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澄(1460年-1523年),字宪清,号白斋,晚年更号三江,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属江苏)人。早年丧父,由祖父毛弼抚养,明孝宗弘治六年(1494年)成癸丑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当年祖父正好百岁,双喜临门,地方官建造“人瑞状元坊”。后授翰林院修撰,预修《明会典》,后在皇帝身边担任讲官,官至礼部...[详细]
马培之(1820~1905),名文植,晚年号退叟,武进孟河人。晚清孟河医派名医。出身世医家庭,13岁时,受名医费伯雄赏识传授医术,后从曾祖马省三临床16年,尽得要旨,学成各科医术,尤精内、外、喉三科。在医治伤寒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为马氏医家中造诣最深、医术最突出的名医。前半生在地方行医,与费伯雄齐...[详细]
马任全(1908~1988年) 马任全,江苏常州人。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民国20年(1931年),马在其父经营的顺昌石粉厂任营业经理、厂长,先后去日本、印尼、新加坡、美国等地考察,引进先进技术,推广产品销路,积极开拓、经营,成为远东最大石粉厂之一。 ...[详细]
马守贞(公元1548~1604年),明代女画家。一作守贞,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号湘兰,江苏南京人。曾为秦淮歌0。善画兰竹,论者为其兰仿赵孟坚,竹法管道升,笔墨萧洒恬雅,饶有风致。能诗善书。作品有〈花卉图卷(部分)〉,〈竹兰石图卷〉,〈兰竹图轴〉。...[详细]
马相伯(1840~1939) 原名志德,又名钦善、建常、绍良,改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7日)生于丹徒(今镇江),褓间即受天主教洗礼,洗名若瑟,亦作若石。5岁入塾读书,...[详细]
莫俦:湖州人,一说为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字寿朋。生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卒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状元。 莫俦中状元时,年仅22岁。入仕后,任承事郎、校书郎,迁起居舍人,兼修国史,转为太常寺少卿后,因忤怒宠臣遭-,提点鸿庆宫。不久,起为光禄寺少...[详细]
南薇 (1921—1989) 男,编导。原名刘松涛,江苏省武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常随父听评弹,年轻时迷上京剧,成为票友,后嗜话剧和电影,从业商界会计,因爱好戏剧而弃商从艺。1943年入袁雪芬领衔的大来剧场为编导。1943年5月起,3年中为雪声剧团编导了《雪地孤鸿》、《香妃》、《西厢》、《...[详细]
李昪(888年-943年) 字正伦,本名李知诰,五代徐州人。出身微贱,6岁丧父。在唐末方镇争战中,随伯父流落淮西濠州一带避难,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部将徐温收养,取名徐知诰。后随徐参加政治活动,梁乾化二年(912年)因功迁为升州刺史,时年24岁。后调任润州,政绩均较显著。当时徐温坐镇金陵,命其子徐知...[详细]
倪长犀(1631一1688年),字六通,赣榆县倪家林村(今赣榆县土城乡倪林村)人。 清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科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殿试中进士。历任河南仪封(今兰考县)、湖北谷城知县。 康熙七年六月(1668年7月25日)郯城发生8.5级地震,倪长犀作《地震记》一篇...[详细]
唐末桂林戍卒起义军首领。咸通三年(862年),唐王朝令徐、泗募兵2000,分800人戍守桂林,庞勋任粮料判官。原说3年代还,但6年过去,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仍借口要他们再守1年。戍兵们对官府的一再拖延及对带兵将官的贪猥欺凌极为愤怒,于咸通九年七月哗变,徐州人许佶等杀死都将使王仲甫,公推庞勋为首,...[详细]
潘启亮(?~1865年) 潘启亮,即潘可祥,又称“小镜子”,江苏南京人。初在宝山大场镇组织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以彭浦彭王庙为据点,建立民间秘密团体“庙帮”,后与“塘桥帮”合并,组成“百龙党”。清咸丰三年(1853年)并入“小刀会”。是年八月初五(9月7日),在刘丽川...[详细]
潘佑,幽州人。南唐时累官虞部员外郎、内史舍人。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潘佑变法对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了影响,王安石变法是包括潘佑、李觏在内的晚唐以来南方文化的一个合理...[详细]
潘玉儿(?-公元501年),别名潘玉奴,本名俞尼子,是东昏侯萧宝卷的贵妃。潘玉儿后来为萧宝卷生下一个女儿,但出生一百天就夭折了。潘玉儿放纵恣肆,威风横行远近。-后,萧衍本想纳潘玉儿为妃,但被王茂劝阻,后因潘玉儿因-不甘受辱被军官求娶,被梁武帝萧衍勒令勒死在狱中。 人物生平 入宫改姓 ...[详细]
裴天佑,字顺之,号鹤州,明赣榆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历任建安县(今福建建瓯)令、监察御史、大理寺卿、光禄寺正卿等官职。他清正廉明,执法如山,得到朝野一致赞誉。后因朝廷腐败,弃官还乡后,撰写《鬻儿行》长诗,著成《拙逸亭稿》,并校正张峰所撰的《隆庆海州志》。去世后,其墓志由御史何宽...[详细]
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 大和八年(834),王质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夷直与刘蕡、赵晰等从事,皆一代名流。文宗时,入朝为左司、吏部两员外郎,迁中书舍人。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又贬为驩州司户参军。宣宗时,历任江、华...[详细]
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姓籛名铿,一作彭铿,陆终第三子 。彭祖建国于彭,子孙以国为氏。又彭亦为姓。 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彭祖篯铿本为尧舜时人,由于经常和神农时神巫巫咸、黄帝时神医巫彭、夏彭伯寿、商彭伯考、商贤大夫彭咸、周柱下史老子混为一谈,遂有“长年八百,绵寿永世”、“非寿终也、非死明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