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新(1874-1916),字瑛如,上海市金山县吕巷镇人。 清同治十三年(1874)生。父母早丧,迁家廊下,致力于学问。画学南田,书法宗板桥,动、植物等科学则崇尚实践,于水彩、铅漆及油画、篆刻等均能极其工致。其作品,曾于巴拿马各赛会上展出。 宣统三年(1911),迁返吕巷,时沈叔眉...[详细]
张耀卿(1907~1973年) 张耀卿,乳名大囡,江苏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民国17年(1928年)起,独立行医,设诊所于海宁路855弄9号。兼任上海市邮务工会、同济善会等特约医师。上海解放后,先后任北站医院医师,闸北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还任华东医院、上海市...[详细]
张应祥(1905~1941),学名-尔,施湾乡人。民国11年(1922年)小学毕业后,去浙江上虞县春晖中学求学。民国13年回上海,在其兄张闻天引导下从事工人运动,先后结识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恽代英等革命者。民国15年春,东渡日本留学,一年后离日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大...[详细]
张于道(1911-1944) 原名张南明,新场镇人。 抗战前,张于道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抗战开始,失学在家。张家是新场富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1938年,中共浦东工委根据“灰色隐蔽”方针,动员张于道利用其张信昌绸布店小开的社会地位,做抗日工作。1940年秋,张于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详细]
张自申 (1933.11—)上海青浦人。擅长油画、美术教育。 1949年入中南部队艺术学院,1956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61年毕业于吴作人工作室。 历任安徽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副院长、院长,《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绘画主编。 作品 有《老兵新传》、《脱谷机手》等。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详细]
张祖英(1940.11—)上海人。擅长油画。1963年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结业。 曾任《中国美术报》副社长,中国美协油画协会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作品有《创业艰难百战多》 、《岁月》、《下弦月》、《回声》等。编著《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详细]
赵宝龙,男,上海市宝山区中心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本科学历,现任宝山中心医院院长,宝山区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专家...[详细]
赵景如(1895~1955),字晋卿,川沙人。19岁时入英商思久生洋行习绘图。民国10年(1921年)起加盟新金记营造厂,参与江海关大楼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民国17年与人合伙创立公记营造厂。先后承建西童学校、仁济医院和大陆商场。民国20年建造大陆商场时,适逢“一二八”事变爆发,赵景如把建成的大...[详细]
赵隆义(1931.1—)上海人。擅长连环画、儿童画。从师张充仁 、哈定。1959年后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组、《连环画报》部美术组长、编审。作品有《小城春秋》、《贺龙的故事》(上下册)、《杨开慧》、《圆眼睛》、《六只天鹅》、《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连环画如《水浒传》等。1986年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详细]
赵天鹏(1903~1928年) 赵天鹏,原名长生、汀洋,今南汇县泥城乡横港村人,地主家庭出身。其父赵来法爱财如命,赵天鹏却从小助人为乐,读书时常将自己的生活费分出一部分接济穷苦同学。 赵在南汇县立第六小学(大团小学)读书期间,受教师林钧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入川沙简易师范后,又受到共产...[详细]
赵晓澄 (1947.12—)上海人。擅长版画。1968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分配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1970年到大兴安岭地区文化馆工作,历任群众艺术馆美术、摄影部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朗月》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风雪贮木场》入选第十届全国版画展并获铜奖;《边贸新港》入...[详细]
郑生荣(1921~1947年) 郑生荣,又名宋生荣,柘林冯桥五队人。民国33年参加“弟兄会”,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5年曾参加新寺武装小组活动。武装小组失败后,入赘上海县陈行题桥宋姓家。民国36年初,参加浦东人民护丁总队,协助吴庚明等在陈行地区筹组护丁组织。曾参与处决国民党上海县 局...[详细]
钟天纬(1840~1900年),字鹤笙,亭林镇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入上海“广方言馆”攻读英语,为该校第一期学生,光绪元年(1875年),应徐建寅之邀,赴山东机器局翻译馆任职。光绪五年,受清政府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邀请游历欧洲各国,考察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政俗之短长。光...[详细]
周楚卿(1881—1951) 本县盐仓乡吴家码头人。周楚卿出生于木匠家庭,家境清贫。15岁时,拜木刻艺术家沈洪生为师,习艺5年,满师后又继续深造,拜画家卫本仁为师,学习绘画,他逐渐把木雕技术和绘画技术融为一体,自画自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先后雕过“西厢记”、“八仙过海”、“四大金刚”、“西方...[详细]
周大根(1906~1938年) 周大根,原名根发,又名秋萍,务农。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农历二月生。原籍今本县四团乡五墩村八队周家宅,后迁居今南汇县泥城乡千祥村。幼年就读于南汇大团小学,并毕业于南汇县立师范,回乡执教。 民国15年九十月间,同赵天鹏、郭毅、宋益三、赵正林等五人,自称...[详细]
周德宏(1937~1991) 南汇县大团镇人。1937年5月出生。1962年天津大学毒剂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入化工部所属建华化工研究所任技术员。1978年12月,其所在单位划归国防科委管辖并改名为十三院防化研究所后,周德宏正式入伍,并于1983年8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详细]
周方白(1906~2001) 周方白,原名周圭,是闻名中外的造型艺术家。出生于三灶镇。幼年时,先在三灶镇小学求学,后至周浦第三小学学习,尔后,至上海大同学院深造。幼年受祖椿颐公画竹熏陶,为写竹启蒙。民国16年(1927年)春,到南洋马六甲培风学校、苏门答腊棉兰华商学校、先达中...[详细]
周加华 (1956.11—)上海人。擅长油画。198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历任上海农业展览馆担任美术设计;《新观察》杂志社记者;上海油画雕塑院二级美术师。作品《对一张老照片的整形》(合作)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美展;《枯木逢春》、《乡村系列一春回大地》入选第八、九届全国美...[详细]
周家禄(1846~1909),又名惠修,字彦升。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生。学者,晚年自称奥簃老人。祖籍崇明县,后移居海门厅川港镇(今属通州市),世代以种田为业。周家禄自幼酷爱读书,孜孜不倦,甚至走亲访友时也携带书本,随时翻阅。后参加科举考试,成绩斐然。清同治九年(1870年),经考试入选...[详细]