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1929年生,江苏射阳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连指导员。建国后,曾任中共南海县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南海县县长,佛山地区商业局局长、财贸办公室主任,中共佛山地委、佛山市委副书记,佛山市市长,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详细]
于广洲,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阜宁人,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1969.12—1980.11,江苏省苏州无线电专用设备厂工人、班长,二车间负责人、技术科副科长(其间:1972.02—1975.08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详细]
于克家,1925年12月生,山东栖霞人。194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5月入伍。1957年7月至1958年11月任中共台州地方委员会政法部部长、台州专署公安处处长,调任温州地委委员、温州专署公安处处长,1962年4月至1967年4月任台州地委常委兼政法党组书记、副专员兼公安处处长。19...[详细]
俞可师(1884~1945)字憩园,又字企韩,号启汉。常熟人。清末拔贡。早年执教常熟中西学堂、竞化女校、市立女校十余年,并协助夫人宗秀松创建市立女校。1913至1927年间,先后被选任海虞市议会第二届议长、县农会会长、商会董事、县署实业科长等职。曾设立农事试验场,普及农技知识。1915年为首届民...[详细]
余美芳,女,汉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 照顾脑血栓的公公像亲女儿一样细心,还接过公公爱心接力棒,义务赡养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安享晚安。余美芳用自己的付出,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美德。 余美芳是个细心而朴实的姑娘。她与丈夫的婚宴办得很简朴,...[详细]
郁霞秋,女,汉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村党委书记。 郁霞秋从城市“跳”回农门,从医生变为村官,信守回村时许下的“强村富民”“让农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承诺,扎根农村16年,带领父老乡亲把长江村建设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不忘初心、有诺必践,郁霞秋的一言一行充分体...[详细]
俞允文(1513—1579),初名允执,字仲蔚,自号紫芝,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有诗文集《仲蔚先生集》二十四卷附录一卷、《俞仲蔚集》不分卷,诗歌批评著作《名贤诗评》,并编纂诗文集《昆山杂咏》二十八卷、《荆溪唱和诗》一卷。...[详细]
余中: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字正道,一字行老。生卒年不详。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癸丑科状元。熙宁五年(1072),余中与兄长余贯同赴礼试,余中高中,而余贯落选。余中请求黜退自己以录兄长,朝廷不许,但却欣赏嘉奖了余中的做法。第二年,余中廷对第一,上疏乞罢琼林宴,以厚风俗,得神宗嘉许。余中入仕后...[详细]
曾怀(1106~1174)南宋宰相,诗文家。字钦道。祖籍晋江(今属福建),北宋名相曾公亮曾孙,由京师迁居常熟。初任金坛主簿、江州知州,隆兴后任浙西提举、度支员外郎。因善于理财,屡迁至户部侍郎、尚书。在任时对各州郡钱粮库存和收支情况,无不了如指掌,为孝宗所倚重。乾道八年(1172年),赐同进士出身...[详细]
曾群,原名王贤声,男,汉族,1922年1月出生于江苏江宁。1939年6月参加安徽省和县抗战动员委员会工作团,1940年3月参加新四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和县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民运二分队指导员,凤阳县乡长、县府督导员、分区委书记,定凤怀县政府秘书、党团委员。1946年1月,任华中第四专署民政处处...[详细]
曾世英(1899~1994)号俊千。常熟人。1919年毕业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科。1919至1946年任顺直(后改组为华北)水利委员会绘图室主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等职。其间于1935至1936年赴欧美10国考察制图,1944至1945年应美国陆军制图局聘请赴美任顾问。1946至1947年筹建...[详细]
张瓌(?—505),字祖逸,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张永子。南朝宋时,历官至散骑常侍、骁骑将军等。父丧还吴。响应萧道成(即齐高帝),斩杀吴郡太守刘遐,因功被授予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封为义成县侯,食邑千户。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任侍中,加领步兵校尉。次年迁都官尚书,仍领步兵校尉。出为征虏将...[详细]
张稷(451—513),字公乔,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永子。张瓌弟。南齐武帝永明中,为剡县令,入为太子洗马,转护军司马,寻为本州治中。明帝时迁平西司马、宁朔将军、南平内史等。永元末,征为侍中兼卫尉。入梁,任侍中、左卫将军,迁大司马左司马、散骑常侍、中书令,封江安县侯。又为侍中、国子祭酒,领...[详细]
张岱(约413—约483),字景山,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祖敞,晋度支尚书。张永弟。宋孝武帝时(483—493),历官扬威将军、辅国长史,行会稽县事。会稽乱平,任司徒左西曹。以母老去官奉养。复起,任至骠骑长史,领广陵太守,高迁佐史。明帝时(494—498)),历官至益州刺史,征侍中,领长水...[详细]
张畅(408—457),字少微,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吴兴太守张邵兄祎之子。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初为太守徐佩之主簿。后任至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军南侵彭城,力主坚守。后出任南郡太守。孝武帝即位,任吏部尚书,封夷道县侯。后任都官尚书,转侍中。孝...[详细]
张昌武,1926年11月出生,江苏泰兴人,1942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3月至1971年4月任地质部政治部副处长;1971年4月至1975年底任国家计委地质局资料馆负责人;1975年底至1979年8月任国家地质总局全国地质资料局负责人。1979年8月起任地质...[详细]
张充(449—514),字延符,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绪子。南齐武帝永明中,官至中书侍郎,转给事黄门侍郎、明帝镇军长史,出为义兴太守,历太子中庶子,迁侍中。入梁后初官太常卿,迁吏部尚书,出为晋陵太守,征拜国子祭酒,历左卫将军、尚书仆射,除吴郡太守。卒赠侍郎、护军将军。卒谥穆子。 来源:...[详细]
张从先,男,汉族,1924年8月出生于江苏泰兴,1940年6月于泰兴县老庄完小入党并参加革命,1940年9月后在泰兴沪光中学、泰兴简师任学生会主席、党总支书记;1943年7月后任中共泰兴县青分委组织干事、总支书记, 部青年科长、县青联主席,泰兴县广陵区委副书记,一分区支前报社;1947年7月后任...[详细]
张道裕,字弘真,沛郡(治今江苏沛县)人。常熟道教始祖。汉张道陵(世称“张天师”)十二代孙。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来常熟虞山南麓建道观,名“招真治”。规制宏伟,有金阙寥阳殿、虚皇坛等,并手植桧树7株,观后凿丹井(现均已不存)。南朝梁简文帝曾赐玉案、钟各一,并撰写《招真治碑记》(一说为昭明太子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