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著名藏书家。字又恺,一字寿阶,又作绶阶,号又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5岁而孤。好读书,博览强记,尤精于小学。与钱大昕、王鸣盛等人讨论经学,考据精当。以富藏书闻名,有藏书楼“小山丛桂馆”,后因收藏到元代袁桷之砚和袁氏名人砚五方,改名“五研楼”,顾广圻为此作有《五研楼赋》,蓄书先后达7万余卷,皆...[详细]
袁亚非,1964年12月生,祖籍江苏丰县,三胞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宏图高科、南京新百、万威国际、麦考林、金鹏源康、富通电科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1987年大学毕业,就职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府,1993年下海创立三胞集团。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详细]
袁佐良(1887-1966)镇江人,幼读家塾,后转承志学堂肄业。不久即与其兄袁耀楣同入大纶丝厂工作,参加同盟会。武昌起义成功,袁佐良与其兄袁耀楣等相率签名,共谋响应。同年9月,李竟成来镇江策动革命,曾邀袁氏兄弟去三义栈密谋举事。袁氏兄弟策动驻军管带刘德贵、哨官林泽英起义,林泽英欣然接受,并说服两...[详细]
郁洪宾同志,1932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担任苏北军区司令部机要大队班长、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部机要队队长。1950年3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司令部机要处机要员,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交通处驻格...[详细]
郁亮,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在深圳外贸集团工作,1990年加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荣获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2年任深圳市江苏商会会长。 人物简介郁亮,1965年出生于江苏苏州。 1984年,考上北京大学国际经济学系。 1988年,大学毕业后,...[详细]
俞敏洪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江阴市出生日期:1962年10月15日职业:董事长兼总裁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主要成就:创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中国最具魅力校长、201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代表作品:《大河奔流的精神》《从容一生》《永不言败》等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一个曾经的...[详细]
瞿云魁 江苏阳湖(武进县)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任陵水知县。乾隆五十七年(1792)主持修纂第五部《陵水县志》,故宫博物院和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均收藏。这部县志体例齐全,内容具体,为陵水县保存较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全志共有10卷:地舆志、建置志、田赋志、祠祀志、职官志、人物志、选举志、海黎...[详细]
云守阳男,56岁,江苏省泗阳县人,擅长桃雕制作。现为宿迁人传统文化项目代表性继承人,2008年2月被江苏省经贸委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作者以桃核为原料从事雕刻多年,技术精湛,工艺独特,形成了较有影响的“云渡桃雕”艺术风格,所雕作品神形各异,在江苏省第二届家庭文化艺术节、江苏省第二...[详细]
于树深(1883-1950)字小川,镇江人。清末就读于江阴南菁书院,后承袭其父于学源的遗产甡记钱庄,经营近30年。投资商业最著的有沅记糖栈,尤其是民国2年(1913年)5月和朱朗轩等创设的大源油饼厂,具有一定规模,为长江下游各埠第一个机器榨油厂,出口豆饼远销南洋、日本等地,在国际市场有较高声誉。...[详细]
余友泰先生,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6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头桥乡安阜洲益国洲田家庄(原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南华村,今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南华村田家庄)。余友泰先生的老家头桥乡境,于明代中叶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为江都(今扬州)辖区,头桥镇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镇“吴家桥”(遗址在今扬州头...[详细]
杨廷枢(1595~1647),明代学者、复社领袖。字维斗,号复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崇祯三年乡试第一。后因反清事泄,为清吏所执,不屈被杀。门生迮绍原等凑银两将他赎出安葬;并私谥“忠文先生”。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正在泗洲寺左侧建“杨忠文先生祠”以祀 ,四十一年朝廷谥号忠节...[详细]
张光中(1901-1984)字耀华,原名张心亭。江苏沛县人。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早年曾在徐州省立第七师范读书。1928年5月,到北伐军第一路军第四军军事干部学校当兵,先后随军到蚌埠、商丘、北京等地。1930年1月在家乡创办私立望湖小学,自任校长。12月,被国民党县政府以“袒共嫌疑罪”逮捕入狱。1...[详细]
张琦(1764-1833),初名翊,又名与权、季鹰,字翰风,又字玉可,号宛邻,又号默成居士。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人。常州词派创始人之一。工诗文、书法,精舆地、校勘,旁通医、兵。文名与其兄张惠言并列,人称“毗陵二张”,二张合编《词选》,开创常州词派。他50岁中举人,以誊录议叙知县。60岁以后,历...[详细]
张蓁(1880-1932),字圣麟,号馨谷。江苏省通州市金沙镇人。民国画家,以画菊著称,自题名“菊痴”。 清光绪六年(1880)生。出身艺术之家,父张樵山,酷爱昆曲,为金沙“道南社”主要成员之一。兄弟五人,张蓁排行第二,因放荡不羁,绰号“张二痴”。 张蓁幼年入塾,即经常逃学,对绘事兴趣颇...[详细]
张炳松(1962-1994) 籍贯江苏启东县。1980年10月入伍,1983年10月入党,在部队历任战士、司务长、助理员、股长等职多次受到各级嘉奖,1985年9月在完成抗洪抢险任务时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一次,1994年7月11日晚在同持 犯罪分子作斗争时光荣牺牲。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详细]
张怿伯(1884-1964)镇江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电报学堂。在清北洋海军海琛巡洋舰任正电官。辛亥革命时,参与策划海军起义。民国成立后离开海军,任赣皖电政管理局文牍员。民国14年(1925年)秋,与上海家庭工业社创办人陈栩园,在新河街设无敌牌镇江分厂,生产无敌牌蛤油,因其质量超过当时霸占市场的日本...[详细]
张察(1851-1939),又名张詧(chá),字叔俨,小名长春,号退庵、退翁,自称张叔子。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人。张謇三兄,清末民初实业家。 清咸丰元年(1851)生。父张彭年,母葛氏、金氏。兄弟五人,排行第三,人称张三先生。兄张誉、张谟,弟张謇、张警(早年夭折)。 同治三年(...[详细]
张成龙(1775-1847),字云岩。原籍崇明,后移居海门和合镇(今启东境内)。从小习武,成年后武艺出众,曾在南京比武场上显露身手。从军后,由行伍拔补镇标左营外委。嘉庆二十年(1815),升为骑兵营把总。道光三年(1823),升任苏松镇标左营千总,道光十二年任川沙营参将,道光十四年任京口(镇江)...[详细]
章成之(1904-1959)字次公,号之庵,丹徒县人。幼年丧父,以一个偶然机会为孟河名医丁甘仁赏识,带到上海进入丁办的中医专门学校半工半读,后又在广益中医院临床实习3年。 他受江阴名医曹家达力倡《伤寒》、《金匮》的学术影响和孟河派丁甘仁、余听鸿的陶冶,行医重在辨证施治,不拘门户之见,时或采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