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烈(1821-1902),字景武。铜山县人。清末巨商。出身于农民家庭,家中仅有几亩地。早年迫于生计帮别人做过伙计,开过饭铺,当过兵。后携带妻小投奔徐州一个开洋货铺的本家,靠推独轮车运货度日,亦附带做些买卖。积攒了本钱,便在徐州南门瓮城(内外城门之间空地)路东(今彭城路奎河桥北段),开设洋货店...[详细]
张达伍(1931-1982),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安帖村朱桥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英模,是个传奇般的人物个人简介被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授与“献身海军事业模范干部”称号。 生平事迹张达伍先生1931年出生在一个父从商母务农的家庭之中,童年进私塾启蒙,12岁时随父到...[详细]
张大志男,38岁,中级根艺美术师,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擅长根雕制作。现为中国根石艺美术学会会员。作者自幼酷爱根雕艺术,成年后踏遍祖国各地,广泛收集各类根材,雕刻了数百件根雕作品,其作品《象宝》、《名角》分别获得中国第八届、第九届根石艺作品展“刘开渠根艺美术奖”铜奖、江苏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优秀奖...[详细]
张大卓(1892-1915),字铁庵,号倚剑、天爱,江苏涟水石湖镇人。中国同盟会会员,讨袁志士。 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出身世代书香门第。昆仲5人,张大卓排行第三,幼年从兄长读书,天资聪明,过目成诵。7岁时诗词朗朗不绝于口,9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尤擅月琴琵琶。 光绪二十九年(190...[详细]
张德宝(1898-1971)江苏省南京市人。出生于手工业者家庭,15岁进厂做苦工,在旧社会做了36年工人。1949年在马鞍山参加革命工作,历任铁厂股长、副科长、马鞍山钢铁公司副总机械师、机动处副处长等职。1954年、1958年两度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1956年先后出席安徽省、全国重工业系统、全...[详细]
张方舟(1866-1932),又名张方中,晚年自号螾庵,昆山蓬阆(今江苏昆山市玉山镇)人。清末民初诗人、文章家、书法家,昆山名士。 清同治五年(1866)生,原姓方,育于(一说入赘)嘉定钱门塘张家,改姓张。出身家境贫寒。父方赓(筠亭)为风水先生;母顾氏。张家乃耕读世家,饶有资产。 张方舟...[详细]
张凤翼,字伯起,号灵虚,别署灵墟先生、冷然居士。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弟燕翼、献翼并有才名,时人号为“三张”。嘉靖四十三年(1564)与燕翼皆中举人。 为人狂诞,擅作曲。凤翼所著戏曲,有传奇《红拂记》、《祝发记》、《窃符记》、《灌园记》《扊扅记》、《虎符记》(以上六种,合题《阳...[详细]
张弓(1899~1983)笔名檠铭。江苏灌云人。1924年毕业于武昌师范大学国文历史部。曾任北京中国大学哲学系和国文系教授、北平(今北京)临时大学国文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河北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河北省分院语文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详细]
张海澄(1888-1965)镇江人。家境贫寒,经亲戚帮助至上海读书,考入复旦公学,因成绩优异,免交一切学杂费用,是该校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至北京考入京师大学堂读书。在推翻帝制活动中,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国民大学任教,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转至西北大学任教。民国12年(1923年)赴美...[详细]
章汉夫(1806-1972)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美国。1927年参加美国共产党,后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美国旧金山中国支部书记。1928年转赴苏联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并任翻译和共产国际东方部研究员。1931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1932年6月到上海,任中共中...[详细]
张鸿(1867-1941),初名张澄,字师曾、诵堂,别署隐南、橘隐,晚号蛮巢居士、燕谷老人。江苏常熟城区施家桥人。晚清末科进士,外交官、文学家、诗人。 清同治六年(1867)生,为张雯、张蓉镜之后裔子孙。 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授内阁中书,迁户部主事。 ...[详细]
张洪池,1936年6月生,江苏海门人。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2月参加工作,小学学历。195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2月至1960年3月为解放军某部战士、副班长。1960年3月至1966年5月为大庆石油钻井队炊事员、测井工、测井中队政治指导员。1966年5月至19...[详细]
张简斋(1880-1950),字师勤,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城南鞍辔坊。民国时期首都“首席名医”。 清光绪六年(1880)冬生。出身中医世家。父张厚之,其家三代行医。兄弟三人,张简斋排行第二。自幼学习刻苦勤奋。研读大量经史,文史基础厚实。 光绪二十二年(1896),17岁参加科举考试,为...[详细]
张基隆(1910-1939)江苏沛县人。1930年入中国大学法律系学习,翌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铜北地区活动,后被派到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宣传部工作。1939年5月任苏鲁豫边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处长兼湖西干校负责人。同年秋,在湖西“肃托”事件中蒙受不白之冤,与...[详细]
张景光(1884-1969),字温卿,江苏省灌云县板浦人。宣统二年工科进士,曾任福建实业厅厅长。 清光绪十年(1884)生。 宣统元年(1909),26岁,毕业于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矿冶专业。 宣统二年(1910)九月二日,清内阁奉上谕:张景光着赏给工科进士。 宣统三年(1911...[详细]
张九皋(1889-1963),名可铣,号鹤皋、鹤影,江苏省溧阳县城内西南城根屏南堂大屋人。民国《皖江日报》总,《工商日报》创始人。 清光绪十五年(1889)元月19日生。幼年丧父,家贫。 光绪二十九年(1903),15岁,入芜湖恒益参号当学徒,常为店主读报而对报业产生兴趣。 光绪三十...[详细]
张积中(?-1866)字子中,号石琴。因排行第七,人称张七先生。江苏仪征人。贡生出身,后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道光年间拜周太谷为师,传习太谷学派,合儒释道三家为一。1856年(咸丰六年),因扬州战乱,携家眷北上济南,不久迁居于长清县黄崖山,以避乱相号召,讲学授徒。所授以儒家学说为主,旁及道藏、释...[详细]
张菊人(1883-1960),名汉卿,字菊人,以字行,江苏省淮安县(楚州)人。近现代京城名医。 清光绪九年(1883)生。早年在淮行医,与京城名医杨浩如师出同门。 宣统二年(1910),从祖籍迁居北京行医,曾任外城、内城官医院内科中医医官,以擅长治疗温热病著称。后曾担任北平中医资格考试主...[详细]
张立瀛(1882-1964)字芷津、子京,号梯青,镇江人。出身书香世家,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是镇江较早的留日学生。在日期间加入同盟会。清末为驻镇陆-察分队队长,积极参加镇江光复。曾任镇军军政府宪兵司令、镇江警务公所警务长。民国5年(1916年),参加高等文化考试,以政治科优等成绩分至内务部补授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