙,男,汉族,江苏灌南人,1916年4月出生,1941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历任灌云县区民兵大队长、区联防主任、区长,寿县县委副书记兼公安局局长、舒城县公安局局长,六安专区公安处副处长,治淮委员会工程总队政治部主任,淮北煤矿筹备处副主任,淮北煤炭基建局党委书记...[详细]
邹忠倚,字于度,号海岳,江苏无锡泰伯乡人,生于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年少时,其父邹兑金携他隐居到浙江德清县武康山的听岁堂,由父教习学问,一心攻读四书。以后,他又随父回到无锡老家。老父做起贩布生意,忠倚便拜师学习。 一天,邹兑金离家去南京贩布,返程途经镇江的京口时,突遇风浪,顿时江水滔滔...[详细]
左明生,1918年生,江苏镇江人。1941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土木系。建国后,历任北洋大学讲师,天津大学、兰州大学副教授,工学院土木建筑系主任、教授,河南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主任委员,河南省建筑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顾问。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6月15日在郑州逝世。...[详细]
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县】人。玄宗天宝六年【747】进士。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附,包佶诗一首再过金陵玉树歌残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详细]
鲍令晖(生卒年不详),她是南朝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鲍令晖代表作有《香茗赋集》、《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等;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但是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 人物生平介绍 据钟嵘《诗品》载,鲍照有一次曾对孝武帝刘骏说:“臣...[详细]
包融,生卒年不详,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现存诗仅八首。 事迹二则 佶字幼正,润州延陵人。父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门四士"。(《新唐书》卷一四九《刘晏传》) 融,延陵人。开元间仕历大理司直。与参军殷遥...[详细]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汉族,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与颜延之、谢灵...[详细]
卞赓(1850-1906) 字虞卿,因排行第三,人又称卞三,清末武状元。故居在灌云中正街。卞赓幼时,即不喜文墨,乐意武行,经常耍刀弄棒,到处拜师学艺。稍大后,更是一心练武,以期求得功名。当他考中武举后,又决意进京,参加会试以争夺状元。光绪十八年(1892),他如愿以偿,一举夺得状元。 ...[详细]
边寿民(1684-1752年)清代著名书画家:字颐公,名维祺,号渐僧,自称“苇间居士”。生卒年代至今尚无考证。他的作品最早见于雍正七年(1729)最晚见的是乾隆十五年(1750)。他创作最丰的年代,正是清代的鼎盛时期。关于边寿民的身世,现存资料记载不多。从他的书画中可以看出,他爱慕芦和雁,向往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